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规范标准编制起草工作----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主讲严罗美辅导提纲1、GB/ 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颁布背景2、国外有关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情况3、GB/T1.1-2009的结构和标准的基本概念 及基本原则4、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5、标准中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6、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7、标准中资料性补充要素的编写 8、标准中条文的注、脚注、图注、表注等其它要素的编写9、标准的其它规则10、如何采用国际标准11、关于强制性标准问题12、辅导讲义 的编写说明1.GB/T1.1-2009的颁布背景GB1.1-1987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1.2-19 88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出版印刷的规定GB1.3-1987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规定GB1.4-1988标准 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GB1.5-1988标准化工作导则符号、代号标准编写规定GB1.6-1988标准 化工作导则术语标准编写规定GB1.7-1988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包装标准编写规定GB1.8-1989标准化工作导则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编写规定GB7026-1986标准化工作导则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编写规定GB/T13494-1992食 品标准编写规定四十二年的发展历程1958年12月,国家标准局发布《编写国家标准草案暂行办法》内容简单、所作的一些规定较粗略1 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GB1.1-1981《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GB1.1-1981对标准技术内容 的规定非常笼统,而且基本上是对产品标准技术内容的规定,因而具有局限性。1987年以来,为适应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家标准局陆续发 布了一系列“标准编写规定”的国家标准。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出台,符合当时国情。1.GB/T1.1-2009的颁布背景四十二年 的发展历程1992年起,国家技术监督局开始组织修订GB/T1号标准,先后发布了如右许多标准。GB/T1.1-1993虽然力 求全面采用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内容,但在某些方面仍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和解释标准,所以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精 神并没有得到全面正确的采用。★2000年12月20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为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该标准的实施日期为2001年6月1日。2009年6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发布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该标准的实施日期为2010年1月1日。(代替GB /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 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2部分:标准出版印刷的规定GB/ 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GB/T1.6-1997标 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6部分:术语标准编写规定GB/T1.22-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单元: 标准内容的确定方法第22部分:引用标准的规定这期间,其它如GB/1.4、GB/T1.5、GB/T1.7、GB/T1.8、GB/ T7026等也准备陆续修订.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2.国外有关标准化工作 导则标准情况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发布了BS0号标准,该标准共有三个部分:BS0-1:1997标准的第1部分:对文本 、目标和一般原则的指南。BS0-2:1997标准的第2部分:委员会程序的建议。BS0-3:1997标准的第3部分:结构 、起草和表述规范。国外有关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情况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德国发布了DIN820,该标准分为多个部分,并形 成开放的结构,凡与标准化基本原则有关的标准都纳入DIN820。国外有关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情况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法国有关 标准情况如下:NFX00-001:1993法国标准——起草和有述规则——导则NFX00-003:1996法规中引用 标准——引用的类型和强制性标准的列表NFT01-002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程序NFT01-005化学分析方法的标 准程序——气相色谱测定法NFT01-033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程序——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NFT01-042化学分 析方法的标准程序——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国外有关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情况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日本发布了JISZ8301: 1996日本工业标准的起草和表述规则。该标准于1951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54年、1957年、1961年、1966年、1 973年、1982年、1990年、1996年修订。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目次前言引言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总则结构起草编排格式幅面资料性附录规范性附录……标准的结构标准要素1.资料性要素:资料性概述要 素资料性补充要素2.