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家垣村民间传统节日中的民俗礼仪

 连山老叟 2020-02-09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地处镰山峰巅的党家塬村自建村五百年来,在人际交往中,传承和发扬了古国文明,尤其在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里,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过程形成了具有黄土文化特色的春节民俗礼仪这些约定成俗的习惯做法不仅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更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文化素养、一种精神追求因此值得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春节

春节,也叫过年。因为民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再加上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到元宵灯节,年的味道由始到浓再慢慢淡出一直都在。所以有必要一一按照顺序述说党家塬春节民俗。

1、腊八节:

腊八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喝腊八粥。腊八粥又叫“佛粥”、“福寿粥”。因为腊八粥跟释迦牟尼有关,据说释迦牟尼成道前苦修六年,每天仅食一麻一米,受尽了苦难。一天在河中沐浴时,释迦牟尼吃了牧女苏耶妲送的乳糜,恢复了精力,在毕钵罗树下悟了道。乳糜即乳粥,后来释迦牟尼的弟子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也为了感谢牧女,僧人们四处化缘,在腊八这天将化缘来的米、枣等煮成粥,赠送门徒及善信分享,此后,腊八节吃腊八粥便在民间相沿成俗。党家塬村的腊八粥一直沿用当地盛产的小米、大枣、红小豆、豇豆为主要食材,佐以花生、桂圆、葡萄干、莲子等熬煮成粥,不仅饱腹充饥,更能强身健体,百病不侵。所以在“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个最冷季节,家家户户喝腊八粥的习俗绵绵延续,经久不衰。党家塬村子东面十多里地方的北棘子寿圣寺里有尊世界上最大的释迦牟尼泥塑坐像,每年腊月初八的传统庙会流传至今。党家塬村里人“赶腊八会吃腊八面腌腊八蒜(算)”的习俗,各家将一年来的盈亏收欠算出来,我欠别人和别人欠我做到心中有数。受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民间生活习俗影响,党家塬村也有一部分人腊八节是不喝粥的,喜欢吃腊八面。腊八面多擀薄、切成穗胡形与红白萝卜、豇豆、青菜、豆腐丁一起烩煮,吃起来煎活,香美、爽口,百吃不厌。                       

2、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叫小年,祭灶节。这一天人们都要把厨房清扫的干干净净,所有的锅碗瓢盆,水缸面瓮、统统洗涮一新,同时各家各户都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扫除,俗称“扫房子”,翻箱倒柜,清除垃圾,把巷道院落,屋里屋外,各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把以前的旧灶神撕下来,俗称“揭爷”,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汇报人间一年的情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家家户户在这天傍晚时分恭恭敬敬献上准备好的石子馍和琼锅糖,焚香鸣炮,让灶王爷吃饱肚子,润甜嘴,高高兴兴的上天履职。

3、蒸馍

过去,黄土高原上十年九旱,人们温饱难顾,一年到头总是为嘴忙活。就连过年人来客去的礼品也是以馍为主,为客提的是油馄饨、卷子;主人待客、回礼用的也是白面小馍。正因为如此,蒸馍在党家塬过年民俗中显得尤为重要,馍蒸的如何不仅代表着对亲戚朋友的尊重,更是主人的脸面所在。因此,小年以前,关系友好亲近的就早早约定好蒸馍的日子,以免时间上冲突,蒸笼篦子家具调腾不开。蒸馍的先一天,女主人早早泡酵子、活酵面、起发蒸馍面。待到面起旺发好,友邻的姐妹、婆姨一起动手先用用上等的白面,即旧时用石磨时的头遍面,又称“飞箩面”,蒸过年敬神祭祖的献爷馍和走亲戚往来的馄饨馍、大枣山等。如今一年四季吃的都是精粉白面,所以蒸馍也不分黑面白面,只是形状不一罢了。

4、备年货

进入腊月就是年。每年进入腊月,周边各地城乡古镇均“传统古会”。会上摊点棋布,年货齐全,品种繁多,届时可在会上选购水果、食品、礼品等过年所需物品,当然供过年风俗而印制的天地神、灶君、门神、财神、春联等也必不可少。进入冬闲时的原上(党家塬)人,吃罢早饭背上褡裢步行跟会(赶会)购置年货,也有一部分人囊中羞涩,去时牵羊赶猪带着家里珍藏的鸡蛋,地里收割的旱烟叶子等等去集会上,以物易物,备办年货。

5、除夕

年三十,又称“月尽”,准备除旧迎新,吃年夜饭。打扫庭院、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安主 、下午“请先人”、吃钱串子、响炮礼成。

除夕晚上,全家一起动手包过年饺子,特地选出一个包硬币1枚,第二天,看谁能够吃到这个饺子,说明谁的运气好,福气大。饺子包完后一家人团团围坐电视机前看春晚、守岁。零点钟声响起。在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时间节点上,村子里辞旧迎新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响彻云天。奶奶妈妈将备好的过年新衣摆放在孩子们睡觉的床头,让他们大年初一穿。

