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志怪故事(查市道人,郑邻)

 二岸猿声啼不尽 2020-02-09

查市道人

宋朝时,常德府有条查市街上住着一家姓余的富户,他家每年都能收10万石的粮食。

而余老翁为人心地善良,生活简朴,经常降价卖粮食,或者每卖出一石粮食就多赠送半升。

他家里做生意什么的大多都是这种多给少要钱的经营方式。

古代志怪故事(查市道人,郑邻)

(网络图片:富翁)

宋宁宗庆元初年六月的时候,余老翁在书房里诵经,忽然见外边大白天的天空中雷电交加,有个樵夫这时经过,就在他家大门外的门檐下避雨。

这时,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道士,头戴青巾,身穿粗布衣服,领着这樵夫就走进了余家的大宅,到了余老翁的书房门口敲门,还说:“就先让这个村叟暂时先蹲到您书桌下,避一避雷声吧!”

随后道士就坐在了椅子上。

没过多久,一团雷火忽然激闪着白光窜入了室内,在屋中环绕了好几圈,这才熄灭!

等到雨停天晴之后,仆人进来禀报说:“书房门檐上有刚写上的大红字!”

古代志怪故事(查市道人,郑邻)

(网络图片:道士)

余翁出来一看,上面写着:“叫董二的樵夫,前五世做了太多坏事,恶贯满盈,上天有命要惩罚他,被陈真人领到了慈喜菩萨平常诵经的桌子下掩护,诸位(雷神)不敢靠近!”

原文总共39字,等到余翁读完,再回头去看书房的时,道士已经不见了。

没多久,余翁就坐化了!

出自《夷坚志》

【原文】常德府查市富户余翁家,岁收谷十万石,而处心仁廉,常减价出粜。每籴一石,又以半升增给之。它所操持,大抵类此。庆元元年六月,在书室诵经,雷电当昼暴作,有樵夫避雨立门外。忽一道人,青巾布衣,引入余宅,扣书室见翁,谓之曰:“可令此村叟蹲伏经棹下,暂避雷声。”道人遂就坐。少顷,雷火闪烁入室,旋绕数匝而息。及雨霁,一仆报言:“门楣上有新书朱字。”出视之,云:“樵夫董二,前世五逆,罪恶贯盈,上帝有勅罚之,被陈真人安于慈喜菩萨诵经棹下护之,诸神不敢近。”凡三十九字。读毕,失道士所在。未几,余翁坐亡。《夷坚志》

郑邻

宋高宗绍兴年间,江东御史的一个赶车的兵卒名叫郑邻,三十多岁,因为久病而卧床不起,这天半夜梦见两个青衣使者来带走了他,还声称:“大王召你前去!”

迷糊中他跟着两人走了十几里地,一抬头,只见面前忽然出现一座巍峨的城池,高楼无数。

古代志怪故事(查市道人,郑邻)

(网络图片:古代城楼)

使者就带着他进了城,跨越台阶,到了一处朱门之外等候,只见门庭下有无数男男女女、僧人、道士、还有鸡犬牛羊,都分门别类的排着长队,在宫殿前还竖着一面一人多高、几尺宽的巨大镜子,从里面依稀能看到人心肺腑,血脉也历历在目!

过了片刻,有个大王打扮的人从殿中出来,两个使者就赶紧上前听候吩咐,其中一个回禀道:已追拿到了郑邻!

那大王朝台阶下看了一眼,问:“你是哪里人士?因为什么事被追到这里?”

郑邻赶紧低头回答说:“小人籍贯是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被捉拿而来?”

大王于是命人将(文书)拿来看,用笔点指着一个字,看了看旁边的官吏,问:“你确定是这个字?不会是弄错了吧?”

这时,判官模样的官吏拿着一本书册上前,翻阅后说:“应该是追拿处州(浙江省丽水市的古称)松阳的郑林。”

大王点头说:“那这就对了,不关这个人的事,让他回去吧!”

于是又命使者检查了生死簿,说郑邻还有一纪半的寿命(一纪说法不一,有四年、十二年、三十年、六十年之说。)

古代志怪故事(查市道人,郑邻)

(网络图片:生死簿)

随后又叫郑邻到近前跟他说:“我看你也是个善良的人,在人间是不是也诵经?”

郑邻回答说:“每天都背诵《高王经》,照着书读《观世音经》。”

大王又说:“你看看这庭前的囚徒,都是在世间不做好事的人!”

郑邻于是抬头向大殿前看去,被绳索、夹套的人非常多,有的五个木枷在身,有的瘦得皮包骨头,没有人样;有的绑在柱子上,旁边还用木牌红字写着罪名:某某人暗中诅咒,某某人杀害生灵,某某人斗殴伤人性命,等等。

远处的监狱大门上是金色的钉子,上面画着的是大海兽,张开嘴衔着钉子,

两边分列着小隔间,里面都是正在审理案件的狱吏,有个头戴牛耳巾的人,带着郑邻在里面各处看了一圈,又回到了大殿上!

那个大王说:“你都看见了,回去人世以后要继续行善积德,如果见了杀人,就只管念观世音的佛号,让其能够往生,同时你也能够消灾、积累福缘!”

郑邻回答说:“遵命!”

随后让他退下,青衣使者就领着他走了几步,恍然间,他再回头看,身后已经变成茫茫然一片,什么都没有了!

只见茫茫前路有个白衣老叟,正拄着拐杖站在路口。

郑邻就去问老翁怎么去饶州(今鄱阳),老翁就用拐杖指着一处说:从这里往左拐弯,找到了路就赶紧跑,恐怕慢点就有豺狼虎豹毒虫之祸了!”

郑邻听了也很害怕,就狂奔回去,等到醒过来,满身都是汗,被子都湿透了!

后来,他每天都专心诵经,常常做善事,果然活了七十多岁。出自《夷坚志》

【原文】绍兴十四年三月四日,江东宪司驺卒郑邻久疾,梦二使追之,曰:“大王召。”行数十里,楼观巍然。使引之登阶,入朱门,庭下列男女僧道、鸡犬牛羊,殿前挂大镜,照人心腑,历历可见。顷之,王出,二使拥邻声喏,称追到郑邻。王问:“甚处人,何事到此?”邻俯首答曰:“本贯信州,被追来,不知何故。”王命将到头事祖来,以笔点一字,顾吏曰:“又却是此邻字,莫误否?”判官携簿前白云:“合追处州松阳郑林。”王曰:“若尔,则不干此人事,教回。”复命检勾生死簿,称邻寿尚有一纪半,遂呼邻前曰:“看汝是一善人,在生曾诵经否?”邻曰:“默念《高王经》。看本念《观世音经》。”王曰:“汝视此间囚不作善事。”邻举首观殿下铁柱,系者甚众,五木被体,羸瘠裸立,绝无人状。柱上立粉牌志其罪,某人咒咀,某人杀生,某人斗杀。狱户施金钉,图大海兽张口衔之。两庑皆鞫狱官,内有戴牛耳幞头者,周览而旋。王曰:“汝已见了,还生时依旧积善。若见戮人,只念阿弥陀观世音佛名,令渠受生,汝得消灾介福。”邻曰:“领圣旨。”遂退。行数步,回首已无所睹,唯一叟白衣拄杖。邻问去饶州路,叟以杖指云:“由此而左,得路宜亟行,稍缓有豺虎虫虺之毒。”邻忧挠奔回,遂寤,遍体流汗。乃初六夜矣。《夷坚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