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民休息仁宣鼎盛的故事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2-11

第七章 与民休息仁宣鼎盛

如果有人说,老子沾了儿子的光当了皇帝,你会不会觉得不伦不类?

如果有人说,爷爷看了孙子的面子,照顾了儿子一个当皇帝的机会,你会不会觉得这太像儿戏?

不过,历史上确有其事,朱棣传位给儿子朱高炽,主要是想让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将来继位。

因为朱高炽的多病之体,朱棣曾经生过废立太子之心,因为事关国体,朱棣大费踌躇。朱棣又是个固执霸道的人,朝臣议论和谏官的进言,他根本不理不睬不听,多亏解缙妙谏,当了朱棣的面,夸朱瞻基说“好圣孙”,解缙一言中的,解开朱棣的心结,朱棣心有戚戚者,就是这个孙子不得其位也。解缙道破他的心事,他才彻底打消了废立之意,朱高炽才有机会登上大宝,开创了朱明王朝最幸福的时代。

仁宗不长寿

《明史》上说,朱高炽小时候,朱元璋让他分阅奏章,朱高炽只挑选那些与军民利病有关的事情汇报。奏章有错字,他一概不提。(www.)朱元璋指着那些错处问他:“小家伙,你太粗心了,看你疏忽什么了?”朱高炽镇定地回答:“不敢疏忽,只是觉得这些小错不会冒犯您的英明。”还有一次,朱元璋问朱高炽:“尧、汤时代,非涝即旱,当时的百姓依靠什么活下来?”朱高炽应声回答:“依靠圣人体恤人民的仁政。”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夸奖:“这个孙儿有人君的见识了。”

永乐十八年(1420),朱高炽还是太子,应皇父朱棣之召进京,一路北上,经过山东邹县,看见百姓拎篮提筐,在路旁采摘野果,朱高炽便下马,询问情况,老百姓说:“今年灾荒,没吃的,吃这个填肚子。”朱高炽听说,沿路进村入户,看见百姓们一个个破衣烂衫,面带饥色,痛心不已,马上命令太监把路费银两全部分给百姓。

恰好山东布政使前来迎接,朱高炽劈头就问他:“身为父母官,老百姓穷成这样,你怎么坐视不救!”布政使回答:“我已经上表朝廷,给灾民免掉今年的租税了。”朱高炽皱眉道:“老百姓都快饿死了,你还想征税!你马上打开官仓放粮赈灾,不得迟延。”布政使挠头,请示每人发给三斗怎么样。朱高炽生气地说:“先发六斗,我不会让你承担擅发仓廪的罪责,见到皇上我自会替你说明情况。”

救斯民于水火,就是体恤民情。朱高炽的聪明在于,拿出自家的粮食救自家的黎民百姓,最终巩固自家的江山。这点聪明放在皇太子身上,就变成英明了。

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病死于北征途中,遗诏传位皇太子朱高炽。朱高炽继位伊始,立即下令停止郑和下西洋的活动。这步棋貌似漫不经心,其实是终结了两个时代,一个是永乐,还有一个,就是纠缠着朱棣的阴魂不散的建文时代,同时开启了他节民财养民生的与民休息的新时代。

朱高炽在位期间,重用大臣“蹇夏”和“三杨”。“蹇夏”即蹇义和夏原吉,两人皆是从洪武朝就开始任事的老臣。蹇义当了34年的吏部尚书,夏原吉当了29年的户部尚书,长期掌握朝廷重权。“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杨士奇刚直敢言;杨荣多谋善断,有军事才能;杨溥为人恭谨,品格高雅。有这样老练的股肱之臣,朱高炽的政权就安稳多了。

补充官员的主要途径靠开科取士,朱高炽敏锐地看官员的素质与地域之间的潜在关系,便着手改革了科举取士法,规定会试时分南北卷取士,并提出了“南六北四”的取士比例,南方人聪明善学是朝廷搜求的,可北方人的忠厚诚实,才是任命官员首要考虑的关键品质,朱高炽通过调整比例,给北方的知识分子创造了一个突破的瓶颈,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机会。“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种改变,真正的获益者当然是朱高炽,还有他代理的朱明王朝。

朱高炽是个开明皇帝,他制定的政策也很开明。朱高炽注意到永乐时期百姓的负担过重,他就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下令停办为宫中采办宝石、金珠、马匹以及烧铸等事宜。以往,北京、山东两地每年要上交80万斤的枣作为宫中香炭之用,这是常赋,并不是额外采办,到了他跟前,便下令只征一半。工部要维修军事设施,准备向民间征收布漆,朱高炽下令,采取政府购买,不许向百姓征派。

