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之中”的古都开封,缘何在近代丧失军事重要地位

 9tx22v工人 2020-02-10

如果说两座古都北京与南京分别据守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带的北、南两端的话,居于这个大平原地带中央,地处黄河之南的开封,倒是可以成为居于“天下之中”了。


四达之会

向来都说,“得中原者得天下”。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就因此说,

中原“西跨崤函,东连淮泗,南络荆襄,北抗燕赵”

翻译过来,也就是这里具有通达、连接中国华北平原、山西高原、关中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等地的优越地势。

顾炎武

开封位于今河南省中部偏东,地处黄河中下游南岸,坐落在黄河冲积扇末端的豫东大平原之上。这里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一马平川,无名山大川之险,是以交通十分便利。向北经滑县、濮阳、大名等地,可以直达今天的北京,为宋辽之间的交通要道;向东一路经山东菏泽、巨野、兖州、济南,可以到达山东半岛,另一路经商丘、徐州等地,直抵江苏连云港;向南则可通往淮河中游诸地;向西经洛阳以通关中,进而可达甘肃和四川;向西南经许昌、邓州可至湖北襄阳,再经襄阳西入汉中,又可南下江陵诸地。因此,《宋史》卷八五《地理志》就说开封处于“四达之会”。

“天下之中”的古都开封,缘何在近代丧失军事重要地位

开封地势

这样一来,开封自然就处于一个引人瞩目的位置。在明末农民战争时期,从崇祯十四年(1641)初到十五年(1642)九月,李自成起义军先后三次进攻开封,特别是其中的第三次,起义军集兵数十万围困开封四个多月,期间在朱仙镇大战击溃明援军十八万之众,期在必拔,原因就在于开封地理位置之重要。当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时,明朝汜水县知县周腾蛟上书崇祯皇帝,哀叹

“独念汴城系河南枢纽腹心、南北咽喉也。……汴城不守是无河南,河南不保是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之大势甚可忧危也。”

明朝安庐池太巡抚郑二阳是河南鄢陵人,他也指出:

“中原为天下腹心,开封又中原腹心……倘一旦沦陷,天下事尚忍言哉!”

从京城到省会

开封所拥有的“四方所凑,天下之枢”的优越地势,使得从五代开始,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这几个封建王朝,以及金朝的晚期相继建都于此。元、明、清三代的开封虽然丢失了都城地位,但仍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河南省的省会。

“天下之中”的古都开封,缘何在近代丧失军事重要地位

清代河南政区

公元12、13世纪,金灭北宋与蒙古灭金时,攻防双方均在京城开封爆发激战。尤其是1232年,蒙古大将速不台迫令大批俘获的男女老幼背负柴草,填没城壕,铺平进攻道路。蒙古军在城外树起大批炮架(发石机),把百姓家里的门床等物做炮石,几百架炮,轮流开放,日夜不停。城里积石如山,城上的楼橹,合抱粗的木材,都被打得粉碎。但是汴京的城墙十分牢固,炮石击中之处,不过稍为凹进一点而已。蒙军使尽法宝,攻城整整十六昼夜,“内外死者以百万计”,仍然无法攻破开封城墙。金兵依据开封城墙坚固的城池死守一年有余,终因缺粮而降。

“天下之中”的古都开封,缘何在近代丧失军事重要地位

蒙古军攻打开封

至于明末,自从开封陷没之后,明廷在河南就再也没有一个强固的据点。千里中州的易手,使李自成起义军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地位,而明廷则由于咽喉被扼,腹心内溃,却处于半瘫痪状态了。有鉴于开封这样重要的战略地位,清朝建立后,不但继续以开封为河南省会,还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在开封了设立驻防八旗。其实开封的驻军尚不止满洲“八旗”,还有东蒙古(俗称左翼)、西蒙古(俗称右翼),合计共10旗,每旗80名马甲,200名步甲,20名匠役。有清一代,八旗兵作为清帝嫡系,一半驻防京师(北京),另一半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无事则拱卫控制,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有事则同仇敌忾,收干城腹心之用”。

近世之变

只不过,毋庸讳言,进入近代之后,虽然还是顶着河南省会的名头,开封的地位实际上每况愈下。在清代前期,从中国西北地区通向东南地区、从华北地区通向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各行省的干道在开封相交,使开封成为一个联结省内外的干道路网中心。但到了近代。随着京汉铁路的建造,中原地区最为重要的陆路交通节点却被郑州取而代之。由于忌惮开封段黄河频繁的决口,京汉铁路选择在郑州西北跨过黄河,如此一来,当京汉铁路之后开始筹建的陇海铁路全线通车后,贯通中国南北和东西最重要的两条铁路干道在郑州城市的相交,遂使其成为中原地区最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开封随之失去了其长期拥有的交通区位优势。

“天下之中”的古都开封,缘何在近代丧失军事重要地位

京广线取道郑州

这就意味着开封的重要性只能退居郑州之后——譬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第1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就设在郑州而不是开封。河南省会开封可以轻易放弃,但郑州却万万不能。由于郑州地处平汉、陇海两大交通线要冲,同时扼守着黄河天堑,是中原地区南下西进的门户和必经之地。途经郑州的平汉线作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全局抗战更是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军事物资、部队运输的重要南北通道,还是中原地区进出战时首都武汉的唯一现代化路径,而且,其中郑州至武汉之间的路段,更是当时中国军队在北方所能控制的唯一一条南北交通要道。

新中国建立之后,郑州后来居上已成定居,河南省会也迁往郑州,开封再也难于恢复昔日领冠全国的地位与繁华。所谓

“郑州是全国重点建设的现代工业城市,地理位置居于全省之中,又是交通枢纽,比较符合国家新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是事关全省人民利益的大事”。

不言而喻,此举进一步降低了失去交通枢纽地位后的开封尚存的政治重要性。与一千年前相比,中原第一城已经无可挽回地从开封转移到了西面的郑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