规范性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要素规范性一般规范性技术要素资料性补 充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3.GB/T1.1-2009的结构和标准的基本概念及原则了解GB/T1.1-2009的结构帮助理解 标准内容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标准的结构不能发生变化标准的层次极其编号示例部分××××.1章5条5.1条 5.1.1段[无编号]列项列项符号;字母符号a)、b)和下一层次的数字符号1)、2)附录附录A注意区分 标准结构中规范性和资料性的不同在GB/T1.1-2009中,突出强调要区分“规范性(normative)”和“资料性(inf ormative)”的不同。规范性:就是如要声称符合标准就必须遵守的;资料性:就是提供的一些辅助的信息。为此,整个标准都围绕 着必须遵守还是仅提供一些信息这样一个基本思想。3.GB/T1.1-2009的结构和标准的基本概念及原则基本概念1)标准(stan dard)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 个公认机构批准。注: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根据WTO的有关规定和国际惯例,标准是 自愿性的,而法规或合同是强制性的,标准的内容只有通过法规或合同的引用才能强制执行。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属于技术法规的范畴,其范围与W TO规定的技术法规的五个方面,即“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基本一致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而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总数85%以上的推荐性标准则与国际上的自愿性标准是一致的。推荐性标准并不要求有关各方 遵守该标准。但在下列情况下推荐性标准则应执行:——被法规、规章所引用;——被合同、协议所引用;——被使用者声明其产品符合某项标准。 基本概念WTO/TBT协定关于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的定义技术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 定在内的文件。该文件还可包括或专门关于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标准经公认机构批准的、 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还可包括或专门关于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 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合格评定程序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的程序。基 本概念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比较技术法规标准法律属性强制性 自愿性执行保障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制定主体政府部门或立法机构所涉领 域的技术专家发布主体政府部门或立法机构标准化机构体例法律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技术性文件罚则不符 合不准进入市场不符某项标准可进入执法部门负责市场,消费者决定取舍时效性随时 制定,随时取消有效期内持续有效针对性可针对单一产品所涉领域具有普适性单一品种制定对 贸易影响大于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及技术法规的作用基本概念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比较标准国际上85%以上是 自愿的,以前,我国搬苏联的,100%强制,实际上100%不强制。现在,我国国家标准20000多个,其中强制性标准3000个左右。 TBT中的标准指自愿性的标准。自愿性标准一旦被法规引用,便带有强制性。技术法规有人说,中国没有技术法规,有人说,中国的技术法 规就是强制性标准。都不正确。中国有大量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检定规程、部委办局令等都是技术法规,如:产品质量法,计量法,锅炉压 力容器管理办法等58个规定,计量器具进口的检定要求等18个。我国3000个强制性标准就是技术法规。基本概念2)规范性要素(nor mativeelements)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素,分为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标准的名称、范围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为规范性一般要素;标准中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规范性附录等为规范性技术要素。基本概念3)资料性要素(inform ativeelements)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信息的要素,分为概述要素和补充要素。概述要素,是表示标准,介 绍其内容、背景、制定情况及该标准与其他标准关系的要素,即标准的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等;补充要素,是提供附加信息,以帮助理解和使 用标准的要素,即标准的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和索引等。基本概念4)必备要素(requiredelements)5)可选要素(op tionalelements)在标准中必须存在的要素,标准的封面、前言、名称、范围为标准的必备要素。在标准中不是必须存在的 要素,其存在与否视标准条款的具体需求而定。除上面四个必备要素以外,标准中其余要素都为可选要素。基本概念陈述:表达信息的条款;指示: 表达应执行的行动的条款;推荐:表达建议或指导的条款;要求:表达应遵守的准则的条款。6)条款(provision)规范性文 件内容的表述方式,一般采取陈述、指示、推荐或要求等形式。7)条文(text)标准章、条中的文字8)最新技术水平(state oftheart)在一定时期内,产品、过程和服务等技术能力的发展程度,根据相关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进行判定。基本原 则标准所规定的条款应明确而无歧义,且:——在其范围所规定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清楚、准确、相互协调;——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 平;——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要求统一性标准间的协调性不同语种版本的等效性适用性计划性 采用国际标准基本原则统一性是标准编写及表达方式的最基本的要求,统一性强调的是内部的统一,即一项标准内部或一系列相关标准内部的统 一:——标准结构的统一;——文体的统一;——术语的统一。要求统一性标准间的协调性不同语种版本的等效性适用性计划性采用国际标准基本原 则协调性是标准之间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所有标准的整体协调”,各种标准之间只有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才能充分发挥标准系统的功能, 获得良好的系统效应。——每项标准应遵循现有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对于特定技术领域······要求统一性标准间的协调性不同语种版本 的等效性适用性计划性采用国际标准基本原则为便于国际交往和对外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出版我国标准的英文版已是必然的趋势 。