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小川说道德经 | 08 上善若水

 qzuserapvq8znx 2020-02-11

08章     上善若水

【道德经说】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在众人所厌恶的低洼处,所以最接近于道。)

丁小川说

道不能直接言说,所以用有形的水来做比喻。道像平凡的水那样,利他、不争、处下。所以说「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人只有像水一样为人处世,才能接近于道。当你利益一切时,一切才心甘情愿为你所用。领悟了水的品格,也就领悟了为人之道。

空无的道,无所不在,隐藏于万物之中,不显露自己,而是处在很卑微的地方来为万物服务。「众人之所恶」,是服务于社会的地方,是生机的枢纽。所以,发展是自下而上的繁荣,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有为居功、自我宣传、自我膨胀。

 圣人效法水德,不与民争,不与天地争,周济天下,滋养众生,对百姓温良谦让,而不高高在上。圣人不计较是不是主角,有多少收益,吸引多少眼球,人气指数有多高,而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造福百姓而不是剥夺百姓的利益。

【道德经说】

⊙ 居善地

处世,低调谦下

丁小川说

处世,要像水那样低调谦下。大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处在最低处,接纳包容一切河流。人生也是以虚怀若谷赢得天下的。

所以,水低为海,人低为王。做人要谦卑,说话要谦虚,态度要谦逊,待人要谦恭,遇事要谦让。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人品如何,先看他是否懂得谦卑。

【道德经说】

⊙ 心善渊

心胸,宽广包容;

丁小川说

 心胸,要像深渊一样宽广包容,能容受不同的意见。如果大海很挑剔,不愿意要小的、脏的河流,它又如何能够成为大海呢?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的风平浪静?懂得宽容的人,其实就拿到了人间最好的通行证。

 宽容,气就不会郁滞;气不郁滞,血就会通畅,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相由心生,病从心起,所有的病都是自己的心病。胸宽则自谦,谦恭则处众。

古人说「肚量如同藏金库,量大福大不可量;天包万象天宽大,地藏万物地无疆」。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而与人为恶,会陷自己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人心如路,越计较,越狭窄;越宽容,越宽阔。不与君子计较,他会加倍奉还;不与小人计较,他会拿你无招。放下不平,就不会引来莫须有的纷扰。

眼宽能容天下景,心宽能容天下难容的事。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心有多宽,命有多好。心有多宽,格局就有多大;格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灵的宽度,不是我们认识了多少人,而是我们包容了多少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面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人或事,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凡事从好处想,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不要恶意揣度别人的想法,不要随意对别人的言行加以评价,甚至看不惯。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大成者谦逊平和,小成者不可一世。真正优雅的人,必定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那是宽容。

【道德经说】

⊙ 与善仁

待人与人为善

丁小川说

 待人,要像水那样与人为善。谁都不完美,谁都有无奈,谁都不容易,所以,不要搬弄是非、自私自利,而要宽厚待人、得饶人处且饶人。人和人都是相互的,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生而为人,务必善待他人,善待他人,才能天长地久。

 待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道德经说】

⊙ 言善信

说话言而有信

丁小川说

说话,要像水那样言而有信。别让诺言成空谈,别让承诺成欺骗。诚信是人的安身立身之本,言而有信是用钱都买不到的人格魅力,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失信是人生最大的破产,守信方得人心。诺不轻许,许则为之。

人制定了游戏规则,目的是更好地共享,绝不能让一部分人玩另一部分人。机会平等是最基本的信用,而精简规则才能腾挪出更多的机会空间。领导者必须维护社会信用,为了维护信用,领导者不能与任何游戏规则的利益方捆绑。

民无信不立,老百姓要是不信任统治者,那就完了,国家也就完了。反之,当老百姓相信你时,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所以说,言而有信是一切治国中最重要的。人取法于水,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学习它守信的品质。

