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元宵节晚会和春晚

 yqgdyqgd 2020-02-10


    看了元宵节晚会,着实让我很感动。几乎没有邀请几个“外人”,央视便凭着“自己人”的努力和独创,演出了一台特殊时期的正能量晚会。主办方本着“主角就是自己”的原则,他们坚持“关注疫情、正确引领”的主题,带动和鼓动着观众、听众一起感动并互动着。

由元宵节晚会想起了今年很是“被动”的春晚。我只是在家人看重播时瞟了几眼,觉得不少节目“又”不是演给“普罗大众”看的。它迎合并讨好的只是某一阶层的少数“人民群众”,不是“全体和综合”。

快十年了,春晚一直都在“年轻化和网络化”套近乎,离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包括很多已经懂事的孩子)的“爱好”越来越远。据说今春晚被话题明星全面制霸大量“网红、流量明星无孔不入地渗入到各类节目、分会场主会场……至少有四十位当年的话题明星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相关节目至少15个。要知道春晚总节目单里也只有38个节目。很多家庭成员对这类明星并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

当今时代,很多方面的事物都已是“物非人是”,不过好像春晚却还呈现着“物是人非”的格局——“春晚还在,人没了!”早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大都是针砭时弊、形式新颖,给人印象深刻不少“经典语录”一说一传就是好几年,有些甚至到现在还很“时髦”。遗憾或者可惜的是,语言类节目内容的“小众化”加上娱乐渠道的宽泛化,使得春晚再难打造出类似赵本山、陈佩斯这样全民认可、老少皆宜的喜剧笑星了。

如今的春晚早已“播什么流行什么”变成“流行什么播什么”。失了“主心骨”的春晚乱了阵脚,企图用明星模式拉近与观众距离,于是每年都有大量流量明星不断的刷脸,晚会变成少数明星与粉丝见面会。现在的所谓喜剧,内容上不用再担负“引领社会”责任。形式上多以眉来眼去,相互挑逗为主;语言上以南腔北调,插科打诨为主;更有只要在“声色上”不男不女就能收到奇效的怪现象。因为瞎编胡闹过于离奇,没有哪一个节目能像过去的那样激动人心,振聋发聩,为“全民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几年下来,春晚新的容易流动的年轻观众有减无增,而老的忠实的观众却没法再热爱她了!

我们在面对外界“诱惑”时,常会说一句话: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可失去自我。这么一个全国人民寄予厚望的春晚,不能只去照顾部分民众的情绪,只去迎合时尚潮流的需要,而失去了她“指导、带动、启发、引领、感染、鼓舞”大众的导向功能和作用。

面对病毒肆虐,元宵节晚会就好像一个“加油站”,给了全国人民以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以后春晚也好,其它大型公益活动也好,应该以此为鉴,一定要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正确的“办会”方针,坚持正能量宣传,而不是“看流量随风倒”,要时不时的提醒自己,“我是主角”!

        ——二〇二〇年二月九日星期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