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知识:“中华民族”一词的诞生,距今只有120年!

 老黄说史 2023-04-28 发布于河南

涨知识:“中华民族”一词的诞生,距今只有120年!

但凡庄重肃穆的场合,都会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每当耳边回响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时,都会热血澎湃。所以,“中华民族”一词,早已深入人心。

那么,“中华民族”一词是如何诞生的,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呢?

1/中华与中国

“中华民族”是由“中华”与“民族”两个短词组成的。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中华”与“民族”这两个短词的历史。

“中华”的概念古已有之,“民族”一词,则出现较晚。

“中华”一词最早是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发达并且历史悠久,因此称该地为中华,此区后来被称为中原或中国。

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

在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左传·定公十年》之“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孔颖达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华夏族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久而久之,“中华”便成了中国,华夏等意词。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中华”,原意与中国相通,又与华夏相系。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律疏议》云:“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

“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这是由于中华与华夏一词有关。

所以,血脉中有着几分异域血统的唐太宗才有如此感慨——无论华夏之民还是蛮夷之众,我们一视同仁,我会做个尽职尽责的父母,照顾好他们。

中华与中国,指的虽然都是同一概念,只是,用意上略有区别。

按照国学大帅章炳麟理解:“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

称“中国”是别地域的,说“中华”是为区别文化之高下。

2/现代意义的“民族”

而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则是在19世纪末叶才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是个“泊来品”。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用来表达类似“民族”概念的语词,为数不下数十种,既有“民”、“族”、“种”、“部”、“类”等单音词,也有“民人”、“种人”、“民群”、“民种”、“部族”、“部人”、“族类”等双音词。“民”与“族”二字连缀并用的现成词却非常少见。

《南齐书》列传之三十五《高逸传·顾欢传》中,有“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云于翦落之徒全是胡人,国有旧风,法不可变”之语。

这是南北朝时南朝著名道士顾欢,因对北朝魏周政权在北中国大力推行佛教的行为非常不满,遂奋笔写下的《夷夏论》里的言论。

其意是说:“现在中原的年青男女,族群身份并没有彻底改变,然而不戴帽子敞开双腿侧身依靠着(坐姿),生活中,到处使用国外外来的礼节(这里指佛教礼仪),将头顶头发剃成光头都打扮成了胡人,国家都有传统风俗礼仪,宗法礼仪不能随便改变。”

其中的“民族”,意为族群,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相去甚远。

如果要给现代意义上的“民族(nation)”下个定义,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在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群体

民族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现代汉语中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是在19世纪末叶从日本传入中国的,在“民族”一词现代意义传入中国后,产生了“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

而最早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人,是清末民初的学界巨子梁启超。

3/梁启梁与“中华民族”

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所以,梁启超并不只是埋头苦读与写作的旧学究,而是抱有满腔热情改造时代的活动家。因而,“中华民族”一词由他首先提出,就不奇怪了。

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通过对欧洲世界史著作的评介,破天荒地使用了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

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

接着,梁启超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

其云:“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由“民族”到“中国民族”,再到“中华”和“中华民族”,梁启超基本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的创造。

“中华民族”一词由梁启超提出后,一直沿用,距今已有120余年。

4/“民族”与“国族”

现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单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没有共同的语言、历史来源的人群。

现代同一个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也可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语言。

与民放相对应的,还有“国族”。国族是以政治目的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官方划分,中国共有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56个民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同时也是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

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甘陕以及云贵川渝等地区。

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另有一些未识别的民族存在。

我们现代所说的“中华民族”,其实具有国族的性质,是对当代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一个共同称呼。

典型的国族概念,除了中华民族外,还有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