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今天起,做一个不再抱怨的人

 超级家庭书房 2020-02-08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人,我们很容易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的抱怨,包括我们自己。在抱怨者的眼中,生活总是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另外,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是因为我们觉察到抱怨会给我们带来好处,能让我们尝到甜头,就像爱哭的孩子有奶吃一样。抱怨,可以让我们得到他人的同情以及避开反感的事件;抱怨,可以让我们获取注意力,以及避免我们不敢做的事;抱怨,可以让我们在相比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抱怨,可以让我们逃避很多责任。然而,这只是我们的一种侥幸心理,也是我们的无知表现。行动上的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如果抱怨就会遇上更多需要抱怨的事,也会让更多的人加入抱怨的行列。虽然人们喜欢抱怨,但是没有人会喜欢抱怨的人,包括抱怨者自己。因此,抱怨会让你变得招人怨,甚至遭到别人的排斥。

 威尔·鲍温通过发起不抱怨的活动,让我们停止抱怨,转化我们这个世界的意识,将视野聚焦于健康、快乐与和谐,塑造我们选择的生活,一起打造一个没有抱怨的世界。当然,要改掉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要刻意努力重新设定心灵的罗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愿意,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的能力,所以,只要我们愿意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只要我们愿意循序渐进的分析、探索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声音与渴望,我们就一定会成功并能拥有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人生。

关于不抱怨活动

 目标就是连续二十一天不抱怨、不批评和不讲闲话。

 具体做法是:

 1.开始将一只紫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

 2.当发现自己正在抱怨、批评或讲闲话时,就把手环移到另外一只手上,重新开始。

 3.如果你听到其他戴紫手环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们应该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但如果要做这件事,你自己要先移动手环!因为你在抱怨他们抱怨。

 4.坚持下去。可能要花好几个月,你才能达到连续二十一天不换手、不抱怨的目标。平均的成功时间是四到八个月。

 当然,这里所谈的只是被说出来的抱怨、批评和闲话。如果是从我们嘴里说出来的就算,要重新来过;如果是用想的,那就没有关系。不过你会发现,就连抱怨的想法,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做到不抱怨的四个步骤:

 1.无意识的无能:你本来就没有能力,而自己却还不知道,也就是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没能力。

 2.有意识的无能:虽然自己有意识,但却没有能力,也就是在个人意识中,你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能力。

 3.有意识的有能:就是你有清楚的意识,你能觉察到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而且你有能力。

 4.无意识的有能:就是你有能力,你却没有意识到。         

 这个关系感觉很绕,不太好解释,但是用人们对大学四年的概括,也许能更好的理解,在此也纪念一下自己远逝的大学生活:

 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形容不知天高地厚,对自己和大学没有充分的认识;

 大二时:知道自己不知道,指经过一段时间,对自己有所了解,看到了不足;

 大三时:知道自己都知道,指经过刻苦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还是没有很好的去做; 

 大四时:不知道自己都知道,指已经全面了解了自己的实力,但是自己却没有那个意识。

让我们觉察到自己的行为

 换句话说,就是让我们知道自己在抱怨,当我们知道自己在抱怨后,我们就会用意识刻意的去控制,最终消除自己的抱怨。就像我们每天的呼吸一样,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在呼吸,当我们需要通过呼吸改变自己的言语或声音时,我们就会刻意的去控制呼吸的快慢。在这里,要发挥紫手环的力量,用紫手环提醒自己,反复与自己抗争直到自己真正的停止抱怨。

 要想别人改变,你得先以身作则

 你不能让一个人改变。人们改变是因为他们自己想改变,而想要设法改变一个人,只会让他更紧守住现有的行为,不肯放弃。换句话说,你要用要求别人的标准先来要求自己,并严格执行。你要树立一个榜样,成为别人效仿的标杆。别人的抱怨并不能成为你自己抱怨的理由,所以,你要是希望周围的人不抱怨,那么,你自己的先成为一个不抱怨的人,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并影响周围的人发生改变。俄国有一句谚语:“想要打扫全世界,就从你打扫你家的门前阶开始。”中国同样有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谚语,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需求的改变从来无需“外求”,它是发生与我们的内在。我们的行为的确会影响世界,因为它会影响我们周遭的人,而且这种影响力会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向外扩展,一直到无穷远。

 改变你的言语,让自己的生命随之改变

 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言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抱怨是在讲述我们不要的东西,而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我们总是把焦点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这样,我们永远都不会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当我们注意到自己的言语的时候,我们就会注意自己的想法。当我们注意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就能进而改变话语的内容,最后重新塑造我们选择的生活,做一个开朗、乐观、快活的人。

 沉默比抱怨更有建设性

 让你说出来的话具有建设性,而非破坏性。如果说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话,那么就干脆闭上嘴巴。当我们说个不停时,不但不会让自己的言论听起来很睿智,反而只是显示自己不够自在,片刻都无法忍受让沉默来掌控局面。有时间一大堆的无心闲扯不会增进人们相处的品质,反而会糟蹋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而沉默会让我们自省反思、谨慎措辞,让我们说出自己希望传送的创造性能量的言论,而不是任由不安驱使发出乏味而无聊的牢骚。另外,沉默也给了我们机会 让我们和内在的自我沟通和重新联系。所以,当自己有抱怨的倾向时,不妨暂时保持沉默,思考一下更赋有建设性的表达。

找一个互相支持的不抱怨伙伴

 如果你自己真的无法做到不抱怨,你可以寻在一个不抱怨,而致力于改变生命的人,让他为你自己打气加油。经过一段时间,你也可以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只要两个人一起努力,就一定可以促成改变。

 为小事感恩,为生命喝彩

 在有意识的有能这个阶段,我们不再是注意伤害而喊“痛”,而是把心思放在自己想要的东西上。我们也注意到,我们不只是自己快乐了,连周围的人也似乎是这样。我们会吸引那些乐观向上的人们,我们的积极天性将激励身边的人进入更崇高的精神和情绪层次。就甘地的论点来说,我们本身就是我们希望在世界上看到的改变和转化。当一切进展顺利时,我们的立即反应是:当然会这样!当困难出现时,我们不会对其他人提起,让它有扩散的机会,而是开始寻找其中隐含的幸福。而且只要我们去寻找,我们就一定能找到。

 关键就在于不要放弃

 要成为一个二十一天不抱怨的优胜者,确实很不容易,但是值得的,而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不容易获得的。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遭遇挫折,并且这样的挫折会很多,但是,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不能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我们会跌倒,但是跌倒后必须马上站起来,继续前进,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就没有人会放弃我们,所以,一定要不断地给自己鼓励加油,让自己不抱怨的挑战进行到底。

终结抱怨,改变人生

 和别人相比,我自认为我还是一个不抱怨的人,但是仔细的看了这部书的分析后,我发现我还是有很多抱怨的地方,所以,从此时此刻开始,我也会参与不抱怨的活动,彻底的根除抱怨、批评和说闲话的习惯。也许很多人会抱怨,说他们抱怨是因为对现实的的不满,其实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停留在不满上,要大胆的尝试,勇于改变,过自己梦想的生活。在这里,多说一句,有梦想是一件好事,但是你必须每天都要为自己的梦想做点什么,否则,你的梦想可能永远只是梦想而已,你只能看着别人演绎自己的梦想,你只能看别人过自己一直期望的生活。也许你抱怨自己没有紫手环,其实,无所谓,你可以把任何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戴在手上,发挥紫手环的作用。让我们终结抱怨,改变自己的人生,一起打造一个没有抱怨的生活,至少自己的生活里不能有抱怨。 


作者本人

超级家庭书房有现书,需要者扫码购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