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六国帝后陵寝之后赵明帝石勒高平陵

 东方欲晓10 2020-02-08
十六国帝后陵寝之后赵明帝石勒高平陵


高平陵,是十六国羯族政权后赵的开国皇帝后赵明帝石勒的陵寝,关于石勒墓从目前的资料看,史学界对于石勒死后葬于何处一 直是个迷团,目前有河北邢台,山西榆社、陵川、山东荏平等地之说。笔者认为石勒高平陵位于河北邢台和山西榆社的可能性较大(前者为虚宫,后者为实葬)。

石勒(公元274年——公元333年),字世龙,羯族人,上党郡武乡人,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的祖先是匈奴羌渠部人,年少时行贩于河南洛阳,做过苦役,后来与汲桑等十八人占山为王,时称“十八骑”,参与了八王之战,西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 石勒投靠了左国城(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南村)刘渊部,受到了重用,被封为辅汉将军,平晋将军等,建武二年(公元318年),攻占平阳后与刘曜结仇反目,第二年,石勒建立了强大的后赵政权,都城襄国(河北邢台),疆土“南逾淮海,东滨大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石勒重视农业,发展手工 业,重用贤德之才,内部团 结各民族,从而赢得了民心,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后赵建平四年(公元333年),石勒去世,下遗诏“后事从俭”谥明皇帝,庙号高祖。石勒死后葬于高平陵。

石勒高平陵的几种说法:

一、襄国说

此说认为石勒高平陵位于河北省邢台市王快镇百泉村。

《邺中记》中记道:石勒陵在襄国城西南三十里,名高陵,不筑墙、不种树,立堂皇五间,安攒石勒大巨像。

石勒建立的后赵,拥有冀并幽司豫兖青徐雍秦十州之地。在当时的十六国中,后赵最为强盛,自然其葬事也颇为讲究。石勒当了15年皇帝,于咸和七年(公元333年)病死采取“虚葬”手段处理了自己的后事,是夜里偷下葬的。根据羯族习俗,石勒被偷偷葬在某个山谷中,莫知其所,然后按皇帝规格备文物珍宝虚葬在今邢台市百泉村,号高平陵。石勒真身秘葬何处,无从得知,而石勒按皇帝规格虚葬在邢台南郊百泉村的高平陵,至今仍有遗迹可寻。而在之前,石勒葬母时也采取了虚葬的方式,《晋书·载记第四·石勒上》记载,“勒母王氏死,潜窆山谷,莫详其所。既而备九命之礼,虚葬于襄国城南(在今邢台百泉村)。”

所谓虚葬制,是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常用的一种葬俗。像晋书所记,后赵石勒石虎,虚葬邺城,后人挖之皆无物,而实葬深山。也就是实葬于匈奴祖居地的深山中,不起坟,这种葬制在辽宁北票市发掘的北燕大贵族冯素弗墓中即有实证,冯素弗与其妻陪葬于北燕帝陵长谷陵,但墓中实际上葬的是一个儿童和一个狗的尸骨,并无冯素弗夫妇的遗体,死者真身则密葬深山。

二、武乡说


十六国帝后陵寝之后赵明帝石勒高平陵


石勒墓位于榆社县赵王村的后山,现存封土高10.8米,占地面积264.4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 史学界一致认为,石勒是榆社土著羯人,属古上党武乡(今榆社县北)人,但对于石勒葬于何处一直未有定论。据《晋书》载:“(石勒死后)夜厝山谷,莫知其所,备文物虚葬,号高平陵。” 今传石勒墓有四,即河北邢台、山西榆社、陵川、武乡,其中榆社石勒墓保存最为完好,并且从地方志、民间传说、实地实物考证等方面来看,也只有榆社石勒墓最有可能是真正的石勒墓,其它三墓只不过是“备文物虚葬”罢了。清光绪七年版《榆社县志》载:赵王石勒墓,在县北二十五里赵王村,墓东有庙。赵王村即因村有赵王石勒墓而得名。榆社民间传说,石勒出殡时,赵国四处发丧,四地起坟,赵王村附近的仰天村也是因气断身亡的石勒仰卧朝天,更名于仰天。赵王下葬之后,封土墓穴均以石灰矾水等物进行灌注,坚固无比,后有贼人盗墓屡掘不开。

