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留称意两未知——功夫之入骨

 昵称60974699 2020-02-09

国电影里常有人从车里下来的镜头,这时候推一个脚步特写,我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是站起来的瞬间脚底下会一晃,这就是典型的脚下没跟,因为瞬间人体失衡了,自己把握不住,脚底下就会晃。我们则不同,行走坐卧这个中定始终是在的,脚下生根,自自然然,明白人一看脚底下就知道怎么回事,这是练家子。


把胳臂捆了,一样能打出五行拳的拳意来,所以真意并不在手。坐在板凳上练发力,能把凳子嘬起老高,所以真意也不在脚。薛颠云,站桩乃神意之慢动而舒展身躯,所以三体式也不是呆若木鸡站得像个死人。待周身贯通时,骨节能一一抻拔而自开,此时气血便能入骨。日增一纸,髓渐满,骨渐硬,楞渐出矣。


消息全凭脚后蹬,一力之贯通也。其妙处,全在脚跟。脚心与手心之相印者,一理也。人心之灵动,不可思议。所谓消息者,欲上而上,欲下而下,形与意合一,全在一心使然。于中定处毫发毕现,真心流露,无左无右,只本位上见主人翁真面目。但心意一发,则必见其功,而无诸痕迹可见也。


劲蕴身后,背藏发力。崩拳是个很难明白的劲。若论用法,明白人一指点就通了窍,打人就像走路一样轻松。但落实到练上,把东西都走出来就不容易。人都以为练拳要脚下生根,我却有双脚离地的练法,虽然还没到空中漫步的境地,却也十分的巧妙有趣。所以说,至大者至简,至简者至深。


老辈人练拳都有迷瞪的经历,不迷瞪多少年是走不过来的。练拳把事业败了,老婆跑了,每天白菜豆腐只是拳,就这样还不一定能出的来。所以内家拳看似简单,练进去可就深了。禀赋好的又肯吃苦,真练出东西来没回头路走的,那叫自己迷自己。饭可以不吃,拳必须得练。所以学拳前得想明白了,或者玩玩就算了。


练形意拳的人最好同时参看《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法不同而理同。不是为了让你开悟解道,是为了启发智慧。拳法合道,当以智慧解之,凡自以为聪明而揣度的,皆是自误。与其瞎琢磨,不如从一势深入,或三体或劈拳,累年而不减其志,终有底掉的那天。时下聪明人多矣,踏实人则少见,不自作聪明的更少。


全身劲力需贯通,一是胯,二是肩,此二处最为紧要。寻常人胯长死了,本来是常山灵蛇般的拳势,练的好像只有一个屁股在动来动去,这是没开胯。后天用力的习惯,都在肩膀处,所以很难改过来,一起心动念就是肩膀头子使劲,就很难谈得上周身整劲了。看人练得对不对,一看屁股二看肩膀,这个是骗不了人的。


打法需得先上身,这是老谱里的话,后人有很多种解释,其实就是入了门先学用法,激发了学拳的乐趣,且练拳有的放矢。形意门里没有练多少年还不会打人的,形意一年打死人。天天都得跟师傅师兄真打,灶上随时熬着伤药,不这样能练出来?所以学拳就得敢动手,什么时候一拳把师傅打躺下了,你就真练出来了。


偶尔看到一些谈技击的话题,只能当小说演绎来欣赏。人不能随便说话,言为心声,一说话自己的底子就露出来了。当然,得是明白人才看的出来,不明白的都上当受骗了。比如说动手如何如何?其实真正的生死较量就是一瞬间的事,根本容不得你脑子思考,全在平时单式重复苦练,对景了伸手就是。


普通人最快的反应速度一般是0.3秒,而一刀砍过来的时间肯定要小于这个数。经过专业训练的杀手呢?大约也就0.1最多0.2秒刀就到了。试想,一刀砍过来了,你得有多快的速度去空手入白刃呢?遑论四五把刀?遑论见了刀腿就软的普通人?如果用捅的,那就更没机会了。高手能练出身意合一,也只一下而已。


民国年间,沧州罗幢八极才俊辈出。先有李书文,后有马英图,师兄弟二人功夫皆以霸道著称。马英图刚出师,到天津去寻李书文,此时李已经是声名显赫了。马问李是怎么打人的,李书文一笑:“只管把自己最顺手的招式每天苦练,仅此而已!”李书文一生伤人无数心黑手辣,却只是半招猛虎硬爬山,凡挡者皆糜。


所以说拳法都能杀人,关键看哪招适合你,想都不用想就使出来,极顺手舒服的,每天最少一千下,一年36万下,十年360万下,孰能生巧,巧极而神,则莫测之。这就叫脚踏实地。当然,除了这个最基本的,还要通过系统科学训练把速度、硬度、节奏等都练出来,和师父师兄多试手,实战出真知,多打才能多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