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汗怎么治?

 遇见美好心向阳 2020-02-09

什么是汗?貌似很简单,但是真正理解起来很难。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气血精津液,这5种东西都是一个物质,那就是气。

(关于中医的气,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因为这个是中医的最根本的东西,理解了中医的气,也就理解了中医一切的基础,才能进入中医的门,否认永远是门外汉)

首先明确气是什么组成,中医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中医认为人体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

人未出生之前是先天之气,也叫元气,出生后,后天的脾胃消化的水谷之气+肺呼气进来的自然清气,共同构成了中医的气。

出汗怎么治?

也就是说气=元气+后天水谷气+自然清气。

气巡行到不同部位,发挥不同的作用,为了好区分,就起了不同的名词。

出汗怎么治?

关于汗的理论:

①内经上讲,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走其道,上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

②内经:阳加于阴为汗

③后世理论:汗血同源,津血同源、精血同源

总结:气-血-津-精-液 为同一物质,在不同部位起不同作用,起了不同名字,在腠理的时候叫津,腠理一开,也就是毛孔一开,发到体表的叫汗。

下面开始总结中医关于汗的分类和治疗:

1.自汗 简单说就是白天出汗,动则汗出。机理:气虚表不固。

因为气虚,表不固,活动进一步耗气,津随气出而为汗。

治疗:玉屏风散。

大剂量生黄芪30g达表,固表,就像在皮肤这一层加了一层防护栏,生白术30g前面的文章讲过,把腠理,也就是肌肉这一层的多余津液收回来,防风10g通行十二经络,让多余的水分利用起来。

这个方子在使用时候要注意不能有表证,而且白术要生的,量要大,不要吝啬不敢用。

2.自汗+盗汗

机理:假如自汗时间长,汗为心液,损伤心阴,心神失养,阴虚有热,迫营阴外泄,则出现白天自汗+夜间盗汗伴心烦,失眠,为阴阳两虚。

这是典型的气虚---汗出伤阴----阴虚出汗

方剂:牡蛎散

生黄芪30g继续固表,先断自汗之路,心阴损伤,固用浮小麦30g养心阴,牡蛎30g咸寒,重坠,引浮游之心神,疗效也很好。麻黄根可用也不可用,临床我一般不用,除非汗很多的情况下。

3.盗汗

机理:阴虚本人有热,夜间的时候,卫阳回阴位,二热相加,迫阴液汗出。就如同池子水少了,还很热,阳气回来进一步加热,把池子的水蒸发掉了。醒来后,阳气出于表,所以汗自止。

治疗:滋阴

方剂:六味地黄丸或大补阴丸系列方剂等

具体应用分两种:①阴虚重②虚热重

具体机理和用法,地球人都知道。

以上三种汗时阳热迫津液外泄,所以治疗很简单,下面的三种汗,多见于温病过程中,临床很常见,也很难治疗。

出汗怎么治?

4.时有汗出

这分两种

第一种:湿热,这种汗,汗出少,但时时有汗,汗出而粘,你摸着潮乎乎,热乎乎的,跟上面的出汗不一样,上面的是阳热迫津液外泄,这种汗,是热迫湿出汗,湿性重浊粘腻,所以汗出少,但是出汗不爽,具体治疗得辨证施治了,没上面3种治疗那么单纯,如果应用对的话,可以一剂就汗止,笔者曾应用三仁汤治疗湿热汗,一剂就止,以后会分享这个病例。

第二种:寒湿,这种汗,汗出少,时时有汗,汗出粘腻,但是冰冷的感觉,你摸着潮乎乎的,但是冰冷渗手,就像摸在一块冰冷潮湿的石头上,想想一下什么感觉。这种出汗,跟上面一样,是因为寒把湿包住了,湿又把里面的阳气包住了,寒-湿-阳。所以里面的阳在外在热的作用下,迫湿出汗,请注意,这里的汗出是湿,湿出来的时候顺便把寒也带出来了,所以这种汗时冰冷的感觉,治疗:散寒,三焦分消湿,比如:藿朴夏苓汤。后面有时间会分享病例。

5.大汗

多见于温病气分热盛阶段,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一种情况是蒸蒸汗出,见于肺胃热炽的气分里实热证,在大汗的同时伴见高热,面红气粗,喘急鼻煽,烦渴饮冷,脉洪大有力。这种大汗出是肺与胃的热邪炽盛,鼓动津液,使津液大量地向外渗出的结果。由于这种大汗是高热迫津而出,所以是热汗,就像用水壶烧开水一样,从壶里向外蒸发热气,因此形容它是“蒸蒸汗出”。

第二种:冷汗淋漓,见于虚脱亡阳的危重证候,在大汗的同时,伴见形神衰惫,喘喝欲脱,脉微细欲绝。这是由于高热大汗大量地消牦津液与阳气而导致。阳气大量外脱而不能固表摄津,所以大汗不止。气脱阳衰,不能温化水液,所以汗液清冷。如果再进一步发展,阳气继续大量耗散外脱,就出现四肢厥逆的亡阳危象,亡阳是虚脱的迸一步发展。

