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王蒙 文/图 如今,很多小区都实行了限制出行的举措,每天外出时间和次数都做了明确要求,因此,不少人都会在一个时间段去超市、菜场等公共场所采购,可因不确定有无接触感染者,市民对此有些焦虑。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回家后该怎么消毒?如果消毒,具体又该怎么做呢?河南省疾控中心消毒专家,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研究所所长刘吉起表示,疾病流行期间,市民应该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尤其是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 一旦去了公共场所,回家后应先摘掉口罩,折叠好放入垃圾桶,随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有免洗手消毒液的也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但要注意,洗手之前要避免接触口鼻和眼睛,而身上穿的外衣,则应该放到阳台通风处进行晾晒。“去一般的公共场所回家后,做好这些就可以了。”刘吉起说。 另外,居家的市民可以这样做: 1. 每天要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 餐饮具可以使用煮沸消毒,煮沸15~30分钟。 3. 对耐热耐湿的纺织品、衣物等可以用蒸煮的方式,也可以用专用衣物消毒剂进行消毒,按照使用说明书的使用量和浸泡时间进行洗涤消毒。 4. 手、皮肤、体温计、小件物品表面,可以使用75%酒精擦拭或浸泡消毒。 5. 地面可以采用拖拭的方式进行消毒,墙壁可以采用喷洒的方式进行消毒,桌椅面、马桶、洗面池等物体表面可以采用擦拭的方式进行消毒。 刘吉起称,消毒液可以使用84消毒液、含氯消毒片等进行配制,使用的浓度为500mg/L,也就是84消毒液用1:100倍稀释,含氯消毒片大部分是1片含500mg有效氯,1片含氯消毒片加1升水就可以了。 他特别提醒,配制消毒剂的时候,一定要戴上乳胶手套或者一次性手套,防止消毒液对皮肤的伤害,此外,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拖拭或喷洒消毒后,要及时用清水进行清洗,去除消毒液的残留。 (编辑 吴海舒 吴冰 首席编辑 华丽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