从现存遗迹看,明清时石勒墓前曾有庙宇供室。这就正好印证了清光绪版《榆社县志》所载的“墓东有庙”之一说。既然明清时墓旁有“赵王庙”,那这庙又是何年所建?虽然从实地翻出的残砖破瓦来看为明清时烧制,但这并不能说明赵王庙就一定是明清时所建,而不是在宋元亦或更早的时期就已建成。元代翰林侍读学士、陵川人郝经写过一首《石勒墓》诗:都门长啸气凭陵,瓜割中原霸业兴。夜葬山谷谁得见,至今犹有守坟僧。 这首诗在对石勒墓的真正所在表示怀疑的同时,也真实地记述了当时(也就是元代)还有僧人为石勒守墓这样一个事实。既然有僧侣守墓,那么,僧人的起居之所。就应该在墓冢附近,而不是远在山下的赵王村。这样,在石勒墓的附近就定有一庙,而住有元代僧人的这一庙就应该是清人方志中所说的“墓东有庙”。 这样看来,石勒墓旁的赵王庙不是明清始建,在元代就有。墓旁断砖只能说明,明清时曾对此进行过修缮整理或者翻修。

元之前的历代已普遍认为此墓就是石勒的真正陵寝所在。 当然,在正史没有关于石勒死后葬于何处的记载,且没有找到更为充分的文物考证的情况下,是不能轻易下结论说明石勒墓的真伪的。正因为如此,除元人郝经诗云“夜葬山谷谁得见”表示怀疑之外,清人张廷绶的《石勒墓》诗也写到:东门贩竖啸声长,葛墨功成号赵王。……月冷乌啼丰沛地,山间疑冢剩苍茫。 尽管如此,后赵至元,历代僧侣对石勒墓的认定仍然是最为可信的,因为历代僧人既然到此守陵,那就一定获得了他们认为最为可信的信息或者证据,而距后赵越近的时期,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全面、更确切的证据和信息。所以说,距后赵较近的历代守坟僧们的结论应该是可信的,只不过是后人无从知晓他们当时所掌握的情况罢了。 就这样,石勒在公元333年8月归葬以后,其香火一直烧到了元代甚至明清,时间超过千年。似乎到了满清的中后期,石勒墓才终于出现了庙毁僧不再的情形。

《晋史》载:“(石勒)居武乡北原山下。”有人就误以为石勒生长于武乡。其实,正是史界一贯认为的那样,石勒是榆社县北人,因晋时榆社省属武乡。《魏书·地形志》“乡郡”条也载:“石勒分上党置武乡郡,后罢。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北魏时)置乡郡,领四县:阴城、鞘鞍、襄垣、乡。乡:郡治。”并注明:乡晋属上党。真君九年罢,邻辽阳。乡县有三城:武乡城、魏城、榆社城。这些史料就说明,“榆社”未设县建制前就有了“榆社城”,并做过200余年的武乡县城,石勒便是这个古老的榆社城(现为榆社县社城镇)的人。 既然古武乡县城在榆社北部的社城,那么所谓的北原山,也应在当时属于武乡北部的榆社境内,甚至应当在作为当时武乡县城的社城以北。武乡即因当时境内有武山而得名,武山即现在榆社、和顺边界的八赋岭,远在现在的武乡之外。

而石勒死后归葬故里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而《晋书》也有这样的记载,《晋史》记载,石勒死后,“夜埋山谷,莫知其所,备文物虚葬号高平陵,岂陵在邺而实归于榆,袭魏武疑冢故智耶?

