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家国两圆人间至暖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2-08
作者:邓海建

春风微寒,人间滚烫。上元佳节,万物向阳。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2020年的元宵节,纵使山河阻隔、战“疫”正酣,仍有千般热望、万般怀想,沿着中华文化亘古绵延的脉络,在华人心间萌生出年年今日的火树银花、万丈光芒。在卷帙浩繁的文化传统中,元宵节既是“月上柳梢头”的浪漫情人节,也是“百枝火树千金屧”的中式狂欢节,更是“扶老携幼返故里”的阖家团圆节。

元宵,家国两圆人间至暖

元宵,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夜。元宵节,也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俗话说“过完元宵才是过完年”。西汉文景庆祝戡平“诸吕之乱”与民同乐,是传说中最早的元宵节起源。天送一轮满月,人间万灯璀璨。赏花灯、猜灯谜、逛庙会、舞龙狮、划旱船、放烟花……在农耕社会,最要紧的,还有“北元宵、南汤圆”。万家同庆,全民狂欢。

岁月流转,人心未变。元宵节的节期与民俗活动,在变与不变中书写着华夏文明的壮丽与灿烂。为了欢庆元宵,汉代放假一天,至唐代延为三天,宋代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至正月十七夜才落灯,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白昼为市、人来人往,夜间燃灯、华丽辉煌。若说元宵之“闹”,终究是以“闹”的形式传递着朴素的祈福与祝愿——“闹”的就是阖家团圆、“闹”的就是国泰民安。

元宵之“圆”在于家。自古以来,家庭是中华民族的基石。因此,古代流传着“父母在、不远游”的伦理规范。此前,全国首份《中国家庭团聚质量白皮书》亦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同家庭团聚能够带来自身幸福感。或因如此,面对乡村社会的流变,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喟叹: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也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园。家族与家庭的团圆,是中华文化“和合”理念的内在基因。

元宵之“满”在于国。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国小家,冷暖相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中华民族向来重情尚义,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最温馨的情愫,一句“阖家团圆”传递着亿万华夏儿女最质朴的心愿。而在千家万户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就是越发强盛的民族、越发强大的中国。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传承,元宵节从线下火爆到线上,在“圈粉”年轻人的同时,成为彰显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硬核力量。

“元宵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司马迁创建《太初历》,便将元宵定位为大节日。千百年来,闹元宵成为传统、过元宵成为习俗。不过,今年的元宵或许有些冷清,在以静致敬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里,少出门、少集聚,大概就是这个特殊元宵节的“最佳打开方式”。

那么,不妨多陪陪家人、多多感受人伦亲情,为以后更多迎风奔跑的日子,积蓄家国两圆人间至暖的美好力量吧。(邓海建)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