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盘 沪股通出现了2日净流入超过20亿的情况,中期信号20日(欧奈尔中期信号法则),多个指数发出追涨日信号,次新股出现两个追涨日,而中期10周指标也出现多指数翻红,基于欧奈尔原则,大小指数原则,维持中期调整判断,如果下周多指数出现第二个追涨日,或者大指数重新站上10周均线那么就会重新开启中期信号。 关于板块 细分RPS:医药医疗,IT科技股 概念RPS:概念强势板块较多选取前28个,疫情相关股(医药医疗,宅家办公玩乐,安全防疫等等),电子消费,特斯拉,多晶硅等 中期信号的研究和板块强度的研究都是为了提高选股的成功概率!无论是中期信号也好,还是板块RPS也好,我都认为是一种概率指标。我们不是机构投资者,没有业绩要求,不必完全跟随中期信号或者板块RPS执行。保持关注度就好,知道大盘在什么位置,目前主流板块是什么。量化就好,也不会花太多时间。把时间精力花在家庭,工作或者个股标的上就好,只要持有的个股依然在趋势上就可以了,做完一个在做下一个,保持简单。等到需要重新调仓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及时知道目前买入什么板块更加有优势。 关于个股/杂谈 重要账号:依然是猪,上周说了会减仓,事实上今天也按照计划做了。新希望和牧原股份,我不知道那个很好一些,所以我一直采取中庸策略,仓位上一半一半,而这次减仓后,牧原会比新希望多些,主要源于趋势和强度比新希望更好。 周一的“股灾”让我明白了些东西。成功概率极大的时候,下最大的赌注,其余时间按兵不动。而我并非价值投资者,我对他们理解还是有些欠缺,所以叠加了趋势。问题在于我过大的下注,导致时间站在我的对立面,杠杆是个双刃剑。下最大的赌注,而不要下过大的赌注(杠杆过大)。因为周一下跌其实还是有一些动摇和害怕,毕竟短期走势无法预测,存在非理性。上周周记也说过可能会出现低风险买点,没想到一步到位,只好一动不动,其实内心也害怕会非理性的连续下跌,但价值就在这里,毛估估已经在低位。价值和趋势形成冲突。幸好自己也并非纯粹的趋势交易者,不然可能会低位减少仓位。 游戏账号:持有招商轮船,叠加利空他是我股票池内最弱的一个。连续跌停到了10月均线附近,如果今天不能有效站上10月均线,那么就会脱离了第二阶段了。从PB上看也回到了历史低估区间,所以开板后也不想卖了。大逻辑是航运上升周期:IMO2020限硫类似“供给侧改革”的作用,目前依然没有改变。把中短线做成“长线”了,由于新入资金时点的原因,买点其实是个短线买点,但做成了长期均线这个坎上。不过昨天还是减少了仓位,换入了一直非主流板块个股:三全。因为自己一直有关注三全和双汇,两个都不错,从趋势和强度上选择市值较小的三全,但如果长期角度可能双汇更好,主要是价值角度和龙头溢价这个判断。虽然我完全错过的特斯拉概念,但是股票池中一直关注宁德时代这只龙头股,走势稳健且强悍,逻辑也更好梳理,市值并不会阻挡股价上涨。 最近公众号说自己持仓太多了,以后还是少谈,尽量多谈谈自己的一些观察吧!游戏仓位和重要仓位是不同的,把游戏仓位换手率提高上来,这样能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当然这个也由于我是业余投机者导致换手实际上不会太高,个人投机历史上看:出手越多,赚的越少,或赔得越多。 最近几个月由于持有猪,所以对市场研究不深入,按道理在这几个月采用主流板块主流个股,欧奈尔CANSLIM的模式会有更好的收益。不忘初心,买入核心猪股的初心并不是为了追逐主流。这次的新标的依然不是真正的“主流板块”,假期在家也没有去筛选个股,从逻辑上思考,疫情相关股肯定会是这一周最强的板块,不够敏感没有在节前布局那就不去“追高”了,这周正宗的标的基本是连续涨停买不上,或者需要挂涨停排队,不如在自己小小的股票池中选择题材相关的,符合自己选股模式就可以了:逻辑+业绩+技术。 逻辑:很简单,就是市民对疫情的恐怖,减少出门,导致速冻食品需求增加。 业绩:符合业绩量化要求,单季度净利润新高,疫情的关系一季度也不会差。 技术:第二阶段+长短RPS符合要求。 文笔不行,不啰嗦了,总结一下:中期调整继续,满仓持有通胀板块:猪+食品加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