在将我国标准作为国际标准提案时,还应按ISO/IEC导则规定的起草规则编写标准的英文版;另外,还可能出版我国标准的各少数民族语 种的版本。要求统一性标准间的协调性不同语种版本的等效性适用性计划性采用国际标准基本原则适用性强调两方面的内容:1)标准的内容 应便于实施。所制定的标准的每个条款应考虑可操作性,便于实施,如标准中有些内容拟用于认证,应编为单独的章、条,或单独的部分。2)标 准的内容应易于被其他文件所引用。如被引用的可能性大,则应考虑使用带标识的列项,段则考虑改为条。要求统一性标准间的协调性不同语种版本 的等效性适用性(可操作性)计划性采用国际标准基本原则为保证一项标准或一系列标准的及时发布,在制定标准时应遵守标准制定程序。制定 标准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文件,例如: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管理办法等。另外我国还发布了GB/ T1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其代码》。另外,在具体起草标准之前,应首先确定标准预计的结构和内在关系,尤其 应考虑内容的划分。如果标准分为多个部分,则应列出预计的各部分名称。从标准制定工作的开始到随后的所有阶段均应遵守GB/T1.1和G B/T1的其它部分所规定的规则。要求统一性标准间的协调性不同语种版本的等效性适用性计划性采用国际标准基本原则要求统一性标准间的协 调性不同语种版本的等效性适用性计划性采用国际标准当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时,首先应按照GB/T1.1的规定编制我国标准。对于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标准文本,其结构应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一致。另外,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过程中,还有许多其它应遵守的规则,在G B/T20000.2中作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4.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封面(示例1)4、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 封面(示例2)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封面(必备要素)1、封面是必备要素;2、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行业标准共58;3、标准编号由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年号组成;4、2000版要求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在封面标识,简化了首页的格式;5、IC S号企业标准可以不编;6、除国家标准外,要编备案号;7、只有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用双编号;8、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有英文名称;9、与国 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按GB/T20000.2执行,今后,一致性程度分为:等同:IDT修改:MOD非等效:NEQ10、企业标 准:应是法定代表人签字发布而不是标准化管理部门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封面(必备要素)标准的类别标准的标志ICS分类号中标分类标准 编号代替标准编号备案号中文名称(三段式)英文名称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情况表达发布、实施日期发布部门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目次(可选要 素)目次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前言引言章的编号、标题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且只能列带有标题的条)附录编号、附录性质、标题附录章 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附录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参考文献索引图的编号、图题(需要时列,且只能列带有图题的图)表的编号、表题( 需要时列,且只能列带有表题的表)采用国际标准情况的说明具体方法按GB/T20000.2的规定代替先前版本并不意味着先前版本的作 废。先前版本在下述情况可继续使用:1)其他标准中已经引用的先前版本;2)合同或协议中已经引用的先前版本;3)新签定的合同或协议经双 方商定同意使用先前版本。任何情况下都鼓励使用标准最新版本废除标准不能随便写只有等同采标且在必要时保留其前言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 写前言(必备要素)每项标准均应有前言;前言不应包含要求、图和表;前言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组成;特定部分1)说明标准的结构2) 说明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3)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4)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的重大技术变化5)说明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 关系6)说明标准附录的性质特定部分基本部分(见标准,视情况依此给出信息)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引言(可选要素)章(0章)不编号, 条可编0.1,0.2,……引言不应含要求可写下列信息:促使编制该标准的原因、目的及作用等;有关标准技术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可 有表、图、公式、脚注尽量不要多写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引言的写法直接将国际标准的引言转化为我国标准的引言注:GB/T1.1-2009 增加了标准涉及专利的相关说明5.标准中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名称(必备要素)标准名称的基本要求要尽量简练,应明确表示出 主题,能与其他标准的主题易区分标准名称的构成三段式: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和补充要素标准名称的命名原则任何情况下,主体要素不 能省略。而引导要素、补充要素视情况定起草标准名称的注意事项不能无意中扩大标准的范围不能无意中限制标准的范围避免产生歧义 标准名称中不能含“标准”、“试行”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范围(必备要素)不含要求;格式、标述规范化;不要任意扩大范围。 