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滉《五牛图》:从容自信的五牛,神气磊落的人生

 wsyqn 2020-02-08

拾画笔记

读韩滉《五牛图》,读到的是“哲学家”韩滉对人生的反思。哲学家冯友兰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五头牛,形态各异,象征着人生不同的阶段,从年轻气盛的莽撞到壮年时的自信,再到中老年时的静足反思,再到老年时的回望,最后是人生暮年的心有不甘。五头牛,正是人一生所走过的不同阶段。韩滉用其精湛的笔触,用绘画来进行了一次人生的哲学反思。

牛画是中国画中畜兽画中的一个重要画类。历代都有画牛的大家,韩滉、李唐、阎次平、夏圭、李迪、徐悲鸿等大家的牛画作品都非常出色。他们笔下的牛各有千秋,有的牛憨态可掬,有的牛平静祥和,而唯有韩滉的牛让我觉得心生“畏惧”。

我的童年、少年时光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在农村少不了要与牛打交道。而我约莫七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去放牛的时候,竟然被家里的一头黄牛追着顶撞。还好我及时爬上了小土坡,才免遭牛角的顶撞。但是从此之后,我对牛便有了畏惧感。

第一次绘画图册中看到韩滉的《五牛图》的时候,便对画面中的五头牛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同时又有一种畏惧感。熟悉的是这五头牛仿佛就是村子里常常见到的那几头牛;畏惧的是这几头牛的确太真实了,真实到让我觉得如同它们鲜活地站在我的面前,于我而言,怎不会畏惧。

韩滉的《五牛图》虽然从技巧上比不上后来的李唐、阎次平等牛画大家,毕竟韩滉所处的时代,牛画尚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稚嫩的时期。但是,韩滉《五牛图》却始终有一种后世牛画作品所无法超越的高度。我们读《五牛图》,眼观的是五头牛,心观的却是五种生命形态,而这正是韩滉《五牛图》的魅力所在。

韩滉《五牛图》:从容自信的五牛,神气磊落的人生

韩滉《五牛图》

一、《五牛图》:神气磊落,稀世名笔

韩滉是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大概历经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几位唐朝皇帝。本职为朝廷官员的韩滉,画画、书法大抵是他的“业余爱好”。作为官员的韩滉,从入仕的那一刻起,就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有作为的官员。事实上也的确做到了。他执法严苛、随才授用、力惩凶徒。我想,大概也正是他的这种人生经历,让他看到了更多的世间百相,反应在自己的绘画中,便能够抓住物象的鲜明特质。

画面中的五头牛,形态各异,即便是牛角,也没有两头牛的角是相似的。筋肉、体态也各有各的特质。这得益于画家对生活的细微观察。整幅画面被安排在一个虚无之境中。除了右边第一头牛之处有一丛荆棘,其余的牛的前后左右都仿佛置身于空旷不见山川林木的原野之中。我们读《五牛图》可以联想到黄荃的《珍禽图》,五牛和珍禽一样,并不作为一个具体环境中的物象进行刻画,更像是一幅幅各色物象的肖像画。《五牛图》作为韩滉唯一的传世牛画作品孤本,以及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为我们再现了遥远的大唐时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就像我们看到一片落叶会看到整个秋天,当我们置身在这幅作品中时,我们会想到我们基因中关于田园生活的“记忆”。

韩滉《五牛图》:从容自信的五牛,神气磊落的人生

韩滉《五牛图》第一头牛(右至左)

我们从右至左逐一看这幅作品。右边第一头牛身体朝向左边,眼睛则是看着观者的方向。这种眼睛的表现在每头牛上都是如此。这头牛的旁边有一丛小树荆棘。此刻,牛正在用自己的身体蹭着树丛。大概是在挠痒痒。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大概都会见到牛借助树、土坡等挠痒痒的姿态。而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并没有给予其他四头牛这样的“便利”,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荆棘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作为本卷作品的第一头牛,我们可以想到,这也是一个胸有大志的青年人,在人生启程的那一刻,所心怀的无畏以及披荆斩棘的勇气。这头牛明知道这些是带刺的荆棘,可是依然用自己的身体去迎面“对抗”。这种勇气是任何一头老牛所没有的,也是行至人生中段之后的人所没有的。

