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崧舟观影 | 英雄史诗——勇敢的心

 caikk 2020-02-11

英雄史诗

 苏格兰壮丽的山河

伴随着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声,镜头化作雄鹰的翅膀,优雅地掠过藏青色的山峦,白雾从小河边上升卷开来。镜头慢慢拉近,树间出现人马的轮廓。一部伟大的电影拉开了序幕。

1996年勇敢的心荣获第6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这部由梅尔吉布森执导,他与苏菲玛索,凯瑟琳麦科马克等主演的影片以13-14世纪英格兰与苏格兰政治斗争为背景,战争为主线。讲述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残暴,奸诈统治者不屈不挠的斗争故事。简单的故事描述远远不足以概括如此伟大的电影,那接下来就由我的眼睛来发现这部神作的魅力。

在我看来,电影当然分为很多种类型,此片我们可以把它归类为战争史诗片。这类型影片与科幻片、剧情片、爱情片等构成了电影领域的核心题材。科幻片让人们有了仰望星空的眼睛,对未知的渴望与童真的思考,爱情片让我们发现了真善美的真谛,灾难片让我们有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之心。而本片让我们深刻体验到了信仰的力量。是啊,能让人记住的伟大电影远远不光是华丽的制作班底,演员阵容。炫酷的特效技术与复杂的情节设置。而是通过这些手段所体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最后传达的影片终极目标“人性的光环”。

影片开始一个男人的声音在此时响起:“我将为你们讲述威廉姆华莱士的故事,英国的历史学家们会说我在说谎,但历史是由处死英雄的人写的……”

在父兄的葬礼上,年幼的华莱士茫然的接受着众人的怜悯,或许对于此刻的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仍有不明。直到黄土掩盖在父兄的躯体之上,而土中的人再也不会重新站起来拥抱他的时候,他才明白——

有什么东西失去了,那便永远不会回来。

没有父兄的世界,没有家人的生活,惶恐感席卷而来。

可在这惶恐之中,有一朵紫色的野菊花出现在他的掌心。那株不甚艳丽的野菊出现的刹那,晶莹剔透的泪水自少年眼中滚烫而出。

手持野菊的少女奉上鲜花,也奉上了一份最为纯朴的祈祷。而这份祈祷,于华莱士来说犹如绝望中的希望之花。

他小心珍藏,谨慎保护这可以支撑他继续面对惨淡人生的希望,直至重逢之日。

我想,或许这就是爱情吧,在生命中最为失落的一刻,有人奉上一朵花,燃起丁点希望,填充空落的心。直面渺茫的未来,等待花开的明天。

华莱士的明天到了,他已经有了足够强壮的臂膀,可以为一个美好的女人撑起臂弯,他们相逢于曾经,相知于雨夜,相爱于月下,却未能相生于一个自由平等的时代。

毫无人性的‘初夜权’,让他们得不到亲友的祝福,只能在教父的见证下秘密的完婚。在月色林中完成了神圣的仪式,在冷泉中融为一体。

微小而又郑重,简单而又神圣。

华莱士想要的是娶妻,成家,生子。爱情应如是,生活应如是,无甚波澜的一生,微小而确实幸福的平凡。

可是在这“初夜权”横行的年岁中,会有触手可及的幸福么?

狰狞而贪淫的面孔,锋利而雪亮的刀锋,自父兄亡后,填充在华莱士心中的花儿,谢了。

他有了足够强撞的臂膀,却未能保护一朵花儿的绽放,成年的华莱士不像是曾经一样的迷茫。他复仇,杀光了那些伤害自己用心呵护的‘花儿’的凶徒后,郑重的将‘希望’掩埋在土地中。

此刻他一无所有,和曾经一样,只是这一次再没有人将一朵野菊花安放在他的手中。华莱士的心是空的,正如月下那自以为的微小幸福也是空的。

贵族的压制下,幸福是水中月,镜中花,他的‘花儿’埋葬于土中,而别人的‘花儿’终将凋零。

1. 英国贵族带走婚礼上的苏格兰新婚妻子。

 2. 男女主角秘密婚礼。 

     3. 女主角被英国士兵杀害。

 故事前半段剧情由喜转悲,而后半部分,堪称大快人心。

失去了挚爱的华莱士为了更多人的自由与幸福开始了一个关于英雄的传说。

没有自由就没有幸福,没有勇气就没有未来。

华莱士对自由的信仰燃起了苏格兰男人们的勇气,他们义无反顾的奔赴战场,光着屁股向那些曾经侮辱过他们的男人们发起了反抗。

如果说为了所有的人而抛弃了自己性命的人就是英雄,那么在那一刻他们每一个都是英雄。

而他们的传说,威廉姆·华莱士用智慧获取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用勇气激励了一波又一波的热血男儿。

