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当年把钢琴弹成这样的他竟然拒绝走现成的钢琴明星之路,选择了高风险的作曲之路。 2007年在笔者北京的住所第一次见到15岁的龚天鹏,那时他已经是朱莉亚音乐学院的小红人,音乐才能和钢琴演奏技能令全校师生惊叹。而生活中的他,直到今天依旧是那么的纯真、善良、无私和处处为人谨慎,从来不恶评同行,对于对他的赞扬他不嘚瑟,对于攻击他不回应,只专注于自己做的事。 2009年,龚天鹏来国家大剧院讲座,到达北京的当天,他自己从机场坐地铁来找我,在下地铁时遇到一对年轻夫妻走向他,对他说:“小伙子,我们是来北京打工的,没有工作和住处,饿了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帮助我们一下吧” 。龚天鹏拿出挂在脖子上的袋子,里面放着护照和300美金,他对对方说:“我身上只有我妈妈给我的300美金,我给你们200,我留100。好吗?” 对方又对他说:“你在北京有亲戚朋友吧,我们谁也不认识。这个世界如你这样的好人我们也许再也遇不到了,你就都给我们吧。你可以找朋友借和要,我们不能呀”。龚天鹏咬咬牙,拿出了剩下的100美金。当见到龚天鹏时,他把空钱包给我看,说了他的遭遇,说话时他还含着泪说他们没吃没住又年轻,太可怜了。我顿时被龚天鹏的善良打动了,同时也因为善良被欺骗和而懊恼。我对他说他上当了,他则回答我:“这样的当上了也不会后悔,无论怎么说,我帮助了人。谁愿意去乞讨和骗人呢?他们一定是无路可走了才如此'。他则忘记了,他这300美金要靠母亲去别人家里工作多少小时才能挣到,他父亲去教别家的孩子学钢琴上多少节课才能挣到。一个最需要帮助的人拿出了自己身上父母给的所有钱去帮助骗子,还有比这善良的人吗? 被骗的事很快他就忘记了,进了房间就开始和我谈音乐,让我看着总谱听他面对墙壁,口里哼唱着指挥完一整部一整部的交响曲,从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马勒到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 美国著名音乐记者Nancy Pellegrini2009年在北京和我一起给龚天鹏做了一个英语对话采访。Nancy是一位对推广中国音乐文化和中国音乐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记者。在我眼里,没有谁比她做得更多更好,而她在中国一直非常艰难和超累地工作。我们应该记住这位美国记者。她是很多中国音乐家的恩人,是中国音乐家们真正的好朋友。 2010年,笔者邀请龚天鹏在北京光华路五号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音乐会的节目单。当天来听音乐会的,无不被龚天鹏的音乐才能和演奏才能所震憾,其中还包括不少音乐家,有男高音歌唱家范竟马和钢琴家陈萨。范竟马还带着感冒的嗓子与龚天鹏合作了一曲。范竟马说:“当今明星很多,但是能如这个孩子这样用音乐打动所有音乐内行和外行的演奏不多了”。 我和所有欣赏龚天鹏音乐才能的人都希望他能发展好,都不要再如中国老一辈作曲家那样去经历太多对人生和事业破坏性太大的人生灾难。龚天鹏幸运的是他非但没有遇到灾难,而是如愿以偿地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得到了上海爱乐乐团、很多作曲家同行和上海政府的支持。龚天鹏属于穷二代和平民二代,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他凭借天赋和超人的勤奋造就了自己的才华和机会。 出于一个爱乐者应有的善良,我期待并祝福龚天鹏,但是,我也听到对龚天鹏的作品和演出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为此,我对他进行了一个直接了当的采访。采访如下: 龚天鹏是这样看音乐和看自己的 1 你原本是一位才能和能力过人的钢琴家,技术和音乐,你都满满的。完全有本钱成为一名在国际乐坛上站稳的钢琴明星,为何要选择作曲这条高风险的路? 答:钢琴只是一件乐器,演奏家也是靠演奏作曲家的作品才有事业和活路的。我觉得钢琴作为一件表演音乐的工具,我所掌握的演奏技能够我用了。我希望我能将这个工具使用得更好,同时我对作曲更热衷。起码相对于钢琴,作曲对我是新的领域,我愿意在年轻时去深入学习、深入了解,学习一番,自己写音乐,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历史上的经典作品。 至于说明星,我只是热爱音乐,我对明星没有兴趣。真正的明星是音乐,是艺术,不是别的。