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网校语基练习题汇总(课程内部资料请勿外传或滥用)材料题1.根据文字提示,写四字成语。“争先恐后”这个四字成语中含有反义词,我知道 这样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2.趣味语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15分钟=1000元可用成语____ ____表示。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 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请从文章中提取一个成语:____ ____4.阅读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爱因斯坦在桥上一天,下着蒙蒙细雨,一辆小汽车向爱因斯坦的家开去。开车的是爱因斯坦的一 位朋友,他要去探望爱因斯坦。忽然,他看见爱因斯坦独自在一座小桥上走来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还不时地在纸上写着什么。那位朋友走上前 去问:“您在这儿干什么呢?”“有个学生约我在这儿见面,他还没来。”爱因斯坦笑着回答,并没有责怪那个学生的意思。那位朋友听了爱因 斯坦的话,对迟到的学生很不满。他说:“这不是浪费您的宝贵时间吗?”“不,”爱因斯坦扬了扬手中被雨淋湿的纸片,说,“没有浪费时间 。你看,我在等他的时候,已经解了一道难题。”爱因斯坦这位著名的科学家,是多么善于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啊!成语填空。____来_ ___去自____自____5.快乐阅读。暴雨刚才还是烈日炎炎,碧空万里,一转眼便狂风大作,把路边的树刮得东倒西歪。天色 突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灰黑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的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一片,像一块巨大的黑布遮住了天空,一点一点压下来。 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响过,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卷了过来。成语填空。()()炎炎()空万()东( )西()()耳欲()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 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这篇短文包含一个成语 ,这个成语是________。与这个成语意义相近的俗语、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7.短文阅读。《但愿人长久》节选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 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照样子写成语。(1)一年一度(ABAC式)________________(2)皓月 当空(含月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8.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虞美人李煜1春花秋月何时了,2往事知多少 ?3小楼昨夜又东风,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雕栏玉砌应犹在,6只是朱颜改。7问君能有几多愁?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下面 对《虞美人》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B.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 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D.“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更加彰显了作者苦闷的愁绪。二、解答题9.按要求填空。成语“手不释卷”与三国时期吴国 大将________有关。请再写出一个与战争有关的成语:________。三、填空题10.看图写成语。选择词语搭配。多样性的___ _____A.自然带神奇美丽的________B.画卷人迹罕至的_______ _C.地方不同高度的________D.生物“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 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根据谜面猜成语。123456 09(七零八落)1256789(________)1+2+3(________)333555(________) 1/100(________)15分钟=1000元(________)9寸+1寸=1尺(________)根据所给的信息, 写出相关的答案。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事物是________(填一个字即可)。②“卧薪尝胆”的主角是_____ ___。③“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出自作品《________》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包含的 成语是________。下列广告语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门锁广告)________大虫吼一声,如同半天 起了一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修辞手法)___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①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向外开张,开大了,开圆 了……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绽放,朵朵都是那么精神充沛,不遗余力。____②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 在她的心室里。____③新出的芽儿,细得像针,红得像血。____四、选择题18.下面词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不住地埋怨 壮阔的场面来得及时B.改进错误增强收入发动命令做事精明思维精细振奋精神19.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 一项是()A.提高认识;价钱便宜;解决疑难;保卫公物B.反映情况;身体强大;发扬风格;灌溉稻田C.发现问题;远大理想;参 观演出;改正错误改善生活;天气晴朗;安排工作;工作认真20.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A.津津乐道地讲自 言自语地说目不转睛地张望B.观察得仔细回答得流利讲解得透彻发现问题发生火箭 发动群众发表意见21.许多成语都来自古代著名故事,请你从下面找出成语和故事主角不正确的一组是()A .入木三分——王羲之大义灭亲——石碏B.闻鸡起舞——祖逖邯郸学步——邯郸C.负荆请罪——廉颇卧薪尝胆——勾践22 .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老师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B.节日的东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 人头攒动,热闹非凡。C.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为了筹建广场,他呕心沥血,到处奔波。23.下列关于成语的说法正 确的是哪一项?()A.“虎背熊腰”和“点头哈腰”都是描写人物的动作。B.“神采奕奕”和“仪表堂堂”都是描写人物的神态。C. “精明能干”和“花言巧语”两个词感情色彩一样。“巧舌如簧”和“能言善辨”都是指人特别会说话。24.下面四组成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 是()。A.胸有成竹连棉不断月缺花残走头无路B.功无不克筋疲力尽安居乐业坚持不懈C.居高临下无穷无尽同心 协力兴高采烈穿流不息目不瑕接涛涛不绝垂头伤气2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A.南柯一梦B.南辕北辙C .南腔北调D.南征北战26.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经过含辛茹苦的斗争,终于建立了人民当家作 主的新中国。