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右前旗发展让“绿色”先行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20-02-09
来源:盟环保局 作者:盟环保局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1日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科右前旗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进优质新型企业,为地方注入绿色发展动力,自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驻科右前旗以来,企业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建设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构建了绿色产业体系,让工作和生活在科右前旗地区的居民们共享改革开放的绿色成果。

  秸秆作为科右前旗地区的常见农业废弃物被大家所熟知,由于科右前旗地处黄金玉米种植带,秋收后,农户们为了节省劳力,玉米秸秆往往被大面积焚烧处理,焚烧秸秆不仅带来交通和火灾等安全隐患,其散发的浓烟更是成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而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则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万吨级秸秆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00亩,年产生物炭基肥50000吨、土壤改良剂6500吨、液体叶面肥 3000 吨、掺混肥200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利润3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80个。

  农业废弃物消化再造“变废为宝”

  作为上市企业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联盟企业之一,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了北京三聚环保公司国际领先的秸秆中低温厌氧快速炭化分离技术,以兴安盟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生物质炭基肥、高端专用肥、液体叶面肥、土壤改良剂等系列产品,据了解,使用生物炭基肥节省肥料、农药支出及增产,每亩可增收255元。企业年产50000吨炭基肥覆盖的125万亩农作物,即可实现增收3.2亿元。

  伴随万吨级秸秆综合循环利用项目的顺利实施,绿色循环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而科右前旗地区的农作物秸秆逐渐得到消化“变废为宝”,发展该项目不仅实现了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修复了土壤,而且提高了农作物品质。在环境效益方面,有效减少秸秆焚烧,推进化肥农药双减量,年转化秸秆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

  收储运体系形成助力精准脱贫

  在旗委、政府领导下,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将县域精准扶贫有机嵌入秸秆利用产业链和生态农业产业链,企业同各乡镇村合作,打造“爱放牧村级秸秆造粒扶贫车间”,面向贫困户回收秸秆颗粒。车间每年可转化秸秆6000—8000吨,盈利近300万元,利润近60万元。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4—5名,每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可增收2万元。通过扶贫车间,农作物秸秆收、储、运可让农户增收10—15元/亩,能够有效使村集体增收,同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

  作为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爱放牧还开展了百村千户秸秆换炭肥行动,每年5月春播时进行,农户可通过废弃秸秆兑换生物质炭基肥,减少农户的经济投入。2018年,企业共兑换生物质炭基肥38.96吨,折合人民币136360元,覆盖35个村,6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

  产学研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为了提高企业在未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延续企业各自发展命脉,各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科研阵地也在企业里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作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企业,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也为自己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引擎,成立兴安盟绿水青山富碳农业研究院,组建自己的科研阵地。研究院主要研究富碳农业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农作物秸秆的回收与高值化利用项目、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与推广。2018年,开展试验示范(地块)总计3000余亩,计划碳肥及其副产品推广30万余亩,获得兴安盟科技局4个立项批准。另外,企业还促进产、学、研联动与内蒙古大学共建固废生物利用研发中心,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手打造北京科特派产业扶贫工作站,真正做到创新有引领,科研有阵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