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埃及人也曾幻想过,最后也付诸实现了,把尼罗河引入沙漠造地,让沙漠变绿州,最终失败了。 这让笔者想到了引藏水入疆工程,我们是不是也应吸取一下埃及失败的教训,不那么狂热,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我们该不该启动这么大的跨流域引水工程,相信我们中华民族是有智慧的,能够做出科学决策。 上图,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总长度6600多公里,流经埃及国家就有1500多公里,它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及附近地区,由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量非常丰富。它由南向北流动,穿过广袤的沙漠地区,注入地中海,冲积淤积了世界上闻名的尼罗河三角洲。 埃及地处尼罗河下游,尼罗河所经过的地区植被覆盖少,干草原、沙漠面积广阔,这些地区都会提供丰富的泥沙,所以含沙量很大。尽管河道也有摆动,由于河道宽阔,并不象我们黄河那样任性改道,相反这些泥沙淤积在河流两岸,活生生地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给埃及人造出了肥沃的土地,这是上帝送给埃及人的礼物。埃及100.2万平方公里国土,有96%为茫茫沙漠,全国98.5%的人口“挤居”在仅占全国面积4%的尼罗河流域。相比我们国家爱辉--腾冲线(胡焕庸线)的西北干旱地区,占我们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而中东部沿海地区,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足可以说明埃及人生活太委屈了,过着“蜗居”生活。 另一方面,人口在无节制地增长,上世纪之初人口才300万,1998年,埃及人口剧增到6300万。尽管埃及又开垦了大量的农田,但这些农田不断被侵占。目前,埃及人均耕地仅0.78亩。到2029年,埃及全国人口将达到1.23亿,若不尽快开拓新空间,埃及人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粮食安全问题成为悬在埃及人头上的利剑。 埃及人也一直在治沙填海开垦新的土地,但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土地开垦的速度,因此早在50年代埃及政府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占国土总面积37.6%的西部沙漠。经过专家勘察,表明这一地区有4725万亩的土地经治理后适合耕种,而这一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开发利用,对于埃及人来说这块地方将成为新的尼罗河谷。 1958年纳赛尔总统启动了开发西部沙漠的计划,他将这项工程正式命名为新河谷项目,计划用井水来灌溉农田。但很快纳赛尔意识到了这项工程的耗费远非当时刚刚立国的埃及所能承受,因此这个计划被放弃了。 但随着1971年阿斯旺大坝的建成,纳赛尔湖的蓄水量达1640亿立方米(5倍于三峡水库),相当于尼罗河两年的流量,这增添了埃及政府开发西部沙漠的信心和决心,最后确定了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引纳赛尔湖水,让西部沙漠变绿州,如上图。 1997年1月9日,埃及历史上最大的沙漠改造新河谷计划正式动工。为了保证工程按期完工并达到预期目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其中包括: 资金:吸引国际组织、阿拉伯和其他国家的有关机构对工程进行投资,世界银行、阿布扎比基金会已同意为该工程提供9亿多美元的贷款。沙特农业发展公司承建了新河谷1号支渠工程,挪威、英国和日本等国承担了造价达4.4亿美元的扬水站建设工程。科威特和沙特的发展基金会也都表示提供资金。 免税:埃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在新河谷地区进行生产的国内外公司企业,可享受20年的免税。 造势:国家领导人亲自关注工程,设立由公共工程和水资源、农业、国防、电力和能源、工业、农村发展等部组成的图什卡工程部长委员会,负责制定施工计划、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调动各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工程建设献计献策。 宣传:计划完工后将提供数百万个工作机会,将有助于吸收每年成千上万的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转移埃及近20%的人口。 上图是实施新河谷计划之后,西部沙漠地区图什卡湖群变化的卫星图片,从1987年至2000年引尼罗河水之后的湖水面积增大,到2007年湖泊正在萎缩,2013年几乎又回到从前。为什么新河谷计划失败了呢? 首先,新河谷计划采用的动力引水,这无疑提高了用水成本,加之沿用了最古老的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来进行农耕生产,沙漠地区蒸发旺盛,就得要不停地灌溉压碱压盐,防止土地盐碱化,势必造成用水量大增,单位面积上农产品产值所消耗的用水成本再次攀升,相当于在用我们的“农夫山泉”灌溉,农场主根本没有了盈利空间,谁还会有后续投资。 其次,埃及只处于尼罗河下游,而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上游埃塞俄比亚高原及附近地区,近几十年来,不仅是埃及人口增长,用水出现危机,上游的非洲各国人口也在高速增长,也在消耗更多的水,他们在上游修建水库,拦河大坝,相应减少了下游流量,这无疑卡住了埃及人脖子,从长远来看,新河谷计划未来可能面临无水可调的局面,各国之间因为水的纠纷矛盾重重,战争一触即发。 第三,新河谷总投资高达865亿美元,预计20年内完工。相比而言,我国三峡工程总投资才260亿美元,面对人口不到1亿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地处自然环境这么恶劣的沙漠地区,国民经济生产撑不起这么大的工程消耗。 第四,这里政治动荡不安,处于和苏丹、利比亚相邻的边境地带,安全问题堪忧,发生过多起恐袭事件,更使外资望而却步。此外还与埃及政府管理,出现工程腐败问题有关。 埃及新河谷计划远比我们引藏水疆来得接地气,毕竟引水距离近在咫尺(直线距离134公里),相当于在尼罗河边开凿了一条运河,比我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还小,而我们的引藏水入疆长达3000多公里,跨整个中国,引水去塔克拉玛干沙漠,有着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也不合时宜。 改造沙漠,让沙漠变绿州,仅靠我们人类的引水,是难以实现了,只有气候的改变,才能让沙漠消失,改了天才能换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