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期间,线上消费需求猛增,智慧养老产业如何变阵?

 快乐英平 2020-02-09
针对老年人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感人群,各地养老机构、设施纷纷收严监管措施,北京等地还明确对养老机构实施封闭式管理,提出暂时不接收新入住老人,已入住老人不得离院外出等规定。在此背景下,不论是居家养老还是在机构中集中养老的老年人,线上服务、智能设备、智慧终端的消费需求快速释放。
一、疫情下,老年线上智能产品消费爆

(一)老年健康产品消费成热点

据多家养老机构、老年用品企业、电商平台负责人介绍,疫情出现后,老年消费者线上购物需求猛涨,同时,他们对于一些远程智能老年用品的咨询、消费量也都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京东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平台上针对老年群体的家庭护理产品销量增长明显,1月20-27日期间,心电/血氧仪下单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8倍,而在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七),56岁以上用户购买血氧仪的下单量同比增长400%左右。此外,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也开始集中为老年人购买一些居家使用的护理设备、保健品等,比如:春节期间,京东上制氧机、呼吸机的下单量增长均达100%左右;“调节三高”的食品如鱼油、大豆卵磷脂胶囊等下单量同比增幅也在30%以上。

(二)智能辅助养老产品更加受老人青睐

与线上健康产品消费同时出现的是,减少出门和与人接触频率的老人们,也开始愿意将一些日常生活事项交由智能设施、远程系统去办。智能机器人开发商、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业销售总监宁云向记者介绍,近期受疫情影响,老年人大多无法保证如往常一样的出门频率,甚至也加入了“宅”的行列,“因此,近期,不少老人都通过线上的渠道向我们咨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外出功能的智能化产品,仅线上咨询量就上涨了3成左右。”宁云表示。

二、我国智慧养老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智慧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是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然而我国的智慧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须解决。

(一)智慧养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偏低。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智能设备的开发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涉老信息和数据的应用、整合和处理等方面,还无法实现数据信息的充分采集、有效分析、整合处理以及开放共享;智能养老产品目前也过于单一,一般仅为便携式手环或智能手机,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同时信息数据和智能设备开发往往落后于养老服务发展,不能实现与养老服务的有效对接,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

(二)智慧养老产品的“智慧性”不足。

智慧养老产品设计没有体现出以老年人需求为本的理念,许多产品并未真正实际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能力与生活习惯,学习起来十分复杂,操作也很繁琐,导致老年人无法熟练使用,很多老年人最终都会放弃使用智能终端产品,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并没有达到服务老年人的目的。

(三)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仍很稚嫩。

国内的养老产业仍然没有形成集约化的商业模式,服务成本偏高,两极分化较严重;经营管理上缺乏科学高效的模式,养老资源利用率不高,养老服务严重碎片化;新兴的智慧养老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链,经营缺乏规模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赢弱。

(四)智慧养老产业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国内制定的涉及养老服务标准的政策文件并不多,已出台的相关文件制度多为建设性或指导性的意见,往往以语言性描述为主,缺乏科学性说明和操作标准,对养老服务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强。例如合肥市在实践中因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内容、标准、运作方式等方面各不兼容,导致了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服务资源无法相互利用。智慧养老产业更是没有系统性制度或规范进行指导,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有效的行业监管,造成智慧养老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

(五)老年用品销售渠道“转场”还要面对传统的电商销售形式与老年人消费习惯错位的问题。

老年人在购物时,往往注重亲身体验感,越来越多的消费转移到线上后,即使产品页面标注有各种形式的产品介绍、使用方法等信息,老年人也时常提出希望可以在上门送货时手把手再教一遍等需求。虽然商家计划用非易耗品租赁等形式满足老年人“试用代替购买”的需求,但像轮椅、护理床等设备,市场上没有统一的清洁消毒标准,出租过一两次后使用痕迹相对明显,大大降低老人的消费欲望。

三、后疫情时代,养老智慧产品如何变阵
(一)创新智慧养老产品流通形式

未来平台可试行老年人线上下单后,由供货厂商直接送货到养老驿站再分发的形式,驿站作为“中转平台”,既承担了帮助老人下单、初步介绍产品功能的任务,也揽下了“最后一公里”的分发配送环节。根据这一流程设置,货物的物流、仓储等中间环节成本大大减少,最终每件商品的收入中,供货商成本占85%,驿站劳务费用为10%,电商平台收入仅有5%。

(二)提高智慧养老产品的娱乐功能

当前,老人精神情感需求十分迫切,智慧养老产品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娱乐功能,如在产品中增加线上娱乐功能,在线听戏、老年舞蹈,以及抖音平台链接等内容,满足目前老年人的室内娱乐需求,同时减少老年人外出的频率,降低感染风险。

(三)切实从老人需求出发进行产品开发

真正倡导以老为本,就是倡导尊重老年人、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根本,提供全方位服务和管理,针对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服务,特別是让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安享晚年。这就要求养老政策的制定者、养老产品的设计者和养老服务的提供者都要做到以尊重老年人、读懂老年人为前提,了解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使老年人从心底接受智慧养老服务和使用智能养老产品,而不是使之成为眼下为数不少的闲置资源。

虽然目前国内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较为落后,但是随着国家及社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智能产品和智慧服务的不断推出,智能养老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慧养老必将发挥后发优势,满足老年人追求个性化养老服务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

来源:网络整理【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