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我认识的万科 加完班睡不着,想到哪写到哪。 1. 万科是过去30年最成功房地产公司,有一个很重要...

 墨子语 2020-02-11

加完班睡不着,想到哪写到哪。

1. 万科是过去30年最成功房地产公司,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失控式”的管理模式,由于并没有话语权超强的控股股东,多年的前第一大股东华润持股比例也不过15%,灵魂人物王石2001年就退居幕后,多年前就形成了“弱总部、强一线”非常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2. 王石2001年退居幕后之后,其实管理上参与的很少,对万科商业上的影响和作用被大众高估了。但是,王石多年的个人影响力,带给万科的品牌效应却被大众低估了。

3. 回过头来继续说管理模式。“弱总部、强一线”的管理模式有些像美国的联邦制,中央政府比较“被动”,各州很“主动”,完全可以把万科理解成由四十多家小房地产公司(城市公司)组成大联盟。当然,这几年规模大了以后开始区域实体化,四个区域话语权越来越重。总部管控始终非常的弱,早些年基本只管控拿地、财务和人事,现在拿地的决策权实际下放到了区域。投资是地产皇冠上的明珠,懂地产的人都知道。

4. 这种管理模式加上早年万科职业经理人的文化,造成了自下而上,涌现多,创新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听起来有点虚,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5. 创新能力:比如率先把物业引入中国,现在的万科物业多项指标行业第一,而且是数量级的领先;比如十几年前提倡过工程师文化,前几年流行的匠人精神也是它,包括率先引入精装修房,住宅标准化,建筑产业化,装配式等,虽然增加了成本(相对还是人工便宜),但结果提升了品质和产品力;比如多年前学习黑石,率先开始项目跟投,提倡合伙人精神,从职业经理人到合伙人,现在万科的人也这么相互称呼。回过头看,随便举的几个例子,物业、精装修、住宅产业化、跟投制度,现在是大地产商们的标配。

6. 适应能力强:比如万科各一线公司的组织模式都不一样,有的是事业部制,有的是专业职能制,还有项目责任制。其实组织模式的长相是次要的,关键看2点,一谁向谁汇报,二谁负责什么事。

7. 发展速度快:行业老大多年,近几年刚被超过去,但我认为问题不大,后面会说到。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今天,万科在四分之三以上进入的城市排名都是前三。

8. 想知道企业经营风险高低,除了看负债率,发债成本之外,还有个很实用的指标是看商票的贴现。发债过一段时间才发一次,这是更现实,而且反应当下。目前万科是5-6%,恒大是12%-14%。

9.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句话虽然是张瑞敏的名言,但对万科影响很大。

10. 这几年万科学习华为,奋斗者,危机意识,包括现在的很多称呼都是从华为那来的。

11. 万科现在最强的是品牌,直接作用就是比街对面竞品普遍价格高出10-15%

12. 去年底四分之一的城市总经理大轮换,大手笔,大气魄。

13. 四大区首中,每一位风格都不一样,而且早已用业绩证明了能力。其中有三位才40出头。

14. 最值得一提的是,以郁亮为首的管理层,是这个行业最优秀的管理团队,没有之一。各位知道他们工作有多拼命吗?一线公司总经理加班到晚上10点是常态,试问各位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吧?买万科股票就是投资这个团队,把钱交到他们手里面为我们赚钱,我放心。

吹了这么多,最后再来个先抑后扬。前几年万科的规模被碧、恒超越,原因是过去5年是三、四线城市崛起的5年,那是碧、恒重仓和擅长的地方,而万科始终是聚焦一二线,战略踏空晚了一点,进入了一些防守型的城市,后来也赶上来了。

投资主要看未来,经历过去5年的市场变化,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往后看,万科的机会应该比那两家要大。年报快出来了,建议大家去看看土地储储备、城市供给、人口流入、城市限价这些大的数据,拉个表,相信做完这些都会有自己的判断。我认为未来有可能是万科和融创争天下,当然也有很大可能杀出个黑马,就像当年恒、碧杀出来的那样。

最后来个预测,拍个脑袋,2020年合同销售7000亿。

$万科A(SZ000002)$ $万科企业(02202)$ $沪深300(SH0003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