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华文明会形成断层吗?

 摘了不看 2020-02-10

冯骥才忧心忡忡地说,中华文化正在粗鄙化。诚如是!只是,粗鄙化也许并不是最可怕的,可能还有比粗鄙化更为可怕的事情!那就是:在50年内,中华文化将形成文化断层。即:50年后的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将彻底无感!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映射基本没有。现代中国人与古代中国人不能形成心理共鸣。比如:“独钓寒江雪”,“野渡无人舟自横”,“斜风细雨不须归”。其中的意境在当今城市人群的日常生活里已经难以再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想起儿时的皎白月光照在地上的感觉,这个“霜”字是比较传神的。因为李白的月光与李白的霜通过颜色和恬静可以生动链接。但现在文化精英都聚集在城市,而城市中高楼大厦、来往车辆、路灯设施将诗中洒在地上的“月光”赶走到无影无踪。所以,城市人群没见过“李白的月光”。另一方面,现代城市里自然界已经没有诗中的“霜”,尤其是大片草地上的晨霜。既没有见过李白的月光,也没有见过李白的霜,读诗的人哪能与一千多年前的李白进行心灵交流呢?因此,文化共鸣基本消失了。

第二,是现代科技文明占据了社会文明的绝大部分,传统文明被挤入角落。因为现代科技文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现代科技文明也是每个人谋生的手段,现代科技文明是不可能回避的。由此,中华古代文化在现代科技文化的冲击下,被淡化了何止一千倍!

所以,中华文化的粗鄙化是时代造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