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的概念和作用规范性引用的文件是一定要执行的注日期及不注日期区别当引用的文件 将来发生变化(如被修订),也能被接受时,则在文件的名称后面不注日期;引用的是其他文件的特定章、条、图、表时,要注日期引用文件的 顺序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国际标准、国际有关文件对导语的理解1)注日期引用,其后发布的修 改单或修订版(除勘误表)均不适用本标准?2)被引用的文件被修订后,如无公告其废止,原文件仍有效3)对注日期引用的文件也鼓励应 用方研究并考虑使用最新版本4)不注日期引用,其所有修改单及最新版本均适用本标准5)引用文件所列出的不仅仅是标准,还包括其他文件 6)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所列文件中的条款成为本标准的条款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标准草案问题我国标准在批准时才给予标准编号。因 此,在我国标准中,不允许引用我国正在起草的标准各阶段的草案。国际标准中允许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国际标准的询问或最终草案。因此在采 用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时,如果所采用的国际标准引用了有关国际标准草案,则我国标准可引用这些询问或最终草案。此时,如注日期引用,则在 标准顺序号后用一个破折号代替年号,但应在破折号后给出一个注有“将要出版”的脚注,并给出完整的名称;不注日期引用,不给出破折号。采标 程度的标识以GB/T20000.2中的8.3的规定为准,四部分引用后的强制性问题全文强制或条文强制的条款中规范性引用了推荐 性标准的内容,则被引用的推荐性标准的具体内容构成了强制执行内容的一部分;推荐性标准引用了强制性标准中应强制执行的内容,则强制性 标准的内容仍然应强制执行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6、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术语和定义(可选要素)加导语定义中不应含要求普通词汇 不必给出定义,术语应有特定含义不宜出现俗称、商标名称在同一领域的标准中的术语应一致与基础标准术语不矛盾,尽量少重复(如果在相关标 准已能找到,就不一定写)仅限于对本标准进行定义符合定义要求(精炼、准确、不同语反复、不循环定义)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符号和缩略语 (可选要素)数量不多时可与术语列在一起一般情况下,按标准规定顺序排列可统一列,也可分开列(尽量方便读者,不要前后翻来翻去)?缩略语 应被普遍认同,不能产生歧义符号、图形符号及标志标准的起草和编写要求已将原GB/T20001.2内容整合在现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 写要求(可选要素)虽是可选要素,但是标准的核心内容对每个要求均应规定相应的试验方法在技术要求中尽量用数值定量表示无法测量的指 标不应规定;无法测量还可理解成不符合实际,即虽然能够测量,但费用过高、时间过长,当对产品具有破坏性也应注意其合理性。要避免用“足 够牢固”、“具有一定强度”之类的词语。对于光泽等不能用定量表示的内容可采取提供实物标样作为鉴定基础的方式。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要 求(可选要素)当标准中只列出特性,而不规定特性值时,也应规定相应的测量方法例如,某食品标准中规定应标明食品的保质期,保质期的具体 数值是根据包装等具体情况由生产企业结合国家规定确定,但标准应提供方法对其进行验证。又如,一种热带水果的指标,由于气候、土壤等原因 没法定,指标值由供需双方协商定,则在标准中要规定测量方法,否则,容易变成都由供方定。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要求(可选要素)不应包含 有关索赔、担保、费用结算、价格等非技术性内容在技术要求中尽量用数值定量表示例如,亚麻的性能价格比为:优等品100%、一等品80% 、合格品60%,若以标准的形式规定如一等品的价格为80元则优等品为100元就不妥。要避免用“足够牢固”、“具有一定强度”之类的词 语。对于光泽等不能用定量表示的内容可采取提供实物标样作为鉴定基础的方式。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抽样(可选要素)生产中可以用多种 方式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如生产过程的全过程控制,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等等。抽样是监督、检验产品是否达到预期要求的一种有效方法。市场经 济条件下,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荐性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将更多地与合同紧密结合。 产品标准中可以将成熟的实用的抽样内容列入标准,以此为依据检验产品质量,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总体抽样原则1) 所抽样品应具有一定代表性;2)对可能具有某种严重后果的特性,尽可能不采取抽样的方法而采用全检;3)对同一个产品而言,某些特性 可能需要全检,某些特性可能采用抽样比较合理。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抽样(可选要素)编写中要注意的问题1)抽样规定要符合实 际,不能降低质量;有些企业连“百分比抽样”都没有做到,这不行2)随即抽样应注意从各个部分抽,保证样品能代表产品的真实性; 3)对易挥发或易变质的样品,还应规定样品贮存容器、保管条件和保存期限等内容;4)抽样要素在一项标准中可以独立成章,亦可与试验方法 要素合并成一章。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试验方法(可选要素)试验方法要素的标准类型作为一项标准的独立一章;(产品标准中的试验方法 多采用此种方式)作为一项标准的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适用推荐的试验方法)作为一项标准的单独部分;(符合GB/T1.1-2 000中列出的特殊情况)作为单独的一项标准;(试验方法有可能被其他标准引用时)并入要求要素一章中(试验方法内容较简单时)。 试验方法(可选要素)编写结构及顺序原理;试剂或材料;装置;试样和试件的制备和保存;程序;结果的表述(含计算方法、测试方法的精密 度等);试验报告。化学分析方法按GB/T20001.4-2001编写,其他试验方法也可参考之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规范性技术要素 的编写试验方法(可选要素)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试验方法与要求试验方法只是给出技术要求中的产品特性的测试方法,为判定产品是否合 格提供依据,但不能对产品是否合格做出判断。试验方法只能得出具体数据,至于该产品是否合格,应根据所得数据及要求中的规定等由判定规则进 行判定。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试验方法(可选要素)试验方法与要求原则上,对一项要求只规定一种试验或测量方法,且试验或测量方法 具有再现性;在规定试验(测量)用仪器、设备时,一般不应规定制造厂或其商标名,只需规定其应有的精度和性能要求,并在规定的有效检定周期 内。标准中规定的计量器具应具有可溯源性;应注意试验方法的通用性,在已有同类试验方法标准时,应尽量引用,不必重写;用作比对试验的标准 物质或标样,应对其取得、检定和保存方法作出明确规定,必要时,还可规定标样的其他要求;试验结果数值应与技术要求量值的有效位数一致。标 题名字可根据实际情况改为更确切,如“测试方法”、“型试试验”.规范性附录(可选要素)规范性附录是标准中规范性要素的一 个组成部分,与标准正文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给出的是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在使用该标准时,这些条款应被同时使用。规范性附录的设 置,目的在于对标准的某些条款作进一步的说明、补充和细化。这样可使标准结构合理、脉络分明、层次清楚而且主题更加突出。