当那些鼠目寸光的贵族们还在想着用什么样的东西来换取别人授予的微小名头的时候,华莱士已经带领着渴望自由的人解放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

这是为挚爱的复仇么?并不是,这只是华莱士为了将来有一天,不会有人如他一般痛失所爱的浴血奋战罢了。

马背上的人生荡气回肠,刀光剑影中的铁汉柔情百转。

导演功力深厚,音乐鼓点的切换,大量长焦和慢镜头的交叉运用让观众如临其境,恨不得飞身上马,与那群为自由而呐喊的热血儿郎肩并肩。

可是传说也有破灭的时候,因为一些鼠辈的蝇营狗苟,因为一些患得患失的麻木无知。不是华莱士错信了一些人,也不是一些人背叛了华莱士。

井底的青蛙如何知道天空的广阔?

湖中的鱼儿又怎么理解海洋的博大?

苏格兰的王又何须英格兰来承认?

本该是理所当然,可跪的时间久了,该怎么站起来?

在金属的铿鸣和染血的战歌中,战场成了坟场,尸骸遍野,烈火烧着的是一个又一个不甘的亡魂。妇女们在悲伤地寻找无数相似的尸体中属于她们的丈夫、兄长、儿子、父亲,无限悲凉残酷。

战争是残酷的,通往自由的路亦是血腥无比的。

但是没有了自由,没有了战争的人生真的是确确实实的幸福么?

影片中华莱士用生命喊出对自由的信仰

华莱士说:每个人都会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的活过。

华莱士也说:战斗,也许我们会死,逃跑,也许我们会苟活着,多少年之后寿终正寝,可是你们愿不愿意用苟且偷生的生命换来一个机会,仅仅是一个机会。就是到这里,用你手中的剑告诉你的敌人,你们可以夺走我们的生命,可永远也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英格兰的人,夺不走华莱士的自由。      

当英格兰的人民把他当作叛国罪人一样唾弃,为他的即将死去而欢呼,当他看见刑场下儿童对着他的死而微笑的时候,我知道那样的无知是一种莫大的嘲讽。

当他饱受疼痛,在生命的最后,深深地吸满最后一口气,在众人都以为他请求开恩的时候,他用一生的力量大喊了一声:“freedom ”

这句Freedom在那一刻控制了我的泪腺,让我红润了眼眶。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华莱士终究是死了,他用死,燃起了一个苏格兰男人勇敢追求自由的心。

当布鲁斯在阵前对着苏格兰人,喊道:“你们曾经和华莱士一起流血!”他抽出长剑来,“现在,请你们跟我一起流血吧!”

井底的蛙跃出了井底,湖中的鱼儿,奔向了大海,苏格兰的王在华莱士的肩膀上,站起了身躯,挺起了胸膛。

自此,苏格兰的王,不需要英格兰来承认。

华莱士的剑立在广袤的大地,在这片土地上,埋葬着传说的‘花儿’,埋葬着追逐自由的亡魂,也埋葬着威廉姆·华莱士悲壮的一生。

当苏格兰风笛再次响彻的时候,我已经无法继续平静了。勇敢的心像英雄一样的难得。     

最后来说说片名,传说罗伯特.布鲁斯死后,他的一个随从将他的心封装在锡罐里想带去埋葬在圣地耶路撒冷。途经西班牙时正好碰到回教军队进犯,便义无返顾加入了抵抗战争,就在即将取得胜利之际终于还是倒在了战场上,死时怀里依然揣着罗伯特.布鲁斯之心。后世诗人对这个段子多有传诵,并将罗伯特.布鲁斯的心称为勇敢的心,意指人们只要怀揣着勇敢的心(精神、信仰),也会让人变成勇士。所以……电影片名《勇敢的心》其实是从这个典故来的,“勇敢的心”指的是罗伯特.布鲁斯的心,而不是威廉.华莱士……这也是我们喜爱这部影片的原因,毕竟我们需要高于生活的艺术。

我相信,电影是活生生的艺术。但是生活是更加真实的,赤裸裸的电影。

此篇影评作者:成都市高新实验小学  施 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