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强说《伤寒》之七——谈胆腑郁滞

 rwm1110 2020-02-11

胆腑郁滞,有人也把它称为少阳病腑证。中医的胆腑,不等同于现代医学的胆囊,它其实囊括了许多与消化有关的脏器,结合现代医学,临床除了胆囊病变外,还包括肝脏、胰腺、胰胆管以及结肠的肝曲(如结肠肝曲综合征)和脾曲(如结肠脾曲综合征)等。

少阳胆腑郁滞特指由于少阳枢机不利,横逆克土,引起并发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类是少阳枢机不利所致的胸胁苦满、胁肋胀痛、心烦易怒等肝胆症状,

一类是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的纳差呕恶、食少厌油、脘痞腹胀、大便秘结或稀溏等消化症状

综合来看,胆腑郁滞多表现为木土关系的失调。

临床根据少阳克脾与犯胃的不同,结合《素问∙太阴阳明论》提出的“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又可分为虚实两大类。

虚者多在枢机不利基础上伴发纳少、腹胀、便溏、乏力等脾虚症状,辨为少阳太阴同病,临床主以柴胡桂枝干姜汤。

实者则在枢机不利基础上伴呕恶、胃痞、泛酸、便秘等胃气不降症状,辨为少阳阳明同病,临床主以大柴胡汤。当然,临床也有在少阳枢机不利基础上出现脾胃同病、虚实并存的情况,可用小柴胡汤加减调理,或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少阳病分类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