第二头牛,一派闲庭信步的姿态。它从容地报餐一顿之后,正昂首挺胸缓步前行。它的眼睛依旧是对着观画者的方向,但是它的步伐让人感觉到,它显然并不太关心“观众”的存在,这头牛的形态就如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奶牛”的样子,藉由水墨的效果,表现出牛身上众多或大或小的斑块。这些斑块又进一步增强了牛的肌肉线条,凸显出了牛的力量美感。同时,这头牛的背部凸起也是四头牛中最为明显的。我们可以想象到它的自信。我想,韩滉或许在自己人生的第二阶段也如此。官场上的韩滉如鱼得水,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也深受当权者的赏识。

第三头牛是画面中居中的一头牛,也是唯一身体正向面对观者的一头牛。韩滉出于构图的需要,让两边各两头牛以这头牛为中心进行布局。白耳、白角、白唇、白肚,显现出一种老态。它正视着观者,其实也是在正视着自己。就如同站在一面镜子前,它打量着自己的体态,也打量着自己走过的前半生。风风雨雨、日月轮转,历经过青年时期的披荆斩棘,也历经过壮年时期的满腔热情。它低垂的前胸,承载着岁月的重量,也承载着生命的酸甜苦辣。这头牛的步态看上去是静止的,和两边处于行走中的动态不同,这种静止的步态,正如同人在经过一番人生游历后的思考与反思。荣辱得失,都在静止的四蹄边,零落成泥。

韩滉《五牛图》:从容自信的五牛,神气磊落的人生

韩滉《五牛图》第二头牛(右至左)

第四头牛,身体向左,而头却转向右侧,它似乎在等待着身后的三头牛。它的回首,是出于构图上的需要,到第四头牛的时候,画卷已近尾声。回首折回,让画面有了统一集中之效果。如此也让整体上的五头牛的形态更见多姿。我们仔细看这头牛的样子,它正吐着舌头。现实中的牛吐舌头一般是正在嚼着口中的食物。然而,画家表现在这里,便多了几分俏皮之趣味。如果说中间的那头牛是在止步凝思,那么这头牛便是凝思之后对生命的一次回望,而吐舌头的回望,则让我们感受到了牛身上所具有的自信、豁达与从容。我常想,我们在回首生命前事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做到这样的俏皮?

画面中的最后一头牛是格外让人感到“沮丧”的。这头牛的牛向前,但是角尖处却弯向后方。它的鼻子上被戴上了缰绳。看牛的眼神,分明有一种不满,对这缰绳的不满,也是对不自由的不满。我们可以将它看做一位行至生命末尾的老人。明明心中还有斗气,而自己的身体却无法让自己去战斗,两只弯向身后的牛角尖,已经没办法再“钻牛角尖”了。

再从整体上看,五头牛之间,看似是互不关联,却透过牛的形态、动作,彼此之间也便有了内在的联系。《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从右至左,便如同人所经历的一生。从心怀大志无畏风险,再到踟蹰满志、从容不迫,再到遇到困难挫折后的凝思,而后是对着一生的回望,最后便进入到依旧心中热情不减,身体却感到无力的时段。面对这样一幅作品,无怪乎赵子昂会给予“神气磊落,稀世名笔”的评价。而我以为,赵孟頫的“神气磊落”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韩滉《五牛图》:从容自信的五牛,神气磊落的人生

韩滉《五牛图》第三头牛(右至左)

二、五头牛里的人生反思

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说:“画畜兽者,全要停分向背,筋力精神,肉分肥圆,毛骨隐起,仍分诸物所禀动止之性。”这句话用来评说韩滉的《五牛图》是再好不过的了。由此,我们也不得不感叹中国画的写实能力。这若是西画来表现,断然无法表现得如此神采奕然,毕竟西画的创作更依赖于“有”,而中国画可以在“无”中自由游戏。

