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实验室」丨一场疫情告诉我们,是时候告别信息退化的互联网

 咩阁札记 2020-02-11


“互联网改变了你的思维吗?”    ———— Edge 2010年度问题

在这个问题被提出的10年之后,我们来到了2020年。如今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互联网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它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在面对互联网如此庞杂的信息时,是更加理性还是盲目?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有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决策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人们很容易回答:“是的,互联网改变了我的思维,它让我更善于去思考问题。”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我们静下来花五分钟好好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尽管我们通过互联网汲取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但它并没有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一场疫情完成了媒体的狂欢,焦虑的人们被暴露在排山倒海而来的信息里,寻常理性的人此刻未必会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盲目转发资讯、在网络舆情里来回反转,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正是源于几个常见的互联网思维误区,这篇文章便和大家简单谈谈。


1

信息造成的知识幻象

“ 只有傻瓜才会认为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就是他亲眼所见的最高的那座。

————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


2020年全面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给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恐慌”,这种恐慌感在时时追踪疫情新闻的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我在大年三十那天花了整个下午查找有关疫情的各个信息,看了数篇专业人士的科普,随着我查阅的资料逐渐增多,我整个人陷入了恐慌中,不同于悠闲嗑瓜子的我爸,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现在的我回想起来,能够清楚地意识到,那一个下午摄取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无效的,尽管我跟踪确诊人数、关注官方报道,但是我摄取的所有信息都只是在向我透露疫情传播的事实,除了带给我更多的焦虑以外,并不会帮助我全面地了解它。尽管如此,我在面对我那两位对疫情一无所知的父母时,忍不住带着一种“听我的,我很懂”的自大感。那个时候的我并不知道,我其实陷入了一种信息造成的知识幻象。

好在我的习惯促使我立刻查找病毒学的书籍进行自我科普,当我读完《病毒星球》《病毒来袭》这两本科普书籍之后,我很庆幸我对这场疫情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我了解病毒的传播规律后,我知道实际上病毒的传播力与致死力不可兼得,尽管这场病毒传播速度极快,但相对的,它的致死力并没有那么恐怖。而我只需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减少外出与陌生人的交流,实际上就可以保护好我的小命。

为什么我会有前后的反差?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很容易发现,互联网的信息有很明显的简化倾向。人们都不喜欢长篇大论,更加青睐于阅读短平快的讯息,媒体喜欢把信息压缩再压缩,用最直观易懂的方式发布给大众,接收简化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

然而实际上,互联网给予给我们大量的简化信息,却常常会让我们变成卢克莱修嘴里的傻瓜,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接收知识和理论变得越来越容易,让我们自信心不成比例地膨胀,产生更多的知识幻象

这种情况在一些专家云集的领域内尤为常见,例如经济学、生物学以及传染病学等,在网络上接触越多的简化专业知识与理论经验,越容易让人们高估自己对于某些事件的把握能力。尽管我们常常嘲笑百度贴吧里的民科专家们天马行空的理论,苦口婆心劝导家中老人不要落入药品陷阱,但在互联网上阅读过褪黑素、维生素等生物学或营养学资料后,还是会义无反顾地买回大量的保健品,甚至每日摄入远远超出身体需求的大量维生素。

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国的美妆行业,截止到2019年7月,小红书上的用户已超过3亿,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这3亿用户日常分享、网红带货与商家推销的时候,出现的高频词语往往是一些简化的事实类表述。如果评价一款乳霜,会首先介绍自己的肤质,而后介绍这款产品的功效,“修复能力”、“美白”、“祛痘”等等,最后放上使用前后的对比图,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词汇所传达的信息是低效的,但这不妨碍人们为它们买单。

    小红书用户对某产品的推荐词    

事实上了解一款护肤产品,没有比查看它的成分表更高效的方法了,你可以通过成分表了解它是否含有致痘成分,酒精含量是否会导致你的皮肤过敏,哪些具体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功效,各个成分的配比是否合理。

