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吴施楠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2月8日下午,上海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一时间,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引起了广泛讨论。 为此,国家卫健委于官网“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页面以一问一答的方式,邀请专家对气溶胶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 冯录召: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 冯录召: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 按照现在的防护手段比如戴口罩,能否有效防止气溶胶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 冯录召: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 空气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还能开窗通风吗?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 冯录召: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从这个角度讲,在日常通风环境下,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所以建议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但是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如果小区里有了确诊病例,或者楼里有隔离的人,传染的风险有多大?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 冯录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被确诊后,会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会按照有关要求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确诊病例家中及小区公共区域将进行清洁消毒。作为小区一般居民,无须过度恐慌,只需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大家都没有免疫力,都是易感的。无论小区是否有病例,都要注意防范。社会不是封闭的,即使小区没有病例,如果不注意防范,也有感染的危险。公寓的电梯或步行楼梯的过道,通常是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坐电梯或走楼梯,都要戴口罩。房间窗户每天要打开一段时间,让房屋有一定时间通风。在疫情终结以前,尽可能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社区公共设施表面,触摸了一定不要再揉眼睛、摸鼻子、摸嘴巴,应该尽快洗手。 医护人员乘坐交通工具、回家会不会把病毒带出来?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 冯录召:从科学角度来说,即使是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也都是按照要求,经过科学防护才进入病房开展工作的。经过正确的消毒防护措施和院感防控手段,医护人员离开病房和医院时是不会携带病毒的。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日夜奋战在一线,希望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被尊重、被善待。 火车站、机场过安检等需要取下口罩,这种密集场合取下口罩会被传染吗?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火车站、机场过安检等短暂取下口罩,一般不会被传染。在取下口罩时,建议与前面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1米以上,注意避免与其他人正面相对。面部识别结束后立即戴上口罩。整理好个人物品,尽快通过安检通道。 参考资料:/xcs/nwwd/list_nwwd.shtml |
|
来自: 小手空空 > 《武汉及全国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