分享

普宁铁山行记

 风吟楼 2020-02-07

铁山,又名铁尖山、铁嶂。

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普宁县志》载:铁山,以崖石俱作铁色,故名”。

铁山属孤立山脉,东、西、南三面是练江平原,北面绵延与广太镇大坪山相连,方圆62平方公里,是广东省普宁市中部平原地区的一座小山脉,最高海拔488米。由流沙、燎原镇、大坝镇、麒麟镇、南径镇共同管理。

铁山尤以崖涧野生铁骨素心兰闻名,花开时节香溢四野,“铁嶂兰芬”为普宁古八景之一。可惜后来铁骨素被大量盗采,山上已不见兰花踪影。

铁山是普宁的“镇山”,铁山与白坑湖一直被认为是普宁的象征。现“铁山兰”为普宁市城徽。

今天和接吻鱼一起爬铁山,去寻找他之前发现的一条瀑布,顺便记录一下沿途的植物。

远眺普宁市区。

远处是巍峨高耸的大南山。

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还可以看到占陇、陈店、贵屿的镇区。

铁山的植被非常单调,漫山遍野最多的就是芒萁

人如蛇般,在高高的芒萁里穿行。

翻过一条集水线。

一片小小的林。

几近干涸的瀑布,只有雨季才能显得壮观吧。

接吻鱼。

沿途的植物,稍稍记录一下,种类不多。

山黄麻,榆科山黄麻属,灌木。生于海拔100—2000米的湿润河谷和山坡混交林中或空旷的山坡。花期3—6月,果期9—11月。在热带地区,几乎四季开花。

根、叶可入药,性平味涩,散瘀、消肿、止血。

主治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等。

锈毛莓,蔷薇科悬钩子属,灌木。生于海拔300—1500米的山坡、山脚、山沟林下、林缘或较阴湿处。花期6—7月,果期8—9月。

根可入药,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湿腰痛、跌打损伤等。

叶可入药,止血、消炎。主治外伤出血等。

果可食。

马占相思,豆科金合欢属,乔木。原产澳大利亚。果期6月(广东、海南)。

台湾相思,豆科金合欢属,乔木。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极耐干旱和瘠薄,在土壤冲刷严重的酸性粗骨土、沙质土均能生长。该种生长迅速,耐干旱,为华南地区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沿海防护林的重要树种。花期3—10月,果期8—12月。

潺槁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属,乔木。生于海拔500—1900米的山地林缘、溪旁、疏林或灌丛中。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根皮、叶可入药,清湿热、消肿毒。主治腹泻等。外用主治疮痈等。

九节,茜草科九节属,灌木。生于海拔20—1500米的阔叶林中、山坡灌丛中。花果期全年。

根、叶可入药,清热解毒、消肿拔毒,祛风除湿。

主治扁桃体炎、白喉、疮疡肿毒、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胃痛、痢疾、痔疮等。

小叶海金沙,海金沙科海金沙属,多年生攀援草本。生于溪边灌丛中。

全草可入药,性寒味甘淡,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主治肾炎、尿路感染、风湿痹痛等。

盐肤木,漆树科盐肤木属,灌木。生于海拔170—27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溪边的疏林或灌丛中。花期8—9月,果期10月。

树叶所生成的虫瘿可入药(药名“五倍子”),性寒味酸涩,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主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便血日久等。

外用主治创伤出血等。

嫩茎叶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又为山区群众养猪的野生饲料,花是初秋的优质蜜粉源。

芒萁,里白科芒萁属,草本。生于强酸性土的荒坡或林缘,在森林砍伐后或放荒后的坡地上常形成优势群落,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