另外,作曲怎么会是高风险的职业?任何行业,你没有去努力把事情做好,都是高风险职业。 2 你是如何落脚上海,并在上海开启了你的作曲事业发展?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这里的文化底蕴厚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论是艺术家、百姓,还是政府官员,崇尚文化和热衷艺术的不少。我能得到上海爱乐乐团和上海有关政府的支持,是我的福气。我也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认真写音乐。支持和被支持是相互的。你有被别人支持的价值,别人才会支持你。你懂得感恩和珍惜支持,别人才会长久支持你。 3 有人说你是龚学平的亲戚? 答:这完全是无聊的无稽之谈。他们怎么不说我是龚琳娜的弟弟呢?这些我从来不去理会。能有时间和精力八卦别人的人,一定是无所事事的。他们试图八卦别人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实际我很可怜这样的人,因为他们的一生会不知不觉就在八卦别人中度过,最后,做事的人天天在改变自己,而他们天天八卦做事的人,一辈子都是一个样。他们比不幸,我不会恨他们,我只会同情他们。 3 迄今为止,你确定的原创作品有多少部?改编作品有哪些? 答:除小时候的一些习作之外,目前有交响曲十部、钢琴协奏曲三部、室内乐作品三部、钢琴作品两部,改编作品两部、清唱剧一部、电影配乐一部、芭蕾舞剧一部(已销毁) 4 近年来听到各种对你的作品的评价,我希望在这里直接问你。希望你不介意? 答:当然不介意。别人评价我,证明别人关注和在乎我。对我有益的评价和批评是好事。对我有害的评价和八卦,我理会,不在意,对我也毫无影响。别人有说话的权利,有评价我的权利,我非常尊重他们的这种权利。但是,对于评价,我也有选择听或不停的权利,有益的我听,无益的,我置若罔闻。 5 有人说你作曲是凭才能,缺乏系统的作曲专业学习和训练。你如何评价这种背后的八卦? 答:学演奏和学作曲,都是学音乐。什么叫作曲专业的系统学习?识谱、读谱、音乐理论、视唱练耳、演奏、音乐史、和声、曲式、复调、乐器法和配器,是这些吗?难道这些知识,学演奏的就不学吗?作曲和演奏都是创作和表现音乐,所使用的艺术思维方式都是相通的,所需要具备的很多知识都是相同的。在20世纪以前,哪个优秀和著名的演奏家不是作曲家?哪个优秀和著名的作曲家不会演奏?我只是优秀音乐传统传承的接棒人。演奏也好,作曲也好,不在于你拥有多高的技能,而是看你对这些技能有多高的应用能力,拿这些技能能做出什么音乐和什么事,是用音乐来做自己,还是用自己做音乐。对别人进行凭空评论的人,要么是外行,要么是没有能力的同行。他们这样在别人身后评价别人,除了自黑自己,对别人没有丝毫伤害。评论别人不能使自己进步和强大,更抬高不了自己,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除了让旁人反感,不会有好的结果。 6 当今所谓的作曲系统训练究竟包括哪些方面的训练?成为一名优秀的作曲家,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作曲技能? 答:我认为首先要对音乐艺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什么是音乐,什么是艺术。至于作曲方面的知识,也就那几样死知识:基础乐理、和声、曲式、复调、乐器法和配器法等。这些知识,人人都能学会和学好,关键不在于你能否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你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能用它们来干什么。 成为一名优秀作曲家,我认为首要要具备一个对音乐艺术的虔诚心态,先具备一定的音乐才能,再拥有良好的作曲技能。作曲技术不是用来囚禁音乐的,而是用来释放和表现音乐。 7 有人说你的作曲风格是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和马勒的拼凑。 答:这类的话我听多了。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和马勒,他们都是音乐大师前辈。他们留下的财富是我们学习的珍贵资料。更重要的是,他们留下的是语汇和精神,而并非A主题B动机或XY和声。有人选择把那些视作过时,但也有另一些人选择把那些视作永恒的表达方式。只因理念不同就说谁是错的或无价值的,我无法苟同。甚者,我认为,为了坚持自己心中的美,为广大群众奉献能够感动他们、使他们走近我们的音乐,而放弃一些学术地位,或“江湖”地位,我倒认为这是一种勇气和孤臣精神。