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毒王”蝙蝠随身携带4100多种病毒,如果被消灭了会有严重后果嘛

 天雨之缘 2020-02-09

蝙蝠,一种飞行的哺乳动物。同时在蝙蝠的身上,科学家找到了多达4000余种的病毒,其中不乏有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这和马尔堡病毒样的超级病毒。

           

蝙蝠身上的免疫系统很特别,这使它可以同时携带超多病毒却又不会被感染。蝙蝠特殊的身体构造使他比同大小的哺乳动物有更长的寿命,但这对其他物种来说却是灾难。体温达40摄氏度又是飞行动物,蝙蝠将病毒快速的传播到各个地方。            

那么,既然蝙蝠这么危险又频频危害人类,我们为何不将它们消灭呢?首先,蝙蝠是生物世界食物链中的一种生物。众所周知,为了平衡生态系统,不打破食物链的常态,我们不可以轻易的对某一物种进行扑杀。            

其次,蝙蝠遍布全球各地。除了地球两极和海洋中的个别岛屿没有蝙蝠,其余的大洲,无论是炎热的沙漠还是热带雨林,我们都能看到蝙蝠的影子。数量之庞大,分布之广泛,这些都使得人类扑杀它们的难度节节升高。            

在蝙蝠聚集的蝙蝠洞里,病毒的浓度高到可以通过空气直接传播。一旦进入蝙蝠洞,我们就极有可能被病毒感染,因此这也是蝙蝠一直以来都很难处理的原因之一。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蝙蝠没有被消灭也是因为它们有存在的必要。            

在防止害虫方面,蝙蝠是专吃夜行昆虫的捕食者。在植物的“传宗接代”方面,蝙蝠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也是种子的传播者。当森林被大火烧毁后,蝙蝠还能帮忙重建森林。这些林林总总的原因,也体现了蝙蝠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综合多方面考虑,我们只能对蝙蝠进行防治同时禁止人类吃食野味,但不能直接消灭蝙蝠。对于人类不直接消灭携带超多病毒的事,你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