全草可入药,性平味苦涩,清热利尿、化瘀、止血。

主治鼻衄、肺热咳血、尿道炎、膀胱炎、小便不利、水肿、月经过多、血崩、白带等。

外用主治创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骨折、蜈蚣咬伤等。

野芋,天南星科芋属,湿生草本。生于林下阴湿处。

全草、块茎均可入药,性寒味辛,有小毒,解毒、消肿止痛。

外用主治痈疖肿毒、急性淋巴结炎、指头疔、创伤出血、虫蛇咬伤等。

本种全株有,块茎性较大。生食叶片引起口腔、舌强烈刺激和烧灼感,牛食叶也有类似现象。其性有季节性变化,以旱季末最高。对该植物的敏感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食人中等量的野芋很少产生急性效应。

鹅掌柴,五加科鹅掌柴属,乔木。生于海拔100—2100米的向阳山坡及常绿阔叶林中。花期11—12月,果期12月。

树皮可入药,性凉味苦涩,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等。

木荷,山茶科木荷属,乔木。生于山地杂木林中。花期6—8月。

根皮、叶可入药,有大毒,性温味辛,解毒疗疮。

外用主治疔疮、无名肿毒等。

木荷既是一种优良的绿化、用材树种,又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抗火、难燃树种。木荷树干通直,材质坚韧,结构细致,耐久用,易加工,是纺织工业中制作纱绽、纱管的上等材料;又是桥梁、船舶、车辆、建筑、农具、家具、胶合板等优良用材,树皮、树叶含鞣质,可以提取单宁。

三桠苦,芸香科吴茱萸属,灌木。生于平地至海拔2000米的山地,常见于较阴蔽的山谷湿润地方,阳坡灌木丛中偶有生长。花期4—6月,果期7—10月。

根、叶可入药,性寒味苦,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感冒高热、咽喉炎、胃病等。

外用主治跌打扭伤、虫蛇咬伤、痈疖肿毒等。

露兜簕,露兜树科露兜树属,灌木。生于村边、路旁、沟边及海滨等。花期1—5月。

根、叶、果均可入药,性凉味甘淡,解表清热、利水化湿。

根主治风热感冒、水肿尿少、小便涩痛、肝炎、肝硬化腹水等。

果主治痢疾、咳嗽等。

果核主治睾丸炎、痔疮等。

孕妇忌服

山芝麻,梧桐科山芝麻属,灌木。生于山地、丘陵。花果期全年。

根可入药,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清热解毒、止咳。

主治感冒高烧、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麻疹、咳嗽、疟疾等。

外用主治毒蛇咬伤、外伤出血、痔疮、痈肿疔疮等。

豺皮樟,樟科木姜子属,常绿灌木。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灌木林中或疏林中或山地路旁。花期8—9月,果期9—11月。

根可入药,性温味辛,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活血通经。

主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痛经、胃痛、泄泻、水肿等。

野牡丹,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灌木。生于山坡松林下或开旷的灌草丛中,是酸性土常见植物。花期5—7月,果期10—12月。(本地四季开花,四季有果。)

根、叶可入药,性平味甘酸涩,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散瘀止血。

主治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肝炎、衄血、便血、脱疽、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金樱子,蔷薇科蔷薇属,常绿攀援灌木。生于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花期4—6月,果期7—11月。

根、叶、果均可入药。

果实(金樱子),性平味甘涩,固精缩尿、涩肠止泻。主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病、久泻久痢等。

根,性平味甘淡涩,活血止血,收敛解毒。主治遗精、遗尿、骨折等。

叶,性平味苦,解毒消肿。主治乳腺炎等。

山乌桕,大戟科乌桕属,乔木。生于山谷、山坡混交林中。花期4—6月。

根皮、树皮、叶均可入药,性寒味苦,泻下逐水、散瘀消肿。

主治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等。

叶,外用主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等。

酸藤子,紫金牛科酸藤子属,攀援灌木。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草丛、灌丛或林下。花期12—翌年3月,果期4—6月。

