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神秘人物,到底是将军还是“大盗”?

 人之意 2020-02-10

庄蹻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风云人物。令史学者困惑难解的是:史籍中关于他的记籍矛盾百出,他忽而是听从国王调遣的能攻善战的将军,忽而是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大盗”的农民起义领袖。

那么庄蹻真实面目如何?

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论,至今仍悬而决的问题。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说:

“楚威王时,使将军庄漭将兵”,

沿长江西征,一直打到今天云南的滇池附近,使这一带归属楚国。恰在这时,秦军攻占巴、黔中郡(今四川南部和贵州东部一带),切断了庄蹻归楚的道路,庄蹻就据云南之地自立为王。

晋代的《华阳国志》也作了大体相同的记述。据说庄蹻还为“楚庄王苗裔”,是楚王室。

《荀子·议兵篇》列出“齐之田单、楚之庄趼、秦之卫鞅、燕之缪虮(即乐毅)”均为当时善用兵的名将。

但是另有大量的记载指出庄蹻是楚国农民起义领袖。《吕氏春秋·介立篇》提到“庄踌之暴郢”,彼此“相暴以相杀”。高诱注解说:

“庄蹻,楚成王之大盗。”

说明庄蹻统率的农民军曾攻打楚国都城郢。《论衡·命义篇》出说“盗跖、庄断,横行下,聚党数千,断斩人身”。《韩非子》曾提及有人向楚王谏道:“庄蹻为盗于境内”,官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庄蹻的起义对楚国统治阶级的打击十分沉重,《荀子》称“庄起,楚分而为三、四”;《商君书》则说“庄蹻发于内,楚分为支”。

以上见之于不同史籍和文献资料的庄蹻,不仅身份、所作所为不同,其活动的时间、范围也悬殊很大,如派遣庄蹻征云南的楚王,《史记》说是楚威王,《后汉书》等则认为是楚襄王。若按庄蹻与商鞅同时代计,到楚襄王(公元前280年前后在位)时、庄蹻至少也是七、八十余岁的老翁了,他还能统率大车去远征山关险阻的云南吗?

古今学者对此的见解大体可归纳为三个观点

其一,认为先后出现的庄蹻应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

宋人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指出,庄蹻是“楚之大盗”,与“盗跖齐名”“为盗于境内”;另一个庄蹻是楚国将军,“楚庄王苗裔”,这绝不可能足同一个人。

战国史著名专家杨宽先生修订重版的《战国史》中也力主此说。

其二,诸书所载庄蹻为同一个人,

庄蹻先是农民起义领袖,后投降楚王,被任命为将军。《荀子》认为“楚初为盗,后为楚将”。从时间看,庄蹻起义在公元前201年,后被楚襄王派遣远征云南约在前181年,前后正好相差二十年。从时间可以说得通。但是许多文献都明言庄蹻为楚庄王苗裔,什么原因导致他去参加农民起义呢?史籍中根本找不到这方面的记载,所以上述观点只是一种假想。

第三,庄蹻起义转战至滇池。

认为楚国到了战国后期,国势衰弱不振,在同秦国中原诸国的战争中接连败北,在这种境况下,楚国不可能再派重兵远至滇池的西南边地。所以,楚襄王派庄蹻远征西南的说法,很可能是以讹传讹。

事情的真相是:庄蹻农民军在楚国统治者的反扑下,寡不敌众,庄趼果断决定向楚国统治力量薄弱的西南地区转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起农民政权。如果真的如此。这当是中国最早的农民政权。

以上三说,都提出了相对来说有价值的见解和推测,但又都存在着难以解释的矛盾,庄趼的庐山真面目,确实使人难以洞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