韩滉所处的时代是唐代中期,他历经过玄宗时期的盛世,也历经过安史之乱后王朝逐渐走向衰败的过程。但是,经历过盛世的韩滉,内心深处依旧有着唐人身体血液中天生的对人的自信。这或许也是唐代绘画与后来的宋元绘画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宋代,人们崇尚自然,认为人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粒尘埃,人也远没有我们所想的那般重要。而唐代不同,我们知道,唐朝的统治者具有鲜卑人的血统,他们天生就拥有一种血性,加之由李世明开创一个盛世开始,到武周,再到李隆基的早中期。整个大唐的国运看上去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天生拥有一种极大的自信。《五牛图》中的五头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牛的眼睛格外逼真传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是勤劳、无畏、踏实、力量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主体作为一个农耕民族,牛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拉货、耕地少不了牛;同时,牛还具有震慑泛滥水害的“作用”,《易经》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所谓“水来土掩”即为此。

韩滉《五牛图》:从容自信的五牛,神气磊落的人生

韩滉《五牛图》第四头牛(右至左)

韩滉以五牛观人生的五态,五头牛的性格迥异,正是生命在不同的阶段里的特质。但是,尾门锁看到的五头牛或者五种生命阶段里的形态,却是与我们所想象的大不同。第一头牛,或许没有不同。因为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或许都如此的无畏无惧。而第二头牛开始,它所表现出来的不急不躁,闲庭信步,却是很多人的生命中所没有的。大多时候,我们的生命在这个阶段总是显得焦躁不安或者忐忑不安。

第三头牛是一个生命的反思。我们走着走着,是否也会停下里,会反思?懂得生命的反思,是生命质量的体现。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道:“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素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做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一个哲学家总要进行哲学思考,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表达出来。”

人生是哲学家(特别是中国哲学)思考、研究的对象,对于韩滉这位伟大“哲学家”来说,图中的五牛无不是在进行生命的反思,特别是中间那头面对观者的牛,就如同是在与观者进行某种生命的交流,这种交流也正是生命的反思。

韩滉《五牛图》:从容自信的五牛,神气磊落的人生

韩滉《五牛图》第五头牛(右至左)

第三头牛和第四头牛显然是对生命的回望与对行至生命暮年的不满。很多年轻时意气风发的人,在老年时,常常为自己有心无力而感到气恼。他们也常常会作“要是当年……”的感叹。这种自信是从一而终的,是浸润在骨子里的。

所以,当我们读《五牛图》时,想想自己所走过的路,或者自己即将要走的路。我们是否也会有这样的自信与从容?我们是否也懂得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停下里进行一次生命的反思?懂得反思的人生,是有质量的人生;懂得反思的生命,是有厚度的生命。

韩滉《五牛图》:从容自信的五牛,神气磊落的人生

韩滉《五牛图》局部:赵孟頫题字

三、愿我们都能如此从容自信

我们说生命需要从容自信,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其实都无法做到从容与自信。面对灾难,我们也会惊慌失措;面对责难,我们也会心中愤懑;面对失去,我们也会感到痛心难过。这些实则都是一个正常的人生中都会出现的生命情绪。正因如此,也便显得那些从容自信的生命是如此的“稀世”。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我的一位姑姑(父亲的大姐)。姑姑嫁到了附近的村子,离家不过10里路。我之所以喜欢这位姑姑,是因为姑姑常常给人以神气落落的从容与自信。但凡弟弟妹妹们谁家有争执吵架,姑姑总是会用她一贯的从容化解一场场家庭纠纷。我从未见过姑姑有焦躁不安的时候,事实上,当时她的生活也十分拮据。但是,面对生活,面对诸多的烦恼,姑姑却始终从容以对。

姑姑在化解诸多家庭纠纷时候的那些说教,并非一位农村妇人那般的毫无内涵的苦口婆心,而是真正具有智慧,具有思想的言语。我始终还记得我曾对父亲说过姑姑的这点不同。父亲对这位大姐十分尊敬,对我的观点,也十分认同。后来,我才觉得,这就是姑姑的人生哲学的反思。因为有了对人生的反思,我们才能洞悉人生中的困厄与烦恼,并安然走过。用赵孟頫的话说,这样的人生就是“神气磊落”的人生。

韩滉《五牛图》:从容自信的五牛,神气磊落的人生

韩滉《五牛图》完整长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