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个月,他数次减免灾区赋粮并开仓赈灾,还派遣监察御史巡视天下,考察官吏的政绩和声望。他曾告诫司法机构的官员:“要让百姓感受到国家的体恤和关怀,必须从清除贪官污吏这些侵害百姓的蠹虫做起。”有个太监被派往四川采办木料,在那里作威作福,扰害百姓,仁宗马上命人前去查办,给予严惩。

大凡明君,基本上都善于纳谏。朱高炽当太子监国时,有个御史得罪过他,他即位后,就想找机会处理那个御史。杨士奇劝谏说:“陛下即位时曾下诏说赦免以前抗旨之人。现在你又回过头来办御史的罪,这可是不守信用啊。你这样做了,别的臣僚都会寒心的。”朱高炽愉快地接受了老杨的建议,放过了那个御史。

大理寺少卿弋谦是个直性子,有一次上奏言事,言辞过于激烈,朱高炽大为反感,老杨再次察觉朱高炽的不快,从旁进谏道:“弋谦是响应您的号召陈言的,如果你要怪罪他,今后群臣们谁还敢开口呢?”朱高炽立即改变态度,升弋谦为副都御史,又专门召见谈话,给予嘉勉:“卿素来清直,好好为朕办事,勿怀疑惧。”事后,还下一道罪己诏,自责过错。朱高炽勇于自我批评的态度,给他的封建朝廷吹进一股清新的风气,几乎让他的臣僚感到民主的温度了。

还有一件事,颇能反映朱高炽之“明”,这个明,叫自知之明。

有个官员有感于皇帝的仁厚爱民,写了一篇歌颂太平的美文,朱高炽看了没表态,他心里是不是美滋滋的,他没有流露,只把美文交给群臣传阅。群臣都说写得好,夸得对。唯独老杨不以为然,他恳切地说:“陛下的恩泽虽然普及天下,可是,现在还有许多流民无田可种、无家可归,战争的疮痍还没有彻底恢复,老百姓的生计还很艰难。我想,真正的太平盛世,估计还得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大家才能看到吧。”老杨说完,朱高炽马上反问群臣:“你们的想法真和这文章一样?真的认为朝廷没有弊政、天下一派太平?”皇帝这样最后表态,把随声附和的文武大臣问得面红耳赤,惭愧无状。

朝廷里有这样的皇帝,就是百姓的福祉,老百姓仰赖他的宽民政策得以安居乐业,而他呢,一如他少小时代就懂得老百姓“恃圣人有恤民之政”而生那样,他成了一个仁政的践行者。

可惜好人不长寿,不管他是聪明,是英明,还是自知之明,或者是他带来了空前的吏治清明,这个难得的明君,过快地结束了他的执政生涯。他是明朝一颗最明亮的流星,朱高炽,这个名字太有意味了,太宿命了,在我们浩瀚的历史中,十个月的当政时间,只能用转瞬即逝来形容,太短暂了。

这是历史性的遗憾。

宣宗的亲民政策

不知是历史残忍,还是朱棣狰狞,还是仁宗朱高炽胖而残疾的身躯扛不起这副重担,朱高炽在属于他的舞台时间,几乎只完成了一个亮丽的转身。是的,他转身就把政权交到儿子朱瞻基手里,然后迅速退出历史舞台,为他的儿子、当然更是朱棣的“好圣孙”腾出了巨大的舞台。

洪熙元年(1425)五月,仁宗朱高炽去世,其子朱瞻基即位,就是宣宗,年号宣德。朱瞻基在位十年,比仁宗长十倍,朱瞻基执政期间,继续执行仁宗与民休养的政策,仍然重用仁宗的内阁班子,“蹇夏”“三杨”等重臣,也勤勤恳恳地辅佐着新主。

28岁登基的朱瞻基和他父亲一样仁厚亲民,但这个年轻皇帝对于造反者的雷霆手段,却令人刮目相看。

有一次,朱瞻基外出回京,沿路看到农民在田里耕作,便下马走进地里,向农民询问今年的农事墒情等。末了,他还从农民手中接过犁耙,学着推了三下,然后对随行的官员说:“朕推了三下,就觉得疲累了,这些百姓长年累月地劳作,该多么辛劳啊。”这样将心比心地关心百姓疾苦的皇帝,实在不多。