B.看着五岁的小弟弟一本正经地学做交警,指挥他的那些小玩具车,我们都笑了。C.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百折不挠,成功地 培育出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足球被他随心所欲地控制着,颠了一百多下还稳稳当当地在他头上跳着,真是厉害!27.下列4个句 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展览馆的大门一开,观众蜂拥而至,鱼贯而入,入场秩序显得极为混乱。B.曹操军队在赤壁之战中被 打得落荒而逃,损失惨重。C.爷爷整日游手好闲,不是逛逛公园,唱唱曲儿,就是听听评书,聊聊天,看到他晚年的幸福生活,真替他感到高兴 。父亲原来是个闻所未闻的草根人物,因为一手绝活,竟然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2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啊, 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B.通过语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的蛛丝马迹。C.我们在学习上要虚张声 势,把大家的学习热情搞上去。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要主动向老师请教,虚心求学,不耻下问。29.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A.草木皆兵何乐不为色厉内荏B.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C.口是心非炮火连天伶牙俐齿D.呆 若木鸡一日三秋如虎添翼30.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A .温故知新杞人忧天毛遂自荐B.门庭若市舍生取义刻舟求剑C.守株待兔完璧归赵豁然开朗D.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三顾茅庐31.“舌战群儒”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A.赵括B.项羽C.诸葛亮D.关羽32.成语“庖丁解牛”出 自于哪部文学作品?()A.《庄子·养生主》B.《归去来兮辞》C.《岳阳楼记》3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间卧室布置得大方得体,每件物品都放得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B.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C.事情还没有到山重水复的地步,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会有转机。刚一开局,他就带着一个“炮”杀一儆百地闯过来。34.下列成语没 有使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一组是()A.挥洒自如面面相觑B.军令如山莺歌燕舞C.对答如流兔死狐悲D.情同手 足争奇斗艳3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B.这件事追查了半年,仍没有结果,只得不了了之。(不了了 之:事情没有处理完就放在一边不管,就算了结。)C.他根据前人和自己观测的结果,认为如果以地动学来说明天体现象,一切困难都可迎刃 而解。(迎刃而解:用刀刃就能解决。)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 极点。)36.下列选项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________A.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B.日岀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37.下列句子与修辞手法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者的一员,但是正是有像母亲这样 的劳动英雄,才有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比喻)B.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拟人)C.老师 听了生气地说:“你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老师呢?”(反问)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 比)38.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A.月光照着大海。扩句:皎洁的月光柔和地照着平静的大海。B.难道他们不知道用 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改成陈述句:他们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 争。C.我把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改成“被”字句:玉簪花被我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 蒂旺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改成转述句: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 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39.下面的句子缩句后,哪一项是正确的?请你选一选()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 诗的灵性。A.文字,带来了灵性。B.文字,给人带来了诗。C.文字,带来了诗。D.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40.下 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 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排比)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41.修改病句的方法不包括()A.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B.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C.析——语法无误析事理D. 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4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搭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 供儿子读书。(删掉“独自”)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 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夏天的骊山清泉汨汨,翠树掩 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时节。(把“夏天的骊山”改为“骊山的夏天”)43.下列句子不属于病句的一项是()A.在学习 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C .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 求。44.下列病句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走进公园,我们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修改:在“歌声嘹亮”前加上“ 听到”。)B.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只要加倍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修改:把“只要”改为“只有”。)C.学校里出现了从来 没有过的空前的学雷锋热潮。(修改:将“热潮”改为“运动”。)D.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修改:在“修车的”后 面加上“师傅”。)45.给下面对联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A.hǎo;hào;hào; hǎoB.hào;hǎo;hǎo;hǎoC.hào;hǎo;hǎo;hàoD.hào;hào;hǎo;hào4 6.