【道德经说】

⊙ 正善治

为政,遵循大道

丁小川说

 为政,要像水那样符合大道,顺乎自然,清净安定,不要妄为妄言。如果施政合于道,施政命令才会在民众心目中有威信,才有业绩,才能成功。反之,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咄咄怪事,而这无疑是对施政者的嘲讽。

在缺乏有效制衡的情况下,过度强势的政府往往自以为是,固持己见,追名逐利,挤压社会自由,压制异己,好话尽说,坏事别提,假大空话满天飞,轰轰烈烈的运动才得意,清净安定没有出息,反复做着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勾当而乐此不疲。

【道德经说】

⊙ 事善能

做事,高效灵活

丁小川说

 做事,要像水那样高效灵活。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随遇而安。在地为水,在天为云;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入地和于泥土,入生命同于生命。有时细腻妩媚,有时粗犷奔放。所以,我们做事要像水那样随物成形,顺其自然。

 对于普通人来说,言谈举止要行云流水,循循善诱、悠然洒脱。对于统治者来说,施政时要像水一样,要采取低姿态,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慢慢深入人心,要用怀柔政策,以柔克刚,而不能采用强硬措施逼民就范。

【道德经说】

⊙ 动善时。

( 行动,应时而动。)

丁小川说

 行动,要像水那样应时而动善于捕捉时机。水,因时而变: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水善于顺随天时地利,随机而动。水装在哪里都随形就势,安静沉稳,一旦通道出现,即刻流出。如果做事情有益于他人,总是合宜的。

万事万物都有时、运、势。时是天时、时机。善时不是准时,而是待时而动;运是地利、人和;势是势差,势差越大,能量越大,犹如瀑布。这三者合在一起,统称为命。有天时而天运未至,也难免落空。坦然接受一切,才能够顺天应命。

 顺势,如同顺水伐船,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回报;逆势,就像逆水划船,纵然百般努力可能一无所获。凡事顺势而为,才大有可为。纵观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无不是因时用势,因势治世,顺势而为,最终成就功业。

 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量。把握时势,就是弄潮。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圣人知时识势,顺潮流而动;无道的统治者逆时生势,逆潮流而动。

 总之,拥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如同水一样,利他、不争、处下,这是人类最应效仿的德行。具体地讲,也就是:处世,低调谦下;心胸,宽广包容;待人与人为善说话言而有信;为政,遵循大道做事,高效灵活行动,应时而动。

【道德经说】

⊙ 夫唯不争,故无尤。

唯有不争,才不会有忧患。)

丁小川说

水懂得遵循自然规律,顺势而为,绝不与万物相争,这样既成全了万物也保全了自己,因而也就不会遭到人类的怨恨和嫉妒。拥有了如水的品格,就能与大道协调一致,就会免去纷争、免去忧患、免去痛苦、免去烦恼,就能过得逍遥自在。

水往低处流,但人却要往高处走。如果大家都要往高处走,那就势必要争,轻则拳脚相加,重则你死我活。最终的结果是,当权者凭借手中的武力高高在上,无权柔弱的百姓屈尊下位。但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这个世界的吵闹,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争的结果。明里争、暗地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所以,唯有不争,才不会有忧患。

 与其去跟别人争强好胜,不如战胜自己;与其整天与别人争来争去,不如完善自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只要做好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修养自己,该是你的始终还会是你的,不必费尽心思去争。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你若盛开,蜂蝶自来。

生活不是擂台,无需事事争个高下。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和名利争,欲望就会膨胀;和命运争,平添负累;和亲争,势必疏远。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

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世上的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该去的留也留不住。盼也无用,求也无益。缘,如流水一样自然,似花开一般不可勉强,更不可强求。人生没有花常开,有甜有苦有无奈,有喜有怒有悲哀,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最好。

 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看似人为去争取,其实取中有自然。本无官运去伸手,甚至以钱换权;本无财运去争抢,到头来必然是钱权两空。凡是好争者,终必是得而复失;而不争者,则终是得而不失。天道不争而万物自化,圣人不争而万民自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