根、叶可入药,性平味酸涩,散瘀止痛、收敛止泻。

主治跌打肿痛、肠炎腹泻、咽喉炎、胃酸少、痛经闭经等。

果可食,强壮补血。

鸡眼藤,茜草科巴戟天属,藤本。生于阳光充足,腐殖质丰富的灌丛中。花期4—6月,果期7—8月。

根、茎均可入药,性凉味甘,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化湿。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大便秘结、腰肌劳损等。

雀梅藤,鼠李科雀梅藤属,灌木。生于海拔21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林下或灌丛中。花期7—11月,果期翌年3—5月。

根可入药,性平味甘淡,降气、化痰、祛风利湿。

主治咳嗽、哮喘、胃痛、鹤膝风、水肿等。

马缨丹,马鞭草科马缨丹属,蔓性草本。入侵种。

叶及未成熟果实具有毒性,人畜误食会中毒。

了哥王,瑞香科荛花属,灌木。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的开旷林下或石山上。花果期夏秋间。

全株有,可入药。了哥王曾被收录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后因该中药存在较强毒副作用,未被再次收载。已有相关毒副反应报道。今后对于其有毒成分及其毒理作用机制,应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为其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水杨梅,茜草科水团花属,常绿灌木。生于低海拔疏林中或旷野。花期6—7月。

地上部分可入药,性凉味苦涩,清利湿热、解毒消肿。

主治湿热泄泻、痢疾、湿疹、疮疖肿毒、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杨梅,杨梅科杨梅属,常绿乔木。生于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花期4月,果期6—7月。

果可入药,性温味甘酸,生津解渴、和胃消食。

主治烦渴、吐泻、痢疾、腹痛等。


余甘子,大戟科叶下珠属,乔木。生于海拔200—2300米的山地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向阳处。花期4—6月,果期7—9月。

根、叶、果均可入药。

果,性凉味苦甘酸,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白喉、烦热口渴、高血压、解河豚鱼中毒等。

根、叶,清热解毒。主治皮炎、湿疹、风湿痛等。

果实初食味酸涩,良久乃甘,故名“余甘子”。叶晒干可供枕芯用料。种子含油量16%,供制肥皂。

没想到现在还有野生的余甘子,摘下来尝尝,入口略苦涩,后回甘,相当好吃。

无根藤,樟科无根藤属,寄生缠绕草本植物。生于灌木丛中或疏林中。花果期5—12月。

全草可入药,性凉味甘微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主治感冒、疟疾、急性黄疸型肝炎、咯血、衄血、尿血、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等。外用治皮肤湿疹、多发性疖肿等。

马尾松,松科松属,乔木。广布种。花期4—5月,球果翌年10—12月成熟。

全棵可入药,性温味甘苦,祛风行气、活血止痛、舒筋、止血。

主治咳嗽、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湿疹、黄水疮、外伤出血等。

山菅,百合科山菅属,草本。生于海拔 1700米以下的林下、山坡或草丛中。花果期3—8月。

根可入药,拔毒消肿。

外用主治痈疮脓肿、癣、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等。

羊角拗,夹竹桃科羊角拗属,灌木。生于丘陵山地、路旁疏林中或山坡灌丛中。花期3—7月,果期6—翌年2月。

根、茎、叶均可入药,性寒味苦,有大毒。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

主治风湿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痈疮等,只可外用

黑面神,叶下珠科黑面神属,灌木。黑面神的叶子在生时是暗绿色,干后就变成黑色,故称。生于山坡、平地旷野灌木丛中或林缘。花期4—9月,果期5—12月。

根叶可入药,有小毒,性凉味微苦,清热祛湿、活血解毒。

主治腹痛吐泻、湿疹、缠腰火丹、皮炎、漆疮、风湿痹痛、产后乳汁不通、阴痒等。

秤星树,枝条的表皮星星点点,颇似秤杆上的秤星。也叫岗梅,王老吉凉茶的重要原料之一,近年来因为凉茶热卖,野生的秤星树被挖得数量急剧减少了。

秤星树,冬青科冬青属,灌木。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山地疏林中或路旁灌丛中。花期3月,果期4—6月。

