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虹膜编辑部 奥斯卡颁奖礼刚刚结束。 恭喜《寄生虫》拿下最佳影片,创造历史! 获奖名单如下—— 最佳影片:寄生虫 最佳女主角:蕾妮·齐薇格 最佳女配角:劳拉·邓恩 最佳国际电影:寄生虫 最佳原创剧本:寄生虫 最佳剪辑:极速车王 最佳服装设计:小妇人 最佳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4 最佳原创歌曲:火箭人 最佳化妆设计:爆炸新闻 最佳音效剪辑:极速车王 最佳纪录短片:女孩的战地滑板课 最佳导演:奉俊昊 最佳男主角:华金·菲尼克斯 最佳男配角:布拉德·皮特 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 最佳改编剧本:乔乔的异想世界 最佳摄影:1917 最佳美术指导:好莱坞往事 最佳动画短片:发之恋 最佳原创配乐:小丑 最佳视觉效果:1917 最佳混音:1917 最佳真人短片:邻居的窗 拿下最佳影片的《寄生虫》让韩国电影创造了历史! 《寄生虫》作为韩国电影第一个金棕榈大奖,深得好莱坞的喜爱,不仅仅是在北美票房、口碑双收,从电影人到普通大众都赞不绝口。进入到颁奖季后,一举拿下了编剧工会和剪辑工会两个大奖,这也就是预示了它在奥斯卡上绝不止一个最佳国际电影。 《寄生虫》获最佳国际电影 它能获得颁奖季的关注,自然和韩国电影发展本身跟好莱坞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国电影算是好莱坞电影的正统嫡系弟子,当年那些去往好莱坞学习的韩国导演,成就了当今的韩国类型片,自然也注入了奉俊昊创作的骨血里。 所以《寄生虫》的脉络是好莱坞式的,这种好莱坞范式也并不仅仅体现在《寄生虫》中,它们早就贯穿在了奉俊昊历往的作品中。 奉俊昊在这部电影中体现出的类型化特征超越他以往所有作品,更具一种核心凝聚力,它们全都浓缩在一个家庭情节剧之中,而阶级问题恰好又符合了西方电影探讨议题,拿下最佳原创剧本奖也是理所当然。 《寄生虫》拿下最佳原创剧本奖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寄生虫》在这样的一个亚洲故事里,体现了惊人的世界性与融合性,它不再是那种贩卖奇观的亚洲电影,其实它已经并不那么东方,也不那么韩国了,《寄生虫》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被遮蔽的想象里。 所以,集大成者的《寄生虫》,成了改变历史的那一个。 总结之,《寄生虫》拿下最高奖,并不是它改变了奥斯卡,而是奥斯卡贯彻了自己一贯的主流判断。 从威尼斯夺得金狮后,《小丑》就成了颁奖季的重要选手,毕竟往前几届《爱乐之城》《水的形状》《罗马》《宠儿》都是从威尼斯而来,似乎在三大欧洲电影节里,奥斯卡的口味和威尼斯最为相近。 《小丑》最被大家看好的奖项,从一开始以来就是最佳男主角,它的反超英片叙事,为小丑立传的去神话意义,全都要建立在华金·菲尼克斯的演技上。 最终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也证明了这一点,华金·菲尼克斯的表演为小丑这个人物注入了真正的灵魂,也完完全全改造了影片在超英类型上的定义。
华金·菲尼克斯拿下最佳男主角 昆汀作为一个好莱坞主流的反叛者,从《无耻混蛋》开始就确立了一种有趣的与好莱坞主流截然相反的叙事路径。从颠覆真实的历史,一路走到《好莱坞往事》,他一直在试图推翻稳固的好莱坞叙事模式,无论是西部片还是新好莱坞的惨事,全都在昆汀的电影里得到了新的生命。 拿下最佳艺术指导的《好莱坞往事》,还代表了另一类在奥斯卡上颇受青睐的影片类型,那就是讲述好莱坞自家故事的「揭秘者」,这次同样参与竞争的《朱迪》也属于这一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昆汀其实是写了一部好莱坞外传,属于他自己视角的那种外传,但它始终不同于正史,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往事》止步于大奖的原因。 ![]() ![]() ![]() 《极速车王》比起此前的《极速风流》并不算上多好,这和它的贪心有关,又想要做哥俩好的故事,又要含沙射影吐槽汽车公司往事,战线铺得太宽就导致焦点不集中。克里斯蒂安·贝尔奉献了那么好的演出也没捞到表演类提名就是一个证明。 它更大的优势还是在技术类奖项上,但有《1917》压着,也捞不到太多好处,有最佳剪辑奖就已经算是得偿所愿了。 ![]() 《乔乔的异想世界》拿下最佳改编剧本奖 ![]() ![]() 回看这些年来的奥斯卡,有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奥斯卡似乎正在逐年被外国人「攻陷」,不管那些影片最终是否拿下最高奖,奥斯卡的确是在以一种容纳度来展现自己的世界性。 但不要被奥斯卡的宽容蒙蔽了,这套体系几乎在好莱坞诞生之初就被沿用,它们用最诱人的资本和机会呼唤着那些最好的创作者们来到自己这里,并最终为自己所用。 奥斯卡想要成为世界的,它首先要把世界收纳进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