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照片拍摄于1937年2月。大同古称平城、云中,辽代改称大同,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是北魏京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从战国时期的赵国到后来一统天下的秦朝,直到今天都是重镇。两千多年以来不是重要的战场要塞,就是中原和塞外贸易的边贸重地。1937年2月,摄影家孙明经第一次来到大同,看到昔日恢宏的大同关城已经破落成这般模样。 大同筑城的历史,有明确史料记载的距今已经1600多年,大规模筑城超过10次。孙明经照片里记录着的虽是关城的破败,细细品味,感受到的却是大同城关昔日的恢宏。 云冈石佛寺山门。图中可见“大同县看管佛像”和“大同县公安局云”的牌子。大同作为北魏都城,北魏遗存颇多,首选当然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千米,今遗存石雕造像五万余尊,第十六至二十窟尤为珍贵,世称“昙曜五窟”。史料记载为北魏名僧县曜奉文成帝旨意亲自开凿,距今1500多年。1937年2月,孙明经和自己的发小北平协和医院的贾维廉等四位医学博士,五个人携八台照相机、两台便携式电影摄影机来到大同、云冈,留下了当时大同和云冈的宝贵影像。 云冈石窟已经被坍塌的土石掩埋很多。今天著名的大佛前面,建有几栋泥屋,竟是伤兵医院。 站在坍塌的土石堆上拍摄的大佛左侧的近景。今天去云冈拍摄,绝不会有这样的角度 孙明经自拍。他用自己的身体作比较,让观众感受佛像的高大。这幅屈片清晰地显示,佛像曾经都有彩塑包裹。 石佛寺寺院内的牌楼与建筑。 石佛寺寺院内的宏伟建筑。 云冈村的三龙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