规范性技术要素的 编写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规范性附录(可选要素)附录性质的明确:1)通过条文中提及时的措辞方式;按附录A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 验;遵照附录C的规定;附录D给出了。。。规则;。。。的编写细则见附录B;2)在标准前言中陈述附录的性质;在标准前言中的特定部分, 应明确哪些附录是规范性附录,哪些附录是资料性附录;在前言叙述中,规范性附录应排在资料性附录之前。规范性附录(可选要素)附 录性质的明确:3)在标准目次中标明附录的性质;在目次中列出附录时,应在附录编号后的括号中标明其性质(规范性、资料性);在目次中 附录排序时,应按标准中附录出现的先后顺序,遵从附录A、附录B、附录C。。。的顺序编排。4)在附录编号下标明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 资料性附录(可选要素)资料性附录中给出的是对于使用者理解标准或使用标准能够起到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在这类信息中不应包含有为符合 标准规定的要求而应遵守的“条款”。资料性附录仅限于提供一些参考的资料,通常只提供如下信息和情况:标准中的重要规定的依据和对专门技 术问题的介绍;标准中某些条文的参考性资料;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等7.标准中资料性补充要素的编写资料性补充要素的编写资料性附录(可 选要素)附录性质的明确:条文中提及时的措辞方式,如“参见附录B”;前言中的陈述;在标准目次中标明附录的性质;在附录编号下标明参考 文献(可选要素)不作为附录;置于附录后,索引前;符合GB/T7714对各类文后参考文献标注的规则索引(可选要素)置于最后,不 是附录;有必要时才列;宜自动生成有多少种注?含不含要求?置于何处?注(可选要素)条文的注和示例只给出对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 用的附加信息不含要求;应置于所涉及的章、条或段的下面;应避免用陈述、指示、推荐和要求等条款表述;不能对全文的条文的注和示例进行连续 编号,应每页自行编号。8.标准中条文的注、脚注、图注、表注等其他要素的编写其他要素的编写注(可选要素)条文的脚注用来对 条文中某些词或句子加以解释,提供附加信息不含要求;尽量少用;置于相关页面的左下方;不应加入要求性条款;应采取全文连续编号的方式标注 。其他要素的编写注(可选要素)图注不含要求;置于图题之上及图的脚注之前;有关图的内容的任何要求应作为条文、图的脚注或图 和图题之间的段给出;每幅图的图注应单独编号。图的脚注图的脚注可以含要求;置于图题之上,并紧跟图注;每图从a开始形成顺序单独编 号;在图中需注释的位置作标示。其他要素的编写注(可选要素)表注不含要求;置于有关表中,位于表的脚注之前;有关表的内容 的任何要求应作为条文、表的脚注或表中的段给出;每个表的表注应单独编号。表的脚注表的脚注可以含要求;置于表中,并紧跟表注; 每表从a开始形成顺序单独编号;在表中需注释的位置作标示。其他要素的编写图表(可选要素)是否加图表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理解标准;图 表只一个层次,不再细分;适当注意字符、字体(主要编辑负责);注意图中零部件编排规定(GB/T4458.2);表头单位表示方法;条 款表述所用的助动词基本按附录E的规定;要符合汉语习惯;推荐性标准也有要求,但与强制性标准有区别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不能使用第一栏的表 达形式时,才可使用第二栏给出的等效表达形式9.标准中的其他规则全称、简称、缩略语、商品名的使用规范使用组织机构名称;缩略语使用要 慎重;标准中涉及产品名称时,不应使用商品名;如,惠氏奶粉,冠生园蜂蜜等标准中的其他规则引用引用标准本身形式;(不注日期)引用条 文形式;引用图表的形式;引用其他文件形式;(注日期,不注日期;规范性,资料性)标准中的其他规则数和数值、量、单位、符号、 数学公式、尺寸和公差、规范字和标点符号、标准的终结线参照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标准中的其他规则10.如何采用 国际标准根据《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从1994年开始在全国推行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 截止到2000年,全国累计完成采标标志10239项,这项工作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并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一些申请了采标标志的企业,已 在产品上使用了采标标志。截止到GB/T1.1-2009颁布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国家标准20000余项,行业标准(备案的)3 2000多项,地方标准(备案的)11000多项,企业标准(备案的)88万多项。在20000余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 准的有约10000余项,采用率为50.5%。现有ISO、IEC标准18970项,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8000余项,转化率为42% 左右。到2008年底,对国际标准的采标率已达70%以上,其中大都为行业(SN)标准.如何采用国际标准AGREEMENTO NTECHNICALBARRIERSTOTRADEWTO/TBT协定是WTO的29个独立协定的法律文本之一,它规 定WTO成员必须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WTO/TBT的基本原则最小贸易限制原则非歧视 原则协调原则等效和相互承认原则透明度原则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对待原则目标:通过技术性措施的协调一致,抑制或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 措施:采纳国际标准是协调技术性措施最简便、最有效的办法义务:使用国际指南作为合格评定的基础;使用国际标准制定技术法规;各成员制定 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国家标准如何采用国际标准WTO/TBT的基本原则最小贸易限制原则非歧视原则协调原则等效和相互承认原则透明度原 则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对待原则鼓励各成员采用国际标准的实质性条款2.5条:只要出于合法目标之一并按照有关国际标准制定、采纳和实 施的技术法规,即均应做出来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障碍的可予驳回的推定。例:在2000年2、5、10月的TBT委员会会议上,欧盟代表指 责日本有关渔船发动机贸易的法规岐视外国制造的船用发动机。欧盟代表指出,日本关于渔船发动机的法规与有关的IEC标准不一致,这是由于它 是以发动机的排量而不是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基础。因此,发动机的进口受到了不必要的限制,因为该法规鼓励其国内制造商按照与国际标准不一致 的特别要求生产发动机。结果,日本成立研究小组,拟更改该法规。如何采用国际标准WTO/TBT的基本原则最小贸易限制原则非歧视原则协 调原则等效和相互承认原则透明度原则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对待原则对国际标准的认知第一层次ISO、IEC标准其他国际组织的标 准,CAC、ITU第二层次区域性标准化组织的标准CEN、CENELEC第三层次被许多国家经常使用的标准ASTM、 AOAC第四层次发达国家的标准:BS、DIN?