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城记□ 杨建敏) 在白寨镇王寨河村华沟村民组,有一处几孔窑洞组成的院落,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当年居住、学艺的地方,被称为常香玉故居。
在雷桂华所著的《常香玉传》中写道:“到了密县的戏班,叔叔、伯伯待小妙龄很好,小妙龄有吃有喝,晚上又能看戏,觉得就像在天堂里一样。她非常乖巧,总是在舞台上坐在既能看到戏又不妨碍别人的地方,深得大家的喜爱,回到演员们住的‘下处’(宿舍),她兴奋地毫不拘束地在人们面前扭来扭去,大家都夸她是小人精,张茂堂又喜又嗔说:‘什么小人精,我说是人来疯。’”
第二年,9岁的常香玉随父亲张茂堂第二次来到了密县,住在了华沟,父亲在火石岗煤窑卖煤。张茂堂感到干矿工太累,就下定决心让女儿学戏。《常香玉传》中写道: 常香玉华沟故居窑洞
“彩荣(常香玉母亲),喊妙龄起床。” “你不会喊吗?”妙龄娘揉着眼不满道。 “从今天起,咱家就是个‘小窝班’,我是教戏的师傅,只管教戏;你是管生活的师傅,妙龄的吃喝与作息你负责;每天鸡叫头遍我开始教她,吃罢早饭,我去卖煤,你看着她唱戏。咱俩各负其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喊去吧。” 张茂堂将妙龄带到溱水河边:“妙龄,我教你学戏,你不能怕吃苦,你要怕吃苦,现在还来得及,以后当童养媳别怨爹狠心,你自己选择吧。” “爹,我早就说过了,我不当童养媳,我要学戏。” “好,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老师,我就不能像一般的爹那样娇惯孩子了,你嘴里喊爹,心里要喊我师傅。” “爹,我知道了。” 新密溱水旧影
“我知足。”妙龄懂事地答道。 “妙龄,今天教你的第一课是喊嗓子,你的嗓子条件不错,但要想有一个长久不衰的好嗓子,不能依靠天生的自然条件,必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来,跟我学。”张茂堂面对着山坡,小妙龄也面对着山坡。 “一——”张茂堂老腔老调捏着小嗓喊。 “一——”张妙龄声音甜脆自然流畅地喊。 …… “来,再对着水喊。” 就这样,常香玉开始了学艺生涯。 黄昏时分,张茂堂拖着疲惫的身子从煤窑上回来,刚吃罢晚饭,就洗了洗脸,净了净手,在院子中摆了个小桌,摆上了烟袋,放了壶茶。然后在院中铺了个席子,让妙龄娘领着振有坐在上面当观众,他自己在小桌旁的凳子上端坐着,让妙龄站在院子中间。 就这样,就着习习凉风和融融月光,常香玉在华沟的小院里开始学戏、练戏。
华沟火神庙近影 最后张茂堂摆了一桌酒席,请了会首陈老八、陈金山、李新堂等四人入宴,吃了酒席后,张茂堂又一个一个向会首作揖求告,最后总算得到会首的同意。常香玉上台唱的古装戏《曹极杀妻》。一开腔,台下的观众就赞不绝口,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此后,常香玉随父母离开了华沟,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
如今,常香玉大师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她在新密华沟的居处却常常被乡亲们提起,并被较好的保存了下来。今后,她的这处居所将被作为常香玉故居进行保护,以展示、传承新密市悠久灿烂的戏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