但实际上这样做的人很少,人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时候不自觉地倾向于选择简化后的信息,因为人们不善于学习规律,而是善于学习事实,甚至蔑视抽象。人们更喜欢听事实性的介绍而非探究事物本身遵循的规律,市场正是利用了大众对抽象规律的厌恶,使用一些模棱两可、闪烁其词的广告词对产品进行宣传。


《黑天鹅》一书中,作者纳西姆把由于只关注具有明确定义的“形式”而导致的错误称为柏拉图化,你可以理解为过度简化。在互联网世界里,我们的思维以及对事物的把握很容易滑向柏拉图化的世界,甚至我们在进行互联网社交与接受信息的时候常常是“无意识”的状态,这导致我们只注重学习事实,而事实背后的抽象的规律却鲜有人注意。 

信息是有压力的,在常规的网络空间里,信息就是压力。人们倾向于获取更加平面化的信息,以此逃脱信息带来的思考负担,而大量信息的柏拉图化给予了知识幻象,使得我们误以为自己懂得的要比实际更多,而事实并非如此。

尽管一些柏拉图化的知识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十分有效,但问题在于当我们渴望用这些知识模型解释更多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可预知的风险。这些模型就像某些可能有效,但同时也可能具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的药品。

我们在日常积累信息的过程中很难避免柏拉图化的现象,因为简化后的知识框架更利于人类的记忆储存,也更方便我们进行学习。但如果你意识到了这种信息的柏拉图化,它就不会再愚弄你的思维。尽管接收信息时无法避免柏拉图化,但是当真正利用信息进行决策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信息库进行扩增,实现信息的去柏拉图化,避免我们落入知识幻象的自大陷阱里。


2

信息噪音降低决策的正确率

“ 我习惯性地认为问题在于信息将智人变为了蠢人,它我们的信心不成比例地膨胀,特别是在一些众声喧哗的领域。”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大量的信息获取容易使人产生知识幻象,互联网时代,一些主动或被动的信息鱼贯而入,但实际上信息的可参考性却下降,从而降低人们决策的正确性

一个很显然的例子就是近期疫情发生时,人们蜂拥购买N95口罩,线上线下口罩断货,一些不良商家也借此机会贩售“天价”口罩。

    超市N95口罩抢购一空  图源:新京报    

这种焦虑来源于网络,我们所接收的信息无时无刻地告诉我们,所有人都在购买N95,市场极度缺货。然而这些信息的内容高度重叠,几乎是相同的,它们并不会帮助我们进行决策,只不过是增加了我们决策的自信心,摄取的信息越多,越让我们相信应当这样做。
事实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并非必须购买N95,医用外科口罩即可满足需求。蜂拥而至的信息对思维造成了知识幻象,想要识破这种知识幻象,需要有反思维惯性的“去柏拉图化”意识。当你在做出抢购决策之前,有意识地查询N95与医用外科口罩的过滤级别,可以发现:
医用外科口罩对于直径0.3um的微尘防护率为81%左右,而N95的防护率为95%,而病毒依靠飞沫进行传播,一般来说病毒飞沫直径在1-5微米之间。也就是说,购买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为YY 0469-2011)就足以满足普通人对病毒防护的需求。
很显然,增加信息的摄取并不会提高人们决策的准确性,只不过大大提高了人们决策的自信心。

不可否认,人们依赖网络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摄取,大多数的人都对手机爱不释手。我们会订阅许多类型的公众号,查阅大量的新闻,事实上,网络带来了比想象中更大的便利,我们可以更加迅速、便捷地浏览消息,因为它们几乎都是送到我们的眼前。许多app都会对时事进行推送,它会出现在最显眼的地方以方便你打开它阅读新闻,几乎所有人都熟悉这些新闻的每一个细节,因为各个资讯之间的报道重复率如此之高,但我们还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浏览这些信息上,期待某一次浏览时可以跟进出一个惊天内幕。

