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对于隔离在家许久的我们来说, 好久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了, 听到这个声音,我们还会开门吗? 从7日起, 武汉市开展全民体温监测。 工作人员敲门测量体温, 居民会开门吗? 社区怎样做到 逐户逐人每日监测一次,不漏一人? 今日, 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武汉市各区了解到, 多数居民选择自量体温通过 手机微信小程序等如实上报。 针对行动不便的居民, 社区工作人员戴上口罩、 防护服等上门测量体温。 上门量体温 工作人员“全副武装” 硚口区宝丰街硚北社区鄂教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不少是独居老人。家住鄂教小区一楼的王福山太婆就是其中一位,今年90岁的她长期一人生活。十多天前,硚北社区安工作人员就为老人配置了口罩等基本防护物资。由于老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温度计量体温,7日上午,硚北社区安保巡逻人员上门来为老人量体温。 听到上门量体温,王福山太婆戴上口罩站在家门口,社区安保巡逻人员用体温计在老人额头上扫了扫,体温显示正常。“量了体温正常,我自己也放心,谢谢社区。”临走时,社区安保巡逻人员不忘提醒老人,最近天寒老人要多穿点衣服,不要冻着了。 硚北社区书记褚芹芹告诉记者,由于街道社区志愿者之前宣传过要全民量体温,所以不少居民自己主动量体温。针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及行动不便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会上门为他们测量体温。 记者注意到,不少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量体温是“全副武装”,除了戴口罩外,他们还穿上了防护服。“这是对居民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可以预防交叉感染。”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 多数居民自量体温如实上报 “为避免交叉感染,请居民自行测量按实上报社区,如有需求,请及时联系网格员。”今天一大早,武昌区西厂口社区书记梁炎超就和同事一起,打开小喇叭,开始走街串巷为居民测量体温,当天,在街道、援助单位和社区门栋长的帮助下,顺利完成近4000户居民的体温测量。 “主要就是打电话,真正要求上门测量的,不到60户。”梁炎超告诉记者,全民测量主要是排查摸排四类人员,当天的测量数据显示,社区并无新增发热人员。 “我们通过电话、微邻里、微信小程序、QQ网格群等形式开展全民上报体温监测工作,也有约60户高龄老人,我们上门测量。”梁炎超说,绝大部分居民表示配合,并自觉通过上述渠道主动报送数据。梁炎超说,社区不仅通过网络发布消息,还在所有楼栋的门口,均张贴通知,广泛告知居民。 据了解,今天,武昌区百余社区普遍采取网络+上门的方式全面测量体温,为保证效果,该区要求全区所有机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全面下沉社区,协助开展防疫工作。 “这个方法效率高,给社区工作人员点赞。”2月7日下午,家住洪山区洪山街楚天都市沁园的居民方先生,在手机微信小程序上,花几分钟时间,完成了社区发热筛选统计问卷填写并提交,对社区的做法他十分认可。方先生介绍,之前还担心工作人员上门,存在潜在风险,很多居民有顾虑,现在居民在家自测体温,数据时事上传,安全多了。 社区微信群 “报平安接龙” 监测体温 江汉区王家墩社区分9个网格,实行微信群“报平安接龙”的方式每日对2403户居民进行体温检测。 社区书记罗艳红告诉记者,网格员们每天都要不停的给需要帮助的居民送菜上门、送药上门,因此他们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病毒传播,社区决定不一一上门测量体温,采取在网格微信群里“报平安接龙”的方式进行体温监测。 据了解,“报平安接龙”的格式是:姓名+门牌号+是否在家+是否有异常,“是否有异常”包括有无发热、有无咳嗽、有无呼吸困难等,若居民回复无异常则代表体温正常,若体温异常,则需单独告知网格员。 “今天是全民体温监测工作的第二天,所有居民都很配合”,罗艳红表示,“报平安接龙”的方式很方便快捷,但社区还有部分不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网格员会一一打电话进行统计,平均每日要拨打近300个电话。 路口设值守点 严密排查居民体温 “您好,请到这边来配合我们查体温”,2月7日上午10点,在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纱帽街月亮湾社区南国江城小区门口,记者看到,党员王俊手持额温枪,正在给居民测量体温,他的搭档是爱人王丽,也是下沉到该小区做志愿者的党员。 王俊:“你好,请您配合我们查体温”王俊说。 居民:“我的体温正常的很,身体很健康,不用查。” 王丽:“非常时期,自觉配合查体温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社会负责,请您一定配合。”听到劝说很在理,居民停下脚步驻足配合测温。 王俊说,他是该区城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爱人王丽是该区经信局的工作人员,他俩每天上午8点至12点,下午2点至5点都会在门口站岗测量体温,偶尔会遇到不配合的居民区,他会和爱人轮番上阵,做思想工作。 “小区是我们的家,我们比任何人都更爱它,一个人都不能漏掉。一天时间,夫妻两人密切配合,给80多位测量体温。对于部分居民担心交叉感染,拒绝开门配合查体温的现象,党员们以单元为单位建立了工作群,每日在小程序中接力填报每位家庭成员的体温。”王俊说。 可视电话都派上了用场 “请各位居民自报体温情况,不按时申报,将上门测量。”今天上午8时起,汉阳区洲头街建港社区8名社区网格员均在自己的居民微信群里反复提醒居民报送体温信息。 根据此前掌握的居住信息,很多留汉居民并未按时申报。上午10时起,社区网格员分头来到各自楼栋,对居民体温进行实测,做到“不漏一人”。虽然有部分居民有担心和抵触,但绝大部分都积极配合。 建港社区书记吴磊介绍,建港社区长航新村小区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小区共有2525余户,居住人数6000余人。当天,社区绝大多数住户均主动申报体温,并对未报温度的近百户居民进行了实测。 今日上午,汉阳区永丰街仙山社区积极落实武汉市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成立了由仙山鸿宇公司、物业、退休老党员、爱心人士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小区可视电话、居民微信群、物业群、统计助手小程序等方式,挨家挨户核实人员信息和人员温度情况。 洪山区幸福社区书记刘英介绍,社区自主利用微信问卷小程序,开发“社区发热筛查统计调查问卷”,提高了全民测体温的工作效率,减少上门量体温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已在全区范围内得到推广。 统计信息只限管理员看得见 保护居民隐私 武昌长江紫都社区热心居民看见社区工作连续奋战在一线工作数十日,为减轻社区人员工作压力,主动帮助转发通知,鼓励大家通过小程序在家自行登记测量体温结果。社区书记陈丽娟介绍,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后台掌握整个社区的居民体温检测情况,此统计表信息只限管理员看得见,可以保护居民隐私。 今日,硚口区民政局机关干部到竹牌社区协助开展全民测体温活动,采取上门排查和居民自报的方式,对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温度计的居民上门测体温,向他们宣传测体温的重要性。对居民报上来的温度进行统计筛查,对新发现的发热病人建档立卡,每天通过电话对病人进行追踪,指导该家庭进行科学防控,对他们开展关爱帮扶。 按照规定,如果市民家中有发热或相关症状人员,应由社区组织其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筛查,根据诊断情况,按照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一般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等不同类别,进行集中收治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来源:楚天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