第三种:大汗出的又一种情况是汗出如油,见于亡阴脱液的危重证候,在大汗的同时伴见低热,齿枯舌痿,目眶塌陷,脉微细欲绝或散大无根。这种大汗是重度脱水,津液枯涸,阴液将亡的征象,所以又称为绝汗。

总之,温病中的大汗有实证与虚证之分。大汗伴见高热,热汗蒸蒸而出,是功能亢奋的表现,属气分实证。虚脱亡阳的大汗,是冷汗淋漓,伴见全身的寒象,是功能衰竭的表现,属气分虚证。亡阴脱液的汗,量多而粘,汗出如油,伴见一派津液枯涸的表现,属血分虚证。

6.战汗

战汗,是指在温病的过程中病人突然全身寒战颤抖,继而全身大汗出的病状。

战汗一方面是讲病机,是指正邪交争而战,也就是正邪激烈相争交战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形容症状,也就是出现全身战抖的症状。

温病不可能刚发病就出现战汗,战汗多见于气分证的高热期,一般是在发病的第五六天出现。在气分高热阶段,邪气强盛,但正气不衰,正邪对峙,势均力敌,正邪相争激烈,人体功能极度亢奋,就可能出现战汗。战汗的前提是邪气盛与正气不衰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如果邪气不盛,正气一鼓作气祛邪外出.就不可能出现战汗;如果正气衰,无力与邪气抗争,也不可能出现战汗。从战汗的病机来诜,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对峙,势均力敌,正气与邪气都集中在病变部位互相对峙,激烈相争,人体功能极度亢奋,所以出现高热。但是由于全身的阳气都集中到邪气所在的部位与邪气抗争,阳气就不能布达于周身了,所以就出现全身发冷而寒战。正邪交战到一定的程度,逼迫津液外出,就出现通身大汗,这就称为战汗。战汗的特点是先寒战而后汗出。

汗出之后,一般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战后汗出,汗出之后体温下降,称为“汗出肤冷”。一般来说,汗出之后高热渐退而周身转凉,体温可能恢复到正常温度;也可能比正常体温还低,周身发凉,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汗出肤冷”。同时还可见神形衰惫,昏昏欲睡,,脉弱无力,脉搏虽然无力,但并不躁动,平静和缓,这是好现象,标志着通过战汗正气把邪气驱逐出去了,所以体温下降了。在正邪激争的过程中,正气虽然驱逐了邪气,但是正气也必然受到损伤,由于阳气不足,病人的功能呈低下状态,所以神形衰惫,昏昏欲睡,脉弱无力,甚至皮肤发凉,体温低于常人。

第二种情况是战后汗出,汗出之后出现肤冷,而肤冷之后仍然汗出不止,称为“肤冷汗出”。“汗出肤冷”与“肤冷汗出”的含义大不相同。汗出肤冷,是指战后汗出身凉,身凉后汗就不再出了,而且脉虽无力,但从容和缓。肤冷汗出,是指战后汗出身凉而汗还在继续出,不仅汗继续出,体温还继续降,同时见四肢逆冷,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躁疾。这说明正气没能战胜邪气,是正气衰败,虚脱亡阳的征兆。肤冷之后的汗出,是阳气外脱,不能收敛津液所致。四肢逆冷,是由于阳虚不达于四肢。烦躁不安,是虚阳浮越,浮阳内扰心神的表现。脉躁疾,是指脉搏跳动的节律不整,幅度忽大忽小,三五不调,但脉率又很快,这是由于阳气浮越,虚阳扰动,使血行失常而致脉搏失常。总而言之,肤冷之后仍然汗出,标志着正不敌邪,将要出现虚脱亡阳,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第三种情况是战而不汗。就是说,战后无汗出,同时伴见精神萎靡,疲乏衰惫,脉微弱。出现这种情况标志着正气虚无力鼓邪外出,或津液亏乏,无源作汗,总之是正虚不能托邪外出的表现。因其正虚邪踞,所以属危候。正如吴又可所说:“但战而不汗者危,以中气亏微,但能降陷,不能升发也。”

概括地说,汗出肤冷,是邪从汗解;肤冷汗出,是阳从汗亡;战而无汗,则说明正气不足,无力托邪外出。

第四种情况是一战不解,隔一、二日再战。这是指战后虽有汗出,但汗出后体温逐渐上升,隔一、二日后又出现战汗。这说明正气虽然不衰,但邪气非常强盛,正气不能一战而鼓邪外出,所以一战不解,隔一、二日再战,反复战汗而解。比如湿热病,属于湿热并重的证候,因为湿热胶结难解,邪气不能一汗而祛,所以反复多次地出现战汗。

以上是中医对汗的6种认识,中医的知识就是这样,只有点滴的积累起来,最后临症时才不至于判断失误,用药随达不到“一剂知二剂已”,至少方向不会错。

以上只要辩证对,基本一副药就会止汗大半,包括时时汗出的湿热或者寒湿汗出,都可以一副药止大半的汗,中医绝对不是慢郎中,慢郎中的那是因为病机把握不准,用药不准,隔靴挠痒。

以上只是个人结合教科书、临床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分享给有志于中医人士,造福大众。不对之处请指正,学术在于争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