如何采用国际标准国际一级标准化机构(约50个)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 TU:国际电信联盟IEC:国际电工委员会CAC: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CCSDS:航天数据系统咨询委员 会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CIB:国际建筑物研究和创新理事会IWTO:国际毛纺组织CIE:国际照明委员会WHO:世界卫生组织 ?CIMAC:国际内燃机理事会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FDI:世界牙科联合会ILO:国际劳工组织FID:国际信息和文献联 合会?OIML:法制计量组织?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WCO:世界海关组织?ICAO:国际民航组织UNESCO: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WMO:世界气象组织国际一级标准化机构(约50个)续前表BIPM:国际计量局?ICID:国际排灌委员会BIS FA: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U: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DF:国际制酪业联合会?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FLA:国际图书馆协会与学会OIE:国际兽医防治局?IGU:国际天然气联合会IIR:国际制冷学会I MO:国际海事组织ISTA:国际种子测试协会?IUPAC: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CC:国际谷物科学和技术协会? TraFIX:信息交换贸易促进会?UIC:国际铁路联盟RILEM:国际原料和结构测试研究实验室联盟UN/CEFACT:联合国 /管理、商业和运输程序及操作简易中心如何采用国际标准地区一级标准化机构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标准?欧洲电工委员会:CEN ELCE 欧洲电讯标准学会:ETSI太平洋地区标准会议:PASC(美、日、澳、加为首不制定标准,抗衡CEN,推行ISO)?阿拉 伯工业发展和采矿组织:AIDMO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AROS泛美标准委员会:COPANT东盟标准和质量咨询委员会:ACCSQ联合国 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如何采用国际标准标准制定的七个阶段(GB/T16733-1997)第0阶段:预阶段(Prel iminarystage)提出新工作项目建议第1阶段:立项阶段(Proposalstage)提出新工作项目第2阶段 :起草阶段(Preparationstage)提出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第3阶段:征求意见阶段(Committeestage) 提出标准草案送审稿第4阶段:审查阶段:(Votingstage)提出标准草案报批稿第5阶段:批准阶段(Approval stage)提供标准出版稿第6阶段:出版阶段(Publicationstage)提供标准出版物制定国际标准的周期一般是3 -7年如何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标准的快速程序A程序:正常程序(七个阶段);B程序:省略起草阶段;C程序:省略起草和征求意 见阶段。等同采用国际标准:B程序;现行标准修订:C程序;现行行业标准转国家标准:C程序。如何采用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 根据GB/T20000.2-2009总则的规定,当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等同或仅对国际标准做了某些修改可以认为该国家标准采用了国 际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分为三种:1)等同identical(IDT)原:等同(idt)2)修改modified (MOD)原:等效(eqv)非等效(neq)3)非等效notequivalent(NEQ)注:“非等效”程度不属于采 用国际标准如何采用国际标准少量编辑性修改包括:——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对印刷错误的改正或页码变化;——从多 语种出版的国际标准的版本中删除一种或几种语言文本;——把国际标准的技术勘误或修改单并入文本中;——为了与现有的系列国家标准一致而改 变标准名称;——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增加资料性要素(例如资料性附录,这样的附录不应变更、增加或删除国际标准的规定) ;典型的资料性内容包括对标准使用者的建议、培训指南或推荐的表格或报告;——删除国际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素(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 );——如果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制,为了提供参考,增加单位换算的内容。一致性程度1)等同identical(IDT)国家 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方面完全相同;或者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可以包含如右规定少量的编辑性修改;“ 反之亦然原则”适用。如何采用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2)修改modified(MOD)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允许存在技术性差异 ,这些差异应清楚的标明并给出解释;国家标准在结构上与国际标准对应;只有在不影响对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内容和结构进行比较的情况下, 才允许对文本结构进行修改;“修改(MOD)”标准还包括“等同”条件下的编辑性修改;“反之亦然原则”不适用。注:一个国家标准应 尽可能仅采用一个国际标准如何采用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3)非等效notequivalent(NEQ)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 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同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被清楚的标识;“非等效”还包括在国家标准中只保留了少量或不重要的国际标准条款 的情况;非等效程度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如何采用国际标准差异表示方法1)前言中说明;2)编一个附录,并在有差异的段右面 划“︱”;3)按修改单和勘误表修改后,正文右面划“‖”。如何采用国际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时如何处理引用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制 定我国标准时,往往在国际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了大量引用文件,这时,标准起草者应:——查对是否我国有对应的文件;—— 收集我国全部对应文件;——认真核对我国的对应文件的有效性,这些文件是否已被新版本代替,如有新版本,则使用新版本;——核对国际 标准中所引用文件的具体章、条与我国对应文件中相应章、条的一致性,如不一致,做相应调整;——如我国对应文件与国际文件一致性程度为 非等效,则应确定这些对应文件是否适宜替换相应的国际文件;如不适宜,应经认真研究后引用原国际文件,要慎重;——如我国没有适宜 的文件可替换对应的国际文件,而国际文件又适用,则可引用原国际文件。