下面加“”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月送花香浮小院”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 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47.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选项中最适合作 为下联的是()。A.半入江天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妖娆48.你知道下列对联所写的人物 是谁吗?正确的一项是()。①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③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④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A.文天祥范仲淹蒲松龄李白B.岳飞范仲淹蒲松龄辛弃疾C. 文天祥杜甫李白辛弃疾岳飞杜甫蒲松龄李白49.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 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 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参考答案一、材料题1.(1)【答案】东 张西望七上八下【知识点】仿写词语2.(1)【答案】一刻千金【解析】这道题目综合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知识点 】望文生义、按要求写成语3.(1)【答案】凿壁偷光【解析】考查对文章的提取能力。【知识点】历史典故4.(1)【答案】翻覆生 灭【解析】通过观察词语回想学过的“()来()去、自()自()”的词语,当学生写完会发现填的字为一对反义词,但这种 答案不是一定的。【知识点】补全成语5.(1)【答案】烈日碧里倒歪震聋【解析】考查对文章成语信息的提取与字形书写,书 写正确即可。【知识点】补全成语6.(1)【答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解析】此题考查平时的积累。译文:靠近 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 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 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知 识点】历史典故7.(1)【答案】自由自在无边无际长年累月众星捧月【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积累。【知识点】仿写词语、按要求写 成语8.(1)【答案】A【解析】A选项上阕不全部是写景,还有抒情,如感叹“往事知多少”。【知识点】其他、主旨、情感、借景抒情、相 关诗句解答题9.【答案】吕蒙四面楚歌、有勇无谋、围魏救赵、草木皆兵、用兵如神、赤膊上阵、揭竿而起、打草惊蛇【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 出处及平时对于成语的积累。《手不释卷》这则成语故事出自三国时期吴国吕蒙的事例,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与战争有关的成语有很 多,学生平时学习时应该多注意积累。【知识点】历史典故、成语填空、按要求写成语填空题10.【答案】左顾右盼人山人海【解析】看图写 成语,考查成语的积累,也考查看图的能力。第一幅图,顾字在左边,盼字在右边,可得“左顾右盼”;第二幅图,左边的图是“山”,右边的波浪 线是“海”,那么可得“人山人海”。【知识点】词语辨析11.【答案】DBCA【解析】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 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比如:多 样性的生物、神奇美丽的画卷、人迹罕至的地方、不同高度的自然带。【知识点】词语搭配12.【答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解析】本题考查 对诗句的理解,大家要注意诗句的背景和蕴含的历史故事。【知识点】历史典故13.【答案】丢三落四接二连三三五成群百里挑一一刻千 金得寸进尺【解析】此题考查成语的积累与运用。【知识点】按要求写成语14.【答案】雪勾践三国演义不拘一格【解析】本题考查 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小升初考试中要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①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的是雪景。②“卧薪尝胆”的主角是越 王勾践。③的故事情节出自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知识点】历史典故、望文生义、《三国演义》、相关诗句15.【答案】夸张【解析】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为的是形容锁子质量好,所以是夸张。【知识点】夸张16.【答案】夸张【解析】写大虫的吼声 把山冈震动了,说法夸张,所以是“夸张”。【知识点】夸张17.【答案】拟人拟人比喻【解析】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表现,直接赋予物 以人的特征。(1)句中“苏醒”“享受”“精神充沛”等词都是将花瓣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情态和行为,所以是拟人。(2)句中写大自然“ 吐出来”“收回去”“藏在心室里”等特征都是人具有的,所以也是拟人。(3)句中将“新芽”的形状比作“针”,颜色比作“血”,有本体,也 有喻体,属于比喻。【知识点】比喻、拟人选择题1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搭配的判断能力。B项中,“改进”指改变旧有 情况,使有所进步,不能与“错误”搭配,应改为“改正错误”;“增强”是“增进,加强”的意思,不能与“收入”搭配,应改为“增加收入”; “发动”是“使开始,使行动起来”的意思,不能与“命令”搭配,应改为“发布命令”。【知识点】词语搭配19.【答案】D【解析】A项中 “保卫”适用的对象应为较大的事物,如“祖国”,与“公物”无法搭配,应为“爱护公物”;B项中“强大”的意思是“(力量)坚强雄厚”,应 与“实力”“阵容”等搭配,与“身体”搭配不当,应为“身体强壮”;C项中“参观”指实地观察,一般与设施、名胜古迹等搭配,应为“参加演 出”或“观看演出”。【知识点】词语搭配20.【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对词语搭配的掌握。目不转睛地张望是错的,张望本来就是没有目 的地随处看,不能形容目不转睛。发生火箭是错误的,应该是发射火箭。【知识点】词语搭配21.【答案】B【解析】邯郸学步选自《庄子·秋 水》,主角是燕国寿陵的一个无名少年,故俗称“寿陵”。【知识点】历史典故、古代作品22.【答案】C【解析】萍水相逢”指浮萍随水漂泊 ,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来形容与老朋友相遇。【知识点】成语运用23.【答案】D【解析】题干要求选择“选项中 说法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成语的用法、意思的理解把握能力。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 再进行判断。此题中,A项,“虎背熊腰”,指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可见,一个 是描写人的体型,一个是描写人的态度,均不是描写人的动作;B项,“神采奕奕”,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仪表堂堂”,形容人外表端正、 举止大方、姿态威严。可见,一个是描写人的精神状态,一个是描写人的外表;C项,“精明能干”,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花言巧语”,原指 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可见,一个是褒义词,一个是贬义词,二者的感情色彩不一样;D项,“巧舌 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能言善辩”,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可见,二者虽然感情色彩不 一样,但是都是形容人特别会说话的。故,选择D项。【知识点】感情色彩、望文生义、成语运用24.【答案】D【解析】A.连绵不断走投 无路B.攻无不克C.无错误D.川流不息目不暇接滔滔不绝垂头丧气【知识点】错别字25.