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确诊高血压的人数高达2.7亿。 40岁以上人群中更是有超过1/3罹患高血压。 血压长期偏高,伤害的不仅是血管,更是心、脑、肾等多处器官。 高血压会引发4大并发症,一定要警惕 并发症1:冠心病 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 并发症2:中风 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 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 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所以俗称中风。 并发症3: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病。 一般到高血压的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现象。 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 并发症4: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 高血压危象发生时,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 很多人一提起高血压,首先想到的就是食用盐分过多。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摄入量增加,可使过多的钠离子在体内潴留,钠潴留必然导致水潴留,使细胞外液量增加而使血压增高。同时,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增多,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梯度加大,导致细胞内钠离子也增多,随之出现细胞内水肿。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的肿胀致管腔狭窄,总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增高。 高血压的'祸根'找到了,不只是盐,少吃3物,多做3事,血压稳如山 少吃3物 第1:腌渍食物 代表食物有:咸菜、培根、香肠、腊肠等加工肉类。 这类食物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保存,一般会加入大量的盐分,长期摄入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除此以外,蚝油、酱油、浓缩鸡汁等调味料,也是典型的高盐调味料,最好少用。 第2:油腻食物 冬季是进补的季节,但也要注意饮食不可过于油腻。 长期食用肥肉、油炸食物等,会导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飙升,刺激动脉斑块形成,堵塞血管。 血液流经时内外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第3:高糖食物 代表食物有:饮料、蛋糕、甜点等。 大量的糖分进入血管,会导致血脂粘稠,血液流速减慢,影响血液正常流通。 还会导致胰岛素功能障碍,引发血糖升高。 而高血糖、高血脂与高血压互为因果、互相影响,都会刺激血压升高。 多做3事 第1件:多喝水 人体65%~70%都是水,因此,正确喝水,对于养护血管来说,至关重要。 在喝水的同时,最好加入一些小植物——念露菊,利于调节血压水平。 念露菊,富含菊色素,是降血压的必需物质,每天适量补充,不仅可抑制自由基对血管的伤害,增强毛细血管免疫力,还能抑制动脉硬化,修复血管瘢痕增生,平稳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第2件:少熬夜 现代人熬夜总是有各种理由:工作太忙、家务太多、娱乐不够…… 但是要知道,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各种激素,流向心脏会造成心脏紧绷,泵血压力增多。 熬夜还会降低身体免疫力,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减弱。 建议最好保持每天6-8小时的睡眠时间,减少熬夜对身体的伤害。 第3件:多量血压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及时测量血压,掌握血压波动情况,减少病情恶化。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 1、病人在测血压前,先平静坐片刻,使其精神安静下来。 2、情绪紧张和激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3、剧烈运动之后和劳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4、测量时坐正,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不要卷起紧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松。 5、测血压时精神不要紧张,不要屏住呼吸,因为屏住呼吸可使血压升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