三、吕梁说

该说认为石勒墓位于吕梁市大武县杜家山村玉林山。

据寻访先辈记载,石勒墓坐北向南,近一步观察,碑高135厘米,宽60厘米,碑头“流芳”二字下写着“后赵石勒墓”(楷书),右侧“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吉旦”左侧横七行竖六行排列着三十九村集体立碑时的村名,在碑的外围是砖石屋形碑楼,高270厘米。宽138厘米,石碑背面镌刻着石勒墓记等有关历史资料。 在墓碑前方五米处有一青石无字碑,细观有字迹,已模糊不清,疑是早期墓碑,年代不详,有待考证。墓后的不远处是宏大的土丘,高200厘米。宽约600厘米,墓地右侧小小的盗墓洞如今变成了巨大的盗墓坑。而且发现被人白灰和石头灌注过的痕迹。其两侧也有了新的盗坑。

大武石勒墓实地考查走访理 由如下: 1、《永宁州志》有记 载,光绪七年《永宁州志》:后赵石勒墓,相传在州治北三十里未详,说明确有其墓。 2、墓东五里杜家山村有龙天庙,供奉的是龙王与石勒爷,石碑有记载:“大元至正元年修缮过”。此庙规模大,应在宋元之前就有,说明当地群众一代一代祭祀石勒,是附近唯一的石勒庙,它村未闻。 3、玉林山疑是“御陵山”查遍《永宁州志》,山川卷四,未见玉林山记载,山上石碑记玉林山,应是当地方言玉林山与“御陵山”不分,音同字异而误载,同理,山东面一山梁有村名于岭上,也是御陵上之意,这进一步 说明玉林山就是“御陵山”,古 称皇帝为御,陵者墓也,应当说,玉林山才是葬石勒的真正地方。 4、玉林山顶有碑记,虽然山上得庙在战火中毁坏了,但从碑记中可知,这里曾是玄帝、石勒、菩提、弥勒、圣母、释迦牟尼、诸神综合得宗教纪念山地,另有一通碑记载纪祠真武先祭祀此山,说明此山的历史地位非同一般,谁敢比真武大帝,唯有当时统治者石勒。

5、墓东有石勒庙,墓西十里有留子局,有两种传说,石勒有一儿子,战死在此地叫留子局;还有一种传说,石勒出征之前,战事不便,把他的一个小儿子留在此村,所以叫留子局。人人都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石勒对此村情有独钟。据《晋书》记载,石勒死后夜厝山谷,莫知其所,此村通往玉林山有一峡谷与历史吻合。 6、墓的西面有勒王台,它位于大武镇洞上村(应该是屯上)。《永宁州志》记 载“传说当年石勒投靠刘渊, 屯兵驻扎于此,所以叫屯上(洞上是误传)”。向北十余里就是刘渊都府所在地左国城。

7、综观玉林山(应为御陵山),方圆百十里,唯有此山高大雄伟。有秦汉择山为陵之遗风,有王者虎视之气概,观陵看山,风水宝地也,看盗洞内,石灰、石头、黄土灌注。穴内空空,观封土,无比坚实,无厚葬物,这正好印证了石勒遗诏“后事从俭”“敛以时服,载以常车,毋藏金宝,毋藏器玩”的史实。 8、墓前空地上有一块青石,仿佛刻有文字,但由于年代久远,字以脱落,是为石勒歌功,还是为石勒颂德,已无法辨认了,但附近三十九村百姓世世代代相传,年年四月在玉林山办庙会,纪念石勒,更能说明后赵是石勒有恩于此地。

9、石勒生前,刘渊重用他,屯兵于此,战乱年代,闲时想必他也想过他的百年之后,观陵看型,气势也,相邻左国城,又有一子留于此地,我认为于情于理石勒葬于离石玉林山是有可能的,这与历代帝王死后葬于都城附近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四、山东说

该说认为石勒墓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荏平县振兴办事处南十里村北。

十六国帝后陵寝之后赵明帝石勒高平陵


据《茌平县志》记载,“在邑城(山东茌平)南十里铺,兴隆寺后,旧志曰铁墓,未著其人;乡人呼为王坟,问其故,曰石勒墓也,石勒尝自立为赵王,改号建国,咸和五年称皇帝......”