【答案】B【解析】南柯一梦:形容一场 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南腔北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南征北战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知识点】望文生义、感情色彩26.【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成语的考查。A项中“含辛茹苦”译为忍 受千辛万苦,一般用作谓语动词,不能做定语。【知识点】成语运用27.【答案】B【解析】解决此题需要弄清楚划线成语的含义以及所给句子 的语境。鱼贯而入:比喻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依次序进入,比较有秩序。不符合语境。落荒而逃:形容吃了败仗 慌张逃跑。符合语境。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不符合语境。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不符合 语境。【知识点】感情色彩、成语运用28.【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A项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多称颂年纪 高而有名望的人。B项蛛丝马迹:指沿着蜘蛛网的细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按照马蹄的痕迹可以寻到马的去向。比喻细微的端绪或形迹,用在此处 不合语境。C项虚张声势形容装出强大的气势,借以吓人,不合语境。D项不耻下问是前辈向晚辈请教【知识点】成语运用29.【答案】B【解 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B项三个词语都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项分别运用了比喻、反问、对比的修辞;C项分别运用了对 比、夸张、对比的修辞;D项分别运用了比喻、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知识点】成语运用、比喻、夸张、反问、对比30.【答案】D【解析 】A项温故知新出自《论语》,杞人忧天选自《列子》,是文学典籍,毛遂自荐是历史故事。B项门庭若市出自《战国策》,是文学典籍,舍生取义 出自《孟子》,是文学典籍,刻舟求剑是寓言故事。C项守株待兔是寓言故事,完璧归赵是历史故事,豁然开朗出自《桃花源记》,属于文学典籍。 D项全是历史故事。【知识点】历史典故、寓言故事、古代作品31.【答案】C【解析】“舌战群儒”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 ,哑口无言。【知识点】《三国演义》、作品相关内容32.【答案】A【解析】文学常识。【知识点】作品相关内容33.【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运用,对于成语的准确把握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B选项中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 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是贬义词,与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不符,本句应将见异思迁改为见贤思齐,意指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向他人学习 。C选项中山重水复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用于描写风景,与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不符,本句应将山重水复改为山穷水尽,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 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没有转机。D选项杀一儆百指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与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不符,本句应将杀一儆百改为大刀阔斧。【 知识点】成语运用34.【答案】A【解析】挥洒自如:挥,挥笔;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面面相觑:你瞧我,我 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互相望着,都不说话。A项没有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知识点】比喻、拟人35.【答案】C【解析】C选 项中“迎刃而解”的意思是“顺理成章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刀刃就能解决”的意思。【知识点】解释词语36.【答案】D【解析】A、B 、C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选项将洞庭湖的山水景色比作青螺;B选项意思是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像熊熊的火焰一样红:春风吹拂的满 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C选项将沙比作雪,将月比作钩。【知识点】夸张37.【答案】A【知识点】比喻、拟人 、排比、反问38.【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直述和转述句式之间的转换,最重要的是人称的变化,注意将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D项应改 为“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的,那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知识点】缩写、扩写、合并句、把 字句和被字句的转化、引述句和转述句的转化、肯定句和反问句的转化39.【答案】A【解析】去掉修饰性的语言后可知,该句子的主干是文字 带来灵性。【知识点】缩写、扩写、合并句40.【答案】B【解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 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B项中没有出现本体、喻词、喻体。【知识点】比喻、排比、反问、反复41.【答案】C【解析】修改病句的方法: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知识点】其他42.【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病句修改。C项,缺主语,应删除“由于”。【知识点】成分残缺43.【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A项词序不当,应改为“观察、分析、解决问题”;B项搭配不当,“萦绕”只能和“歌声”搭配,应删除“那优美的舞姿”;D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4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C选项,“从来没有过的”和“空前的”语义重复,删去其一。【知识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赘余45.【答案】A【解析】略。【知识点】多音字、注音46.【答案】B【解析】“月送花香浮小院”一句中“送”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月亮比做人,是月亮把花香送到小院中去的,在四个选项中只有B、C两项运用了拟人手法;下面看内容是否相对,“梦”与“月”不对仗,“春风”与“花香”不对仗,“天明”与“小院”不对仗,所以不选C项。【知识点】其他47.【答案】A【解析】“半入江天”与“一弹流水”相对应,“半入云”与“一弹月”相对应。上联主要描写感官,下联则突出意境,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将琵琶亭的秀美风光与出尘脱俗的格调情趣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知识点】对联48.【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联所写的人物。做这道题需要我们了解人物的生平及其作品。【知识点】评价、作品相关内容49.【答案】A【解析】“扬威取经路”是动词加地点名词的褒义短语,由此可排除B、C、D。【知识点】《三国演义》、《西游记》、作品相关内容、对联学而思网校——智能题库第页,共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