根可入药,性寒味苦甘,清热生津、活血解毒。

主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燥渴、痧气、热泻、肺痈、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痈毒、跌打损伤等。

桃金娘,桃金娘科桃金娘属,灌木。生于丘陵坡地,为酸性土指示植物。花期4—5月。

果、根、叶均可入药。

果,性平味甘涩,养血止血、涩肠固精。

主治血虚体弱、吐血、鼻衄、劳伤咳血、便血、崩漏、遗精、带下、痢疾、脱肛、烫伤、外伤出血等。

根,祛风活络、收敛止泻。

主治急慢性肠胃炎、胃痛、消化不良、肝炎、痢疾、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功能性子宫出血、脱肛等。外用治烧烫伤等。

叶,收敛止泻、止血。

主治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痢疾等。外用治外伤出血等。

毛菍,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灌木。生于山坡路旁。花果期全年。

根、叶可均入药。

根,收敛止血、消食止痢。主治水泻便血、妇女血崩、止血止痛等。

叶,拔毒生肌止血。外用主治刀伤跌打、接骨、疮疖、毛虫毒等。

石斑木,蔷薇科石斑木属,常绿灌木。生于海拔150—1600米的山坡、路边或溪边灌木林中。花期4月,果期7—8月。

根可入药,性寒味微苦涩,去腐消炎。

主治溃疡红肿、刀伤等。

果可食。

一枝黄花,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生于阔叶林下、林缘、灌丛中、山坡草地上及路边。花果期4—11月。

全草可入药,性微温味辛苦,有小毒,疏风清热、消肿解毒。

主治感冒头痛、咽喉痛、黄疸、顿咳、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痈肿发背、鹅掌风、毒蛇咬伤等。

全草含皂苷,家畜误食中毒引起麻痹及运动障碍。

枫香树,金缕梅科枫香树属,落叶乔木。生于平地、村落附近或低山的次生林。花期3—4月,果期10月。

路路通,枫香树的果序,性平味苦,祛风除湿、疏肝活络、利水。

枫香脂,性味辛苦,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

枫香树根,性平味辛苦,解毒消肿、祛风止痛。

枫香树皮,性平味辛,除湿止泻、祛风止痒。

枫香树叶,性平味辛苦,行气止痛、解毒、止血。

白花悬钩子,蔷薇科悬钩子属,攀援灌木。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疏林中或旷野。花期4—5月,果期6—7月。

根可入药,主治腹泻、赤痢等。

果可食。

谷精草,谷精草科谷精草属,一年生草本。生于稻田、水边池沼等潮湿处。

带花茎的花序可入药,性凉味辛甘,祛风散热、明目退翳。

主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等。

谷精草的头状花序。

挖耳草,狸藻科狸藻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40—1350米的沼泽地、稻田或沟边湿地。花期6—12月,果期7—翌年1月。

全草可入药,解表退热、止咳、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吐泻腹痛、虚劳咳嗽、热毒疮痈、中耳炎等。

竹子的种类太多了,傻傻地分不清,就先这样吧。

非常漂亮的一种竹子,金黄色的竹身,仿佛打蜡过一般的油光锃亮。疏朗的枝节点缀着数片翠绿的叶子,韵味十足。

这个口味就有点重了,某种猫科动物的粪便,带着骨头和鸟的羽毛。

然后,这一坨,猜猜是干啥用的,不经意一瞥,能恶心到人,哈哈哈

夜里露营,捡来了松果烧烤。

那一坨,黄泥土,用水和成泥浆来包裹鸡蛋和鸟蛋,用来烧烤,哈哈哈

是夜,于高山水库边露营,北风呼啸,帐篷晃得地动山摇,冻成狗。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整理出这一份材料,也算是对于普宁铁山野生中草药资源的一次小小的总结,舒服,就喜欢这么折腾。以后还要不断完善记录来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