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四》(七)

 liuhuirong 2020-02-08



  冬,十月,甲寅,王根病免。
  上以太子既奉大宗(皇帝一支为大宗)后,不得顾私亲(自己的骨亲),十一月,立楚孝王(汉宣帝刘询第三子刘嚣)孙景为定陶王,以奉恭王后(过继刘嚣的孙子承佻刘康)。太子议欲谢(商量谢恩);少傅阎崇(人名)以为为人后之礼(太子已经是刘骜子,与刘康没关系了,所以不该谢恩),不得顾私亲,不当谢;太傅赵玄以为当谢,太子从之。诏问所以谢状(为什么谢恩),尚书劾奏玄(弹劾太傅赵玄),左迁少府;以光禄勋师丹(人名)为太傅。

半民:阎崇的主张在于“礼”,赵玄的主张在于“亲”;赵玄最终被弹劾,说明宗法社会礼制大于亲情,尤其是作为国之根本的储君,更应该关注制度,关注层级,而不能做“小儿女”的“乌鸟私情”,因为他将以天下人为子,以祖宗社稷为“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中国文化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观念。

初,太子之幼也,王祖母傅太后躬自养视(亲自抚养);及为太子,诏傅太后与太子母丁姬自居定陶国邸(定陶国在京的府邸),不得相见。顷之,王太后欲令傅太后、丁姬十日一至太子家,帝曰:“太子承正统,当共养陛下,不得复顾私亲。”王太后曰:“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今至太子家,以乳母恩耳(探视太子,不过是尽奶妈的情分),不足有所妨。”于是令傅太后得至太子家;丁姬以不养太子(因为他母亲没有抚养过),独不得。

半民:从感情上讲,有些残酷,所以中国人总是说“与理与情”、“在情在理”,真的说不透。
  卫尉、侍中淳(他的姨妈是王政君,所以和汉成帝是姨表兄弟)于长有宠于上,大见信用,贵倾公卿,外交诸侯、牧、守,赂遗、赏赐累巨万,淫于声色。许后姊孊(名)为龙雒思侯夫人(许皇后的姐姐),寡居;长与孊私通,因取为小妻(娶许皇后姐姐为妾)。许后时居长定宫(冷宫),因孊赂遗长(通过她贿赂淳于长),欲求复为婕妤。长受许后金钱、乘舆、服御物前后千馀万,诈(欺骗)许为白上,立以为左皇后。孊每入长定宫,辄与孊书,戏侮许后(戏弄轻薄许后),嫚易无不言;交通书记(书信来往),赂遗连年。

半民:侍宠而骄,纵情声色,荒淫无耻,无法无天。

时曲阳侯根辅政,久病,数乞骸骨。长以外亲(老表)居九卿位,次第(按照顺序)当代根。侍中、骑都尉、光禄大夫王莽心害(嫉妒)长宠,私(暗中探其隐私)闻其事。莽侍曲阳侯病,因言:“长见将军久病意喜,自以当代辅政,至对及冠(身边的士大夫)议语署置(讨论设置衙署)”具言其罪过。根怒曰:“即如是,何不白也”?莽曰:“未知将军意,故未敢言!”根曰:“趣白(赶快告诉太后)东宫!”莽求见太后,具言长骄佚,欲代曲阳侯;私与长定贵人(许皇后)姊通,受取其衣物。太后亦怒曰:“儿至如此(这孩子怎么这样)!往,白之帝(告诉皇帝)”莽白上;上以太后故,免长官,勿治罪,遣就国(撤职,打发回封地)

半民:王莽搬掉了自己“前进”路上的一块重要的“绊脚石”。
  初,红阳侯立不得辅政,疑为长毁谮,常怨毒(怀恨在心)长;上知之。及长当就国,立嗣子(准备接班的儿子)融从长请车骑(想他讨要车马),长以珍宝因融重遗立(通过王融贿赂王立)。立因上封事,为长求留(求情),曰:“陛下既托文以皇太后故,诚不可更有它计(不该加重处理了)”于是天子疑(怀疑、警觉)焉,下有司按验。吏捕融,立令融自杀以灭口。上愈疑其有大奸(更加警觉),遂逮长系洛阳诏狱,穷治(彻查)。长具服(全招了)戏侮长定宫(许皇后),谋立左皇后,罪至大逆,死狱中。妻子当坐者徙合浦;母若(王若,太后姐姐)归故郡。上使廷尉孔光持节赐废后药,自杀。丞相方进复劾奏“红阳侯立,狡猾不阃(音:捆,守规矩),请下狱。”上曰:“红阳侯,朕之舅,不忍致法(制裁);遣就国。”于是方进复奏立党友(弹劾他的朋党)后将军硃博、巨鹿太守孙闳,皆免官,与故光禄大夫陈咸皆归故郡。咸自知废锢(彻底没戏),以忧死。

半民:淳于长死了,王立也倒台了,王莽上台的路似乎更加通畅了。善玩政治的总是使用巧劲,而不是蛮力。王莽适时出手,利用王立干掉淳于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