如何采用国际标准标识在哪里?怎么标识?一致性程度标识( GB/T20000.2-2009之8.3)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在标准中应标识在:——标准封面上的国家标准英文名称的下面;——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所列标准一览表中与国际标准有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名称后面;——有关“附录”所列标准一览表中与国际标准有 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名称后面;——“参考文献”所列标准一览表中与国际标准有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名称后面;在文中引用与国际标准有对应 关系的国家标准时只使用国家标准编号。标识一致性程度应按8.2的规定,在国家标准名称下面(封面上)或后面标识与国家标准对应的国际标 准编号、该国际标准英文名称(仅在国家标准的英文名称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名称不一致时才标出)和一致性程度代号,并用圆括号括起。《标准 化法》规定第七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 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 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第十四条“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 愿采用”11.关于强制性标准问题《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第十八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一)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二)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 、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四)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 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五)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六)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标准;(七)互换配合标准;( 八)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目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强制 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 域内是强制性标准。关于强制性标准问题《关于强制性标准实行条文强制的若干规定》在具体的执行中,对标准性质的划分存在强制性标 准范围过宽、强制内容不仅合理的问题。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颁发了《关于强制性标准实行条文强制的若干规定》(标发200 0第36号)的通知,规定强制性内容的范围为:a、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b、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c、产品及产 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电磁兼容等技术要求;d、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 建设的其他要求;e、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f、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g、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 h、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关于强制性标准问题《关于强制性标准实行条文强制的若干规定》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可分 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1)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全文强制形式;(2)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 制形式。强制性标准的表达形式:(1)对于全文强制形式的标准在“前言”的第一段以黑体字写明:“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2)对于条文强制形式的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前言”的第一段以黑体字并采用下列方式之一写明:当标准中强制性条文比推荐性条文多时 ,写明:“本标准的第×章、第×条、第×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当标准中强制性条文比推荐性条文少时,写明:“本 标准的第×章、第×条、第×条······为强制性的,其余推荐为性的。”当标准中强制性条文与推荐性条文在数量上大致相同时,写明:“ 本标准的第×章、第×条、第×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注意标准中的同一个条中不应同时出现强制性内容和推荐性 内容。关于强制性标准问题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12月20日颁布了修订后的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并于2001年6月1日起实施。GB/T1.1-2000在我国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 作用。2004年GB/T1.依据的主要国际文件ISO/IEC导则修订出版了第5版,为适应我国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需要,解决在标准应 用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进一步与ISO/IEC导则和指南体系相协调,促进进出口贸易与国际间技术标准交流,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起开 始了组织修订GB/T1.1-2000的起草编制工作,于2008年6月完成了报批稿,2009年6月正式批准发布,将于2010年1月 实施。12.辅导讲义编写说明辅导讲义编写说明本辅导讲义根据国家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通过了解标准修订起草中征求 意见和送审的过程情况和系统学习研究GB/T1.1-2009和GB/T20000.2-2009标准的体会,以及遵照标准化工作有关 法规的规定,结合大家在实际编制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对原来撰写的GB/T1.1-2000辅导讲义进行了改编,由于时间仓促,许多方面 还不够完善,对新旧标准换版的主要技术内容变化还没来得及全部纳入。