6、春节

年,在古代中国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大年初一清晨,响炮迎新年上香祭祖,晚辈给本家长辈逐一拜年,长辈给孩子们散发“压岁钱”。勤快的婆姨们早早起来生火烧水煮饺子,吃完饺子,青壮年男子汉带着孩子们按照长幼尊卑轮流“自己屋”长辈行传统的跪拜叩首礼拜年,平辈见面拱手礼问“新年好”。如今条件好了,大家都喜欢用镜头记录春节美好瞬间,初一中午大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照全家福、民乐园里敲锣打鼓,跳舞唱歌吼秦腔成为原上人年俗新的追捧。

7、走亲访友

  走亲戚,是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二起人们携家带口。“提上蓝蓝找菜吃”!说的就是黄土高坡上的走亲戚习俗。

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虽说礼物都是面花油馍,但是带双数的礼俗不能忽略走亲戚按照亲疏远近哩哩啦啦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前。所以有“不过十五年不算完”一说。

    8、破五

 正月初五,突破禁忌,可以做洒扫清除、动剪刀、生火烤馍等过年期间不能做的事。早上起来,各家各户响炮“打穷鬼,迎财神”,堂屋收主。年就算过完了,外出打工的人纷纷告别父母返程收假,开始工作。

9、人七  

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传说中人类生日。"人日"在中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人日"是个古老的节日,兴于汉代。据《占书》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初七吃人魂(馄饨)。

10、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十四点灯,十五吃元宵,十六晚送灯(收掉)。吃元宵、赏花灯、有舅给外甥送灯一说。

党家塬人元宵节历来有“社火闹元宵”习俗,一过破五民间社火头就开始组织吆喝村里的能员上将,展开排练,社火以舞龙、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跑摇杆等为主要形式,自娱自乐,求富求美,把节日渲染的喜乐祥和。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我国传统的三大鬼节之一。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传承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强化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在中国千年传承,至今不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按照当地习俗,清明节党家塬无论在外还是居家的男儿都要给故去的先祖祭扫坟茔,俗称上坟,举行隆重的缅怀祭祀仪式。清明这天清晨,婆姨们早早起床洒扫清除完毕,立即着手擀菜面、煮鸡蛋、炒鸡蛋,准备上坟一应供献飨品。8时前后,由家中长者带领不分尊卑长幼所有男丁带上香烛纸炮、摇钱树、面食供品以及铁锨工具等,浩浩荡荡奔赴祖上坟茔墓地。墓地上,大家一起动手,清除坟头以及四周杂草,给墓塚培土修葺。随后摆上供品,插上摇钱树,全体跪倒墓前焚香化钱,斟酒祭奠,三拜九叩,扫墓结束。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赛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党家塬与澄城县周边端午民俗相似,流行送“三糕”:油糕、晋糕、绿豆糕,每逢端午前,娘家长辈都要给出嫁的女儿、外孙送晋糕、油糕、蜜粽,作为礼节,出门的女儿、晚辈也要给娘家长辈送绿豆糕油糕油条表示孝敬。同时,端午节这天,党家塬民间还有割艾蒿,插于门窗上辟邪除虫以及给孩子耳孔鼻孔涂抹雄黄酒、佩戴香包、艾老虎的习俗。此风俗耳闻目染、代代传承,绵绵延续至今达数百年之久。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端午节习俗也在不断改进,民间亲朋来往早已不局限于“三糕”,时令果鲜、鸡鱼肉蛋、换季时装在礼品中居于首选。
中秋节
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党家塬民间历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的民俗,每逢八月十五前,亲朋间相互赠送月饼、糕点等,此风俗薪火相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汉字文化圈以及东亚东南亚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寒衣节
寒衣节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俗称“十月一”,与清明节、中元节齐名同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在北方民间重度不亚于清明节。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代,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去祖上坟茔给逝去的亲人烧寒衣祭扫。远在异地他乡的人们也会长跪在十字路口面故乡烧纸钱焚烧寒衣纪念仙逝亲人,因此也叫送寒衣。 在北方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为此,党家塬的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即便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因为是鬼节,人们都是打啼期起床,趁着天色微明,带着祭祀时食物、香烛、纸钱等一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后来,“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间和阳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时光荏苒,时过境迁。如今的党家塬人早已摆脱了饥寒困惑,跨越温饱,步入小康行列,天天穿新衣,顿顿如过年,人们的需求和追求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迈入更加文明的境界,传统习俗也在取精去伪不断更新提高。所谓的节日民俗人们就图一个喜庆团圆,追求一个和谐美好,昔日的陈规陋俗在富裕民主温馨祥和中日益淡化,老辈们留下来的礼仪规矩却深深的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