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副面孔的崇祯皇帝

 细雨青衫 2020-02-10

1611年2月6日,朱由检出生了,被没有子嗣的木匠哥哥封为信王,哥哥死后,继承了大统,年号崇祯,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亡国皇帝之一。说来,生在帝王之家,本应高枕无忧,崇祯却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童年阴影倒是一大堆,爸爸上任一个月就惨死宫廷,至今原因未明;哥哥只爱做家具,朝政大事全让一个老太监把持;北边还有一个皇太极虎视眈眈。可能国难家仇的压力太大,最终造就了这样一位反复无常的两面派皇帝。

为什么说崇祯有两副面孔呢?

崇祯吊死煤

首先,对宦官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

崇祯即位之初,对以魏忠贤为中心的宦官集团恨之入骨。由于父亲猝死,大哥熹宗即位时才14岁,还没来得及接受正统教育,所以完全不通政务。魏忠贤借着从小对熹宗的了解,巧言令色,获得了小皇帝的极度信任,大权拱手让人,造成“知有忠贤而不知皇帝”的局面,皇帝不过万岁,魏却称九千岁。你听听,这简直不把大明朝的正主放在眼里嘛。崇祯一上台,就雷厉风行地揭下了这层笼罩大明朝二十多年的黑幕。

电影《绣春刀》中魏忠贤形象

令人不解的是,驱除阉党,大快人心的局面没维持多久,崇祯就招聘了大批宦官入职中央,东厂提督、户部总管、监军大臣和九门提督通通都由这些人担任,绕来绕去,国家不仅行政、财政机关落入宦官之手,连监察机关和军队也没有逃过魔爪。虽然崇祯帝也曾裁撤部分宦官,最终都还是被“内官”带来的安全感给打败,反而更加依赖他们。

东厂审问犯人

既然事事倚重宦官,那么作为政府首脑的内阁在崇祯心中是怎样的地位呢?

执政前期,崇祯对立志挽救国家危亡的东林党人颇有好感。一群被阉党倾轧多年的真正有才之士,终于登堂入室,政局依靠他们的治理很快稳定下来。可惜的是,袁崇焕一案牵扯到了这届东林内阁,因此他们也成了最后一拨做实事的辅政大臣。为什么后来的内阁都不务正业呢?这与崇祯帝对内阁多变的态度有关。

第一,随意的选拔方式。崇祯是第一个破格从翰林之外提拔官员进入内阁的皇帝,看起来很重视人才。可是却莫名认为上天的选人眼光一定比自己强,于是十分荒唐地搞起了金瓶抽签活动,抽中者入阁,实在匪夷所思。

第二,朝令夕改。票拟制度从宣宗时已成惯例,标志着内阁具备了实权,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皇帝个人意志的过度发挥。票拟的意见是经过国家最高智囊团商议之后的决策,既能减轻皇帝的工作强度,又能专人专事,决策质量很高,一般不会被轻易驳回。然而崇祯却热爱“改票”,即否认内阁的意见,并把直言上谏的阁臣钱士升逼得愤然离职,导致无人再敢质疑崇祯的一意孤行,内阁从此形同虚设。

第三,甩锅狂人。崇祯帝在位不到17年,罪己诏下过6次,为明代之最。每逢农民起义、清军进犯、大旱歉收,都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但字里行间总要指责文臣失德,武将骄纵。更是在兵临城下的绝笔诏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怒斥“诸臣误朕”,把锅甩得一干二净,令百官心寒。

一面让人家闭嘴,一面又嫌人家庸碌无为,内阁也很难办。然而,崇祯的两面派行为却不止于此,武将们也难逃一锅。

袁崇焕在辽东地区固守三朝,宁远、宁锦之战的胜利,仅凭他一人之力就使得大明最后一道防线——山海关固若金汤,清军始终难以突破。这样的边防重臣,在请命回家为父守丧时都遭到了拒绝,可见其绝对重要性。崇祯即位肃清魏党,马上请他复守辽东,赐他尚方宝剑,锦衣玉带,允许袁自行处置辽东事宜。


袁崇焕

仅一年,清军突袭,差点攻入北京城,史称“己巳之变”,袁崇焕虽千里奔袭解围,却被诬陷通敌叛国。崇祯的变脸比川剧演员还利索,立马将袁下入大狱,开展了长达九个月的审理工作,期间皇太极还趁机再犯北京,幸亏袁部下再度解围。然而此时,已经难以挽回崇祯的疑心,将唯一有能力解救明朝危机的大将处以凌迟酷刑。

皇太极

除了袁崇焕,陈新甲的死才真是冤枉至极。袁在辽东多年经略,深知与清议和才是上策,崇祯当时认为他擅作主张,事后真香,派兵部尚书陈新甲与皇太极谈判,一些迂腐文人却觉得耻辱。不知战事几多艰险,民生几多艰苦,崇祯只顾自己脸面,竟把陈新甲也杀了。议和无望,皇太极这才决心攻明。

崇祯十六岁登基,没日没夜地批奏折,勤俭持家,带头吃素,个人道德品质值得称赞,早年澄清吏治也颇有功绩。奈何大明朝内外交困,自己天生又是个阴晴不定的性子,决策缺乏长远眼光。道光皇帝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多次试图撬开中国大门的英国海军,起初任用林则徐坚决抵制,后将林撤职,主张和谈,英国以为清朝示弱再次发动进攻,几战几和之后,反而被英军掌握主动权,最终签下《南京条约》,开启了丧权辱国的近代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