谨此,希望能通过粗浅的体会和对标准化工作导则的初步学习宣贯,对各相 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和刚刚踏上“科技兴检”大路的年轻有为的朋友们能有所帮助,在实际工作中能进一步了解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并严格按照标准编 写的基本要求,规范标准编制起草工作,提高对各类标准的编制水平,使我院的科研制标工作更上一层楼。科研制标是一项严肃的严谨的艰苦的工 作,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希望能用这句话与各位共勉.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攀登新的科学高峰,为科研制标工作创造新的业 绩!谢谢大家!结束语这个问题一定要讲清标准布局涉及标准体系1、系列标准的要领发生了恶化以前:1.1、1.2、1.3、 1.4……叫系列标准现在,GB/T1.1、1.2、1.3叫做,GB/1的各个部分GB/1.1不称本标准,只称本部分相关的标准合 在一起,叫做系列标准GB/T1、GB/T2000、GB/T2001类似于9000系列,9001、9002、900414000系列, 18000系列要统一认识,要理解标准上的自我称谓经统一,要弄清?用新的概念高速标准的结构(1)GB/T1.1——导则3GB/T1. 2——导则1GB/T1.3——导则2(2)GB/T20000.1???如果制定的标准与20001有关,需要参照20001如:制定有 关化学分析,那按20001,4每条、每章、每节套去?原书关于标准编写规定标准编号有些乱GB/T1.1-2000的结构了解结构对理解 标准的重要性了解结构对了解标准质量是很有帮助的有一个企业产品出口韩国,一种防盗版找了一个相关的锁的标准,双盆地结构夹写就方便了制定 标准时,先列出结构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标准结构不能发生变化(2000.2)对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定,如何等同采用,则结构也 一样等同采用的编辑性修改问题2000.2规定只有9项可以作编辑修如:(实“.”改句)号而翻译上的变化,如何看待?但结构不能变化 等同采用,还是修改等用,标准,在TBT、SPS协议在出现国际官司、纠纷时,谁举证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如果假等同采用,则双方举证如果,等 效(修改)采用,则你举证?GB/T1.1-2000的结构P29通常顺序特殊内容重点理解一个区别规范性(必须遵守)要素、附录、引用文 件资料性(仅提供信息)(可选要素和必备要素的概念)——93版的说法?标准,获得功能与否,看它给一看是否懂,而不是借助大量的辅助标准 。?标准,国际上85%以上是自愿的以前,我国搬苏联的,100%强制,实际上100%不强制现在,我国国家标准19000个,其 中强制性标准2500个左右TBT中的标准指自愿性的标准自愿性标准一旦被法规引用,便带有强制性技术法规,有人说,中国没有技术法规 ,有人说,中国的技术法规就是强制性标准,都不正确中国有大量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检定规程、部委办局令等都是技术法规,如:产品 质量法,计量法,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办法等58个规定,计量器具进口的检定要求等18个。。我国2500个强制性标准就是技术法规标准,国际 上85%以上是自愿的以前,我国搬苏联的,100%强制,实际上100%不强制现在,我国国家标准19000个,其中强制性标准2 500个左右TBT中的标准指自愿性的标准自愿性标准一旦被法规引用,便带有强制性技术法规,有人说,中国没有技术法规,有人说,中国 的技术法规就是强制性标准,都不正确中国有大量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检定规程、部委办局令等都是技术法规,如:产品质量法,计量法 ,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办法等58个规定,计量器具进口的检定要求等18个。。我国2500个强制性标准就是技术法规要充分考虑标准使用方的意 见要充分考虑标准使用方的意见要充分考虑标准使用方的意见要充分考虑标准使用方的意见要充分考虑标准使用方的意见要充分考虑标准使用方的意 见要充分考虑标准使用方的意见这个问题一定要讲清标准布局涉及标准体系1、系列标准的要领发生了恶化以前:1.1、1.2、1.3、1.4 ……叫系列标准现在,GB/T1.1、1.2、1.3叫做,GB/1的各个部分GB/1.1不称本标准,只称本部分相关的标准合在一起 ,叫做系列标准GB/T1、GB/T2000、GB/T2001类似于9000系列,9001、9002、900414000系列,180 00系列要统一认识,要理解标准上的自我称谓经统一,要弄清?用新的概念高速标准的结构(1)GB/T1.1——导则3GB/T1.2—— 导则1GB/T1.3——导则2(2)GB/T20000.1???如果制定的标准与20001有关,需要参照20001如:制定有关化学 分析,那按20001,4每条、每章、每节套去?原书关于标准编写规定标准编号有些乱这个问题一定要讲清标准布局涉及标准体系1、系列标准的要领发生了恶化以前:1.1、1.2、1.3、1.4……叫系列标准现在,GB/T1.1、1.2、1.3叫做,GB/1的各个部分GB/1.1不称本标准,只称本部分相关的标准合在一起,叫做系列标准GB/T1、GB/T2000、GB/T2001类似于9000系列,9001、9002、900414000系列,18000系列要统一认识,要理解标准上的自我称谓经统一,要弄清?用新的概念高速标准的结构(1)GB/T1.1——导则3GB/T1.2——导则1GB/T1.3——导则2(2)GB/T20000.1???如果制定的标准与20001有关,需要参照20001如:制定有关化学分析,那按20001,4每条、每章、每节套去?原书关于标准编写规定标准编号有些乱2、目次1)未规定到哪一层,但要有标题如标准小,不免强2)附录的表示方法3)增加了图和表的目次(如果标准中没有必要检索,也可不加)不要搞成光八股,只有在对图表有检索要求(目前的标准的前言总体上不很理想,有些比较庸肿,有些没写清楚)1)废除不能随便如:不同部委起草的标准不能废除对方2)说明与其他标准关系问题例:热水器的通用技术条件原轻工部起草,安装情况与安全很有关系厂方提出关于燃气热水器的安装作标准的一章建设部关于安装已有两个标准,非常详细,非常厚建设部,认为单号一章写不清楚而厂方认为不写清,容易把责任都推给厂家后来协商→前言中写明关于安装问题→建设部的两标准3)制定标准有什么意义一般不要写在前言上标准的来历有什么也不要放在前言上3)强制性标准2000年36号文件(标准化司)关于行强制性标准条款的通知全文强制条款强制强制性标准的前言的第一句话用黑体字全文强制:本标准全文强制条款强制:1)推荐条款比强制多时2)???强制条款比推荐多时3)???差不多时?为什么要制定该标准,写一些原则的东西,来龙去脉等为什么要制定该标准,写一些原则的东西,来龙去脉等1)规范性引用的概念和作用规范性引用的文件是一定要执行的2)注日期及不注日期区别对引用的图、表、要注日期,否则,修订后图的顺序变了3)对导语的理解被代替、被废除5)与国际标准对应关系的表述方式(GB/T20000.2-20001中的8.3)这方面与GB/1.1有点出入三部分国际标准的名称、代号,20000.28.3规四部分以8.3为准理由:①20000.2后发布②GB/T1.1中也规定这方面以20000.2为准?(GB/T20000.2-20001中的8.3)这方面与GB/1.1有点出入三部分国际标准的名称、代号,20000.28.3规四部分以8.3为准理由:①20000.2后发布②GB/T1.1中也规定这方面以20000.2为准?不同类别标准对要求的描述方式,具体内容有不同体现,可以按GB/T20001中的规定确立,或按需要确定不同类别标准对要求的描述方式,具体内容有不同体现,可以按GB/T20001中的规定确立,或按需要确定为什么要制定该标准,写一些原则的东西,来龙去脉等为什么要制定该标准,写一些原则的东西,来龙去脉等为什么要制定该标准,写一些原则的东西,来龙去脉等为什么要制定该标准,写一些原则的东西,来龙去脉等前后要呼应前后要呼应前后要呼应前后要呼应前后要呼应前后要呼应前后要呼应前后要呼应前后要呼应前后要呼应前后要呼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