艺术家要有自己的个性这点没错。但个性的定义可就广泛了。太多人认为个性就得张牙舞爪的怪,追求噱头大于内容和本质。他们口中的创新和以前那些真正创新的概念可不一样。抵制狭隘的创新,坚持心中的美学标准,这难道不也是个性吗?贝多芬的晚期、柏辽兹的自我、瓦格纳的和声、勋伯格对调性的遗弃等等,这些都是被历史的剧烈变革而作出的本能反应,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共鸣。美术界有了现代主义,是因为照相机的发明取代了他们几百年的写实功能,因此他们才得去画照相机拍不出来的东西——灵魂。所以才有毕加索之类的把三维的东西二维化的画家。而如今很多现代艺术也都有我们音乐界的毛病,抛开历史多方面的因素,单纯从皮毛和层面上谈创新和个性,这是对创新肤浅的理解。我的音乐里如果这里出现一句所谓的“老柴”、“马勒”,只是因为那一刻的情感所需没有更合适的工具。它在我心中但凡能起到好的效果,他们想骂就骂呗。但如果骂,就应该把历史上所有的作曲家都一起骂。骂贝多芬跳不出巴赫。骂勃拉姆斯跳不出贝多芬。骂德沃夏克跳不出勃拉姆斯。骂马勒跳不出瓦格纳。骂老肖跳不出马勒。骂威廉姆斯跳不出普罗和拉威尔。再骂吉亚奇诺跳不出威廉姆斯。这就没完了。有意思吗?我就不相信这些作曲家都是傻子,会自己不清楚自己受谁的影响。甚者,如果有人不从本质上批评我的作品(比如之前终于有人直接就我的一部作品说是一坨屎,但他的理由很能说服我。从和声的走向生硬、结构的凌乱和审美的品味等等,有事说事,有一说一,使我完全同意了他的观点,并励志改正),而那些只能说出来这句像什么那句像什么,我会认为他等于说农夫山泉里对水了,甚至可能会当成一种赞扬而听。况且,当今大多数所谓被当成现代的,那也是60年代的东西,是某一小伙精神利益集团的产物。只不过听起来相对“无厘头”一点。比如,模仿Stockhausen写一首,再模仿普罗写一首,肯定Stockhausen那首会更被贴上“新”的标签。可那也是三四十年前的产物了呀。 无论使用什么技术,采纳什么风格,作曲家写音乐首先要诚实,忠实于自己的艺术观,遵守艺术的规律和宗旨,不穿皇帝新衣去骗人,不搞忽悠自己又忽悠他人的东西。 8 有人说你是以讨好时政写委约作品。是这样吗? 答:中国当今的作曲家,有几个不愿意写委约作品的?没有政府的支持,他们吃什么?谁委约你写?为什么委约他们写就是应该的,委约别人写就不应该?他们用什么证明自己比别的同行高明一等,是用其他同行的认可还是大众的普遍欣赏?写委约作品也好,不写委约作品也好,只要是写音乐,我就坚守不违约自己的心愿、不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去欺骗别人,去欺骗音乐。政治和商业一样,即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它是中立的。政治只有在黑暗的人手上才会变得黑暗。否则你写什么不是写?不都是给人听?贝九不是欧洲主旋律?莫扎特和海顿不是宫廷娱乐?瓦格纳不是德意志主旋律?国家有需求,艺术家被给予了能够让最多人享受美好艺术的机会,怎么就成了可耻了呢?要可耻,那也仅限于那些心里没有群众,纯拍领导马屁或骗经费的那些“低级红”,但不代表主旋律创作本身该被抨击。美国没有宣传部门,因为它只需要迪士尼和好莱坞就能最大限度传播美国价值观,还让你觉得是普世的。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9 你如何看待一些同行作曲家对你的批评,甚至是攻击。 答:我相信我用一颗能包容一切的心,因为这是一个音乐家必须有的胸怀,用无限的胸怀去容纳无限的音乐。有道理的批评对我是巨大的帮助,没有道理的批评,我听了当没听到。至于攻击,我就更不在乎了。一个人去用低级的手段和嫉妒的方式攻击同行,那是自我出丑,作茧自缚,令人看不起。我正是在那些充满了嫉妒和偏见的攻击中成长壮大的。他们不但伤害不了我,反而给我巨大的音乐灵感,帮助我建造强大的信念和自信心。 10 你对自己未来的音乐事业有什么短期和长期的规划吗? 学海无涯,艺术高无止境,除了学习和实践还是学习和实践。珍惜时间,珍惜机会,做好每一件事,写好每一部作品。其它的不会去想,因为想了没用。我喜欢Nike公司的座右铭:只做不说,Just do it。 2019年1月29日19:30 龚天鹏的《第十交响曲“京剧幻想”》(作品55号)在美国费城金梅尔表演艺术中心首演,由上海爱乐乐团与费城交响乐团联合演出,引起不小轰动,乐评界也给予极高的评价。 (左起)上海爱乐乐团团长孙红、费城交响乐团高级顾问王一迅、龚天鹏、指挥家张亮 在纽约演出时合影留念。官方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