茌平石勒墓所在地林木茂密、鸟鸣鹤唱、四周有明显的文化层、兴隆寺遗址遗物还有觅迹、距茌平石勒墓东2公里还有一个赵王村及《茌平县志》记载的茌平西南(现为茌平正东台子高遗址又名牡丘、牛丛块)牛丛(cong)块(kuai)石勒耕种处石勒故居,乡间关于石勒的传说较多。

相传牛丛块是石勒早年为奴隶时耕种、居住所在,后来石勒晚年便将陵寝修建于此,以示怀念。

其初为长清人旧志载牛丛块为其耕处殁而葬此颇可信。

五、山西陵川说

该说认为石勒墓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

《陵川县志》曰:“南北朝时,石勒建都于邯郸,史称后赵,陵川属后赵管辖。石勒死后,建有多处疑冢,县城西北隅山卧龙岗上,即有石勒冢一处。后又在此兴建寺院,即现在的崇安寺。”“先有崇安 后有陵川”在我县流传甚广。崇安寺雄踞于陵川县城西北隅的卧龙岗上,其建造恢弘,居高临下,大有虎踞龙盘,俯瞰全城之势。《县志》大事记载:“后赵石勒侄石虎继位(335-348)期间,修建崇安寺(1983年维修古陵楼时,发现一琉璃脊筒内写有【刹为石虎所建】的题记。)”应该说崇安寺创建于公元335-348年期间。又有说,创建崇安寺的第一僧人是智远和尚。智远和尚未出家前,是石勒的一位亲信。他对石勒的信佛特别崇拜,更信奉他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境界。石虎命他看守卧龙岗的石勒墓,于是他就削发为僧,修建了一座寺院,聚众讲经。他创建了八个字:“智、慧、清、净、道、德、圆、明”。并把这八个字作为寺院的传代法谱,他自己为第一代。从智字开始,希望能传之久远,因此取名智远。讲完之后,坐化圆寂。到南北朝时,佛教更加盛行,该寺院规模日大。据《陵川县志》记:“隋开皇十六年(596)始置陵川县。”

《泽州府志》说,石勒的坟墓在今陵川县城崇安寺的佛座下面;但《陵川县志》则强调:“石勒死后,建有多处疑冢,县城西北隅山卧龙岗上,即有石勒冢一处。后又在此兴建寺院,即现在的崇安寺。”崇安寺位于陵川县城中的卧龙岗上,居高临下,俯瞰全城,为陵川大寺之首,当地有“先有崇安,后有陵川”之说。

宋《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曰:“石勒陵,高四十尺,在县西南四十里天河内。”《太平寰宇记》是宋太宗太平年间编写的一部地理总志,它的权威性应该远远超出了各种县志。

也有观点认为石勒秘葬于崇安寺后。

在崇安寺大雄宝殿内东墙有一石碑,为《石勒冢》:“家口腹闻诋石勒,千秋而后传遗慝,或云真冢佛龛下,伪冢疑是寺门侧,沤麻池外土一邱,荒草萋萋殊叵测,来吊古谒崇安羌,贼孤坟照残鬼域,深楝徒自弃生前,仃苦豫为棺不,阿瞒大言妄纷纷,疑冢多依傍,既畏鞭尸暴矣。”从碑文内容来看,寺院附近的“沤麻池”是石勒的疑冢。经考证,崇安寺西边确实曾有过一池作沤麻用,上世纪80年代才被填平修作民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