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雅宁|看见她,是另一个自己:双胞胎的秘密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2-10

原创  吴雅宁   无为而无不为

我是同卵双胞胎的姐姐。1996年,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出生于天津,这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个惊喜。受当时医疗技术限制,尽管经历多次B超,母亲直至临产也不知道怀了一对双胞胎。然而,惊喜并不是毫无渊源可寻——祖母是双胞胎之一,她另外两姐妹(非孪生)也有自己的双胞胎孙辈。双胞胎在全球人口比例不足0.5%:原本发育为一个人的胚胎,无明显原因分裂成两个。双胞胎有100%相同的DNA,不相上下的成绩,偏好相似的饭菜、朋友类型、衣着打扮,走到哪里都会引起骚动,身边人总是分不清她们,以为她们在彼此照镜子。

从小到大,我们相貌相似、身高相差1cm、体重相差2KG以内。吃相同的食物,同床共枕,打造同样服装发型,看同类电视节目,获得相似的学习成绩,“比学赶帮超”成为相互间无声的承诺。两人高考成绩相差1分,虽为巧合,却是必然。常有人问,“双胞胎之间的心有灵犀是真的吗?”我笑而不语。我们从未商量,却同时讲出相同语气、同字同句的话语。

自婴儿起,我们成为彼此的第一位社交伙伴、最初的朋友,分享共有的食物与信息,分担彼此的小麻烦。妹妹曾在社交平台回忆一件我忘得一干二净的事:“二年级时,因为一个不太讲礼貌的男生开门的差错,姐姐的头撞在了铁门上。我还能清楚的记得姐姐大人拿着小花手绢在水龙头冲洗一直流血、还撞掉一小块肉的额头的样子。现在想想看,这大概是二十多年来我唯一一次真的特别特别心疼她的时刻,当时却胆小到什么都没有做,只是远远地望着然后非常难过。惊讶的是,爸爸妈妈竟然都不知道这件事,这个傻孩子也没有告诉过其他人吧。”双胞胎独有的分享喜悦恰恰在于一人时而淡忘,一人选择铭记。

幼年时,父母近乎严苛的教育模式让我们循规蹈矩、自律自觉,彼此参照与监督。小学四年级至高二,我们同校不同班,学习环境与社交圈子渐趋分离,生活却紧密相连。作为姐姐,我被赋予责任与表率暗示,事事争强好胜,大到在校做全面发展的优秀骨干,小到在家插手妹妹较为随性的日常习惯;妹妹大多处于从属与依赖状态,享受慢节奏的生活。我时常将个人意旨与行为强加到她身上,导致小吵不断。高考结束,我们初次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小别离,受尽十八年“掌控”的她,借机逃离我的“魔爪”,远走高飞。一路向南,我只身千里赴羊城,来到中山大学修读人类学;妹妹于蓉城的西南财经大学学习金融。

在不同城市、不同专业,我们游走在思念的边缘,探索别离的相处模式,在频繁的联络中感受差异。我热衷组织类的学生工作,她偏爱电脑软件等技术类社团。分离让我们初次意识到:少了彼此的依托、独自面对生活的诸多不适已悄然抹擦掉我们的“双胞胎”标签,开始营造没有对方的时间与空间,塑造属于自己的个性。相较其他个体,我们有更强烈的孤独与迷失,互不适应、想念、甚至后悔分离:“如果当初我们报了同一所大学会是怎样呢?”每次期盼而来的假期,亲密不过两周又开始互相嫌弃,嬉笑怒骂却从未疏远。

身为姐姐,我总会赋予自己照顾与保护妹妹的责任,即使现在过马路也要挽起她的手。妹妹的每一个举动无时不刻牵动着我的神经:高考前的二模,我史无前例地闯进联考第2名,她却遭遇滑铁卢跌至历史谷底。担忧她的情绪大过我个人的欣喜,却不曾靠近与安抚,我怕面对她的沮丧,更怕自己失控与无所适从。自习结束后,我迅速跑回宿舍,将课上写好的“安慰书”偷塞在她的枕头下,然后,若无其事地洗漱、笑脸相迎。一床之隔,各怀心事,平生第一次感到半米距离是这样遥远。在极力回避网络的高三,我们唯一的通信工具是信件,说不出口的话语,文字成了最好的表达:“不求我们共同考出多好的成绩,只求我们之间差距越来越小,还能一直在一起。”转天天亮,一切如常,车水马龙,互不提及。不敢过问也未曾过问,我亦未收到回信。高考结束后一次采访,她提及看到这封信时泪眼婆娑……

无形中,我们在形塑着“双胞胎”这一身份的价值认同,追随时空变换、适应不同阶段的相处模式。共同时空下仍有另外一个“我”;没有另一个“我”则无法塑造成为今天的“我”;何其幸运才能拥有另一个“我”。双胞胎的她是我一生的财富;看见她,就仿佛看见另一个自己。

【小科普】

双胞胎分为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前者是一个受精卵在怀孕发育早期由同一细胞团分裂为两个相同的细胞团,胎儿的性别与外貌及其他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后者是两个卵子由不同精子受精形成,胎儿的遗传物质只有50%相同。双胞胎是一个谜团,他们身上具有极高相似性,一项解剖学研究检测出受试双胞胎的衰老斑点长在脸颊相同位置,这已超出人体解剖结构的预先设定。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李其维教授(1980)对67对同卵双生子和34对异卵双生子的智力相关进行研究后指出:同卵双生子相关系数为0.76;异卵相关系数为0.38,基本等同于普通兄弟姐妹。

双胞胎作为先天良好的研究样本有利于洞悉人体如何运转、身体变化源于基因预设亦或是环境塑成。特普利卡理论认为,基因决定人体结构的全部细节,且在受孕时就已决定。但基因并非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成长,生活环境会对身体机能产生重要影响:肥胖、皱纹、骨骼、心脏、甚至是癌症。基因与环境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虽然二者的平衡似乎并不容易协调。某些罕见疾病无论如何努力,基因胜出只是时间问题:双胞胎弟弟保罗平时抽烟、酗酒、大量摄取油盐,70岁患上心血管疾病;哥哥伊恩遵循健康饮食、运动和作息规律。弟弟患病后,哥哥随之检查却发现心脏病即将触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