在今年的疫情中,尽管我避免重复摄取相同的信息,但它还是会出现,在微信群里,相同的新闻由不同的公众号撰写,再由不同的人发布而出,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我可能会收到四个公众号发出的谣言以及五个公众号针对这个谣言发布的辟谣文章。

我们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许多信息摄取的活动都是退化且低效的,伴随着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信息噪声也在不断增加

噪声是指代不起任何作用,没有任何目的的随机信息。人们对于事实经验的细节知识了解越多,信息噪声就越多,也越可能把它们错当成真实信息。实际上噪声应该是被忽略的,而信号才是需要注意的

把一张模糊的消防栓图片逐步提高清晰度,分给两组人看。一组分10次逐步提高,另一组分5次逐步提高,一般来说,分5次提高清晰度的分组可以更快地辨认出图片的内容。这意味着当我们接收的信息越多,越容易产生假设,并将更多的随机噪点当成信息,妨碍最终的决策过程。

减少信息噪声的最好办法是尽量避免二手信息,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查阅源头资料,例如在挑选口罩的时候查阅基础的医学资料,就可以有效避免盲目购买。

同样,即使是权威专家发布的二手信息,有时可能存在问题,几日前满城风雨的论文风波便可见一斑,但如果你自己查阅了论文原文,仔细地阅读一番,便很容易就可以还原真相。

3

极端事件主导网络

一场疫情让我们真实了解到自己可能没有想象中理智,尽管我们可以清晰地鉴别大姑大姨转发到家庭群里奇怪的养生文章,但在这次疫情的网络大风暴里,依旧不免陷入谣言的陷阱中。

    有的人高高兴兴转发了四五个群后被辟谣    

谣言比想象中更容易传播,因为谣言的特点是使用常规的方式去表述不真实的极端事件,我们通过谣言扩散的速度和影响力可以了解到,极端事件对人们的主导作用要比想象中更多

虽然大部分理性人群能够摆脱谣言的影响,透过现象观察到本质的真相,但是实际上,极端事件的主导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谣言的传播上,而是真实地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思维方式。

极端的奇闻逸事对人们的吸引力远远高于抽象的统计信息,换句话说,1个人的死亡在网络世界会激起大范围的共情,而1000个人的死亡常常成为了抽象的统计信息,这是人性的情绪特点,我们对更加具体的故事更感兴趣。

一方面由于媒体对极端事件的青睐,另一方面则是人群对极端事件有更强烈的情绪反应,使得网络扩大了轰动信息和重要信息之间的差距。

媒体描述的逸闻趣事事实上就是一种信息噪声,在这种噪声的包围下我们越来越多地生活在虚拟的现实中,而我们对此却毫无感觉。举例来说,人们时时关注恐怖主义造成的死亡,并对此感到愤怒与恐惧,但实际是环境是最大的杀手,几乎每年可造成全球1300万人的死亡,而这个数字却很难激起情感的认同,在这样的思维影响下,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距离一天天拉远,但却对此却很难有足够的意识。

如果你只是习惯于在互联网上找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许这样的互联网思维并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困扰,但如果你渴望通过网络寻找信息,并长期帮助你进行某些实际决策,这样的思维显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只不过一旦我们注意到之后就可以轻松做到思维的转变,最好的办法是只关注重大的数据或条件的变化,而忽略一些小的数据变化,这样可以清晰分辨出极端事件的信息噪声。正因为我们很难将一片稻田误认为成一朵花,所以在足够的数据面前,极端事件并不会撼动真正重要的信号,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

4

关键句
  1.    应对知识幻象: 进行实际决策或做出决定之前,有意识地对信息库进行纵向拓展,实现信息的去柏拉图化,避免我们落入知识幻象的自大陷阱里。
  2.    应对信息噪声: 尽量避免二手信息,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查阅源头资料。

  3.    应对网络信息: 只关注重大的数据或条件的变化,而忽略一些小的数据变化,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