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决策之「框架效应」| 行为金融学 3

 不负芳华 2020-02-10
上期两篇文章勤勤向大伙介绍了代表性偏差。这一概念是指很多时候人类的思考,不是科学、客观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而是更多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像什么,像什么东西的代表。

这篇文章勤勤介绍另一个重要概念:框架效应

人类的思考,不是一个在无数可能的选择中寻找最优解的过程。

虽然经济学家一直假设人是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在面临各种不同的选择时,会去寻找最好的选择。

但大量的心理学实验都表明:人没有精力和耐心去做所谓穷尽的、最优的选择。反之,人的很多思维都在给定的框架之中

举个例子:

假设某国会突然爆发一次大规模的不同寻常的传染性疾病,预计该疾病一旦爆发,会有600人丧生。现有以下两种可能的救助方案可选:

正面框架

A方案:200人可以生还;

B方案:1/3的可能600人都生还,2/3的可能无人生还。

以上两种方案,你会选择哪一个?

面对同样的一次传染病的情形,还有以下两种方案:

负面框架

C方案:600个人里面会有400人死亡;

D方案:1/3的可能生还,2/3的可能600人死亡。

以上两种方案,你会选择哪一个?

从理性分析的角度来讲,无论哪个方案统计学上的期望值都是一样的(例如正面框架中的B方案期望值=600*1/3+0*2/3=200人),即如果按照大概率重复发生的话,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有200人生还,400人死亡。

以下是行为金融学大样本重复实验的结果(Kahnemann与Tversky, 1981年):


确定性情况

存在风险情况

正面框架

A方案=72%

B方案=28%

负面框架

C方案=22%

D方案=78%

在事件发生概率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实验设计会导致参与者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因为人对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对于损失和收益的反应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理性的。

但收益、损失、确定性、不确定性究竟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谓的框架思维

如果是正面表述的框架,72%的样本选择A方案,即确定性的情况;如果是负面表述的框架,78%的样本会选择D方案,即存在风险的情况。这结果符合“人之常情”。

接下来咱举一个轻松一点的例子:

楷楷在北方读研究生,需要买台笔记本和一辆自行车。

假设自行车1000元,笔记本电脑10000元,需要打车去商场购买。楷楷到了之后,自行车的导购员说:您今天来的不巧,明天是店庆10周年,购物满1000减500,所以明天花500元就能买自行车。

笔记本电脑的导购员也给了同样的建议:今天买,价格10000元;明天买,价格9500元。

如果我们让1000个人而不是楷楷来独立购买笔记本或自行车,面临同样的建议时,计划买自行车的人中选择第二天再来购买的人数明显比笔记本的多。

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自行车可以省50%(一大笔钱),笔记本只省了5%(一小笔钱)。

仔细想想,虽然表面上看笔记本可以省5%,自行车可以省50%,但购买自行车并没有比购买笔记本多省一分钱,仅是二者能够省钱的百分比不一样。

我们也知道其实这是心理感受,但心理感受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不是简单的金额,甚至不是财富的总额,关心的是相对量。

全世界每年都会搞促销促销活动,很多消费者每次去买东西都很”嗨”,自认为省了很多钱。

但根据某位进行市场研究的教授的研究结果:省完钱的价格比平时买可能还要高,可是大家都不愿去在平时购物,偏偏喜欢促销时候凑热闹

原因就在于促销季可以给人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买的越多,省的越多。我们直接跳过了全年中其他时段的选择,直接被框定在促销季(例如双11、双12)。

促销案例是框架效应的一个运用,此案例说明:人在很多时候的判断不是绝对数值的判断,也不是绝对价格的判断,是心理感受的判断

最后咱们做一个小测试:

什么样的老鼠有两只脚?

正确答案是米老鼠。

那么,什么样的鸭子有两只脚?

唐老鸭吗?

不对,所有的鸭子吧!

如果把大家带到迪士尼,再问任何关于鸭子的问题,大家第一反应不进行思考就会认为是唐老鸭,所以我们很多的决定都不是理性和客观的,取决于相关的框架和语境

试设想,如果完全把这个问题的顺序颠倒过来,先提问什么样的鸭子有两只脚,几乎不会有人回答是唐老鸭。

框架效应解释了人的决策、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其所处的环境和语境的影响。

我们看待很多问题时,都不是客观的看待结果,很多时候是判断在自己的思维框架里是否获益或受损

认识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一定程度上挑战或颠覆了现有的资本市场或整个经济运行的规律。

大概近一个世纪以来,无论是所谓的新古典经济学,还是金融学,很大程度上在借助相对比较核心和基础的假设,如物理学、微分学分析方法,毋庸置疑这很重要,但唯一忽略了人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简单的效用最大化或财富最大化的机器。忽略这一点,就忽略了在整个资本市场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影响。

反观我们自己的投资经历,有时大牛市却高兴不起来,有时虽是熊市反而沾沾自喜,因为牛市时,虽然自己赚了20%,但周围朋友已赚了100%,后来发现整个市场涨了50%,就高兴不起来了;熊市时,由于仓位很轻,虽然亏了点钱,但听说别人比自己亏的多,就会沾沾自喜。

很多投资者喜欢追求一个股价的低点买入,当股价有所上涨,就很难下手继续买入。

比如某只个股的股价瞬间跌倒低点2.1元没有买到,当股价迅速上涨到2.5元的时候,投资者一般会拒绝再次买入(如果他仍有资金且没有达到计划持仓时),希望等待更低的低点。这2.1元就形成了投资者决策锚点框架

由此可知,人类的认知、效用、判断不是简单的数字的加总和最优。人类的决策、判断和思考,比自己原本假设的要复杂得多,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语境。

框架思维会我们对资产定价的判断,比如:中国的房价究竟高不高,中国A股市场目前的估值究竟高还是低等等。

如果某企业直表现很好,分析师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这种好会持续下去,如果某企业在过去两年一直表现很差,分析师也会很自然的判断该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出现反转。

但恰恰在这种给定的框架里,如果不能很有效的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框架,通常可能会被市场打一个措手不及。

框架效应是人类思维的樊篱,为了克服人性,我们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试图打破以往固有的观念和框架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框架效应就介绍到这里,下一期文章勤勤打算给大伙讲解投资者经常犯的错误过度自信”

全文毕,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卡尼曼《思考,快与慢》,朱宁《行为金融学》,勤勤以前的学习讲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