朱瞻基让画工画了《织妇图》,在朝堂和内宫里到处悬挂,让官员和妃嫔们知道百姓的辛苦。

朱瞻基刚即位,工部尚书就来讨巧,说宫中御用器物需要更换,应该到民间采办一些,结果被朱瞻基一口否决。

一个和尚托词要修建寺庙为宣宗祝福延寿,朱瞻基召来和尚,亲自训示:“是人就想长寿的,古时的君王,如商朝的中宗、高宗、祖甲,周朝的文王等,都是长寿,那时没有什么僧道神仙之说,你给我说说他们的岁数是跟谁求下来的?回头再看,秦始皇、汉武帝到处求神问药,梁武帝、宋徽宗天天崇僧信道,结果他们哪个得偿所愿长命百岁了?这等事情,一看便知,世人不悟,实在可叹!”

当朱瞻基说出这番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话时,他的思想大大超越了他的时代至少600年,而这,才是真正的延年益寿。

在修建仁宗的陵墓献陵时,朱瞻基遵照仁宗的遗嘱,避免奢侈华丽,他亲自规划,仅用三个月就修成陵墓。献陵在规模上远不如成祖朱棣的长陵,以后几代皇帝都以献陵为楷模。

朱瞻基主张裁汰冗官,一个巡抚竟不看火候,上疏要求在杭、嘉、湖地区增设一个管粮布政司,朱瞻基降旨给予痛斥:“粮税是固定的赋税,设官何干?我这里裁减冗官,你反而要求增官。”坚决不准。朱瞻基还关押和杀掉一批贪赃枉法的朝廷命官和宦官。

朱瞻基推行减免田赋、开仓赈灾的政策。河南有一知县,未经请示就发放驿粮千石赈灾,朱瞻基听说后,不但没有责备他专擅,反而表扬他不拘手续,称职能干,还说:“如果这事情都层层申报,老百姓早已饿死了。”

一些地区发生天灾,老百姓只好四处逃生,沦为难民。各地的地方官害怕流民滋事,有的派兵捕捉,有的派兵驱逐。朱瞻基专门下诏,禁止地方官捕治饥民,并且派官员赈济。有一些流民在客居之地安顿下来,有了家业,当地官府却驱赶他们回原籍。对于这种情形,朱瞻基也给予关注和指示:“彼此皆我土,只要民安就可。”允许流民在异地居住。

朱瞻基和仁宗一样善于纳谏,一样具有仁厚的情怀,宣宗还让“蹇夏”“三杨”等人推荐了一批廉直的官员出任府、州长官,其中的不少人名垂青史,如况钟,就属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官,况钟死在苏州任上,当地官民痛哭流涕,给他修建祠堂,长年香火祭祀。

明朝仁宗、宣宗两朝是明王朝的鼎盛时期。这时明朝的国策,由洪武、永乐时的严急而趋于平稳。这一时期的吏治比较清明,周边形势也比较安定。一些与民休息的政策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在这个基础上,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了,尤其是手工业和商业皆有较大幅度的发展,周边形势也比较安定,出现了明朝前期封建经济繁荣与社会安定的局面。这一时期史称“仁宣之治”。

朱高煦的悲剧

朱棣有三个儿子,朱高炽体肥腿跛,行动不便,但自幼聪慧仁德。朱高煦自少年时代就勇武善骑射,但他为人凶悍,言行鲁莽。朱元璋曾经告诫朱棣,这个孙子将来会给家里惹麻烦。朱棣当然不会因为他老子的一句话就把儿子怎么样了。到了朱棣起兵靖难之时,朱高煦在白沟、东昌、江上等战役中立有大功,朱棣还半真半假地许诺:“吾老了,你努力,你哥哥多病。”朱高煦听出了某种暗示,觉得将来的天下归自己,作战更加卖力,帮助朱棣攻下南京登上大宝。“君无戏言”,朱棣的轻诺,给他身后的儿孙埋下了血光之灾。小儿子朱高燧也聪慧狡黠,会讨朱棣的欢心。

永乐二十二年(1424)春天,鞑靼阿鲁台犯边。四月,朱棣率兵第五次亲征,时年朱棣已65岁。八月,朱棣在榆木川病死,遗诏传位皇太子朱高炽。

朱高煦大失所望。

其实早在朱高炽立为皇太子时,朱高煦、朱高燧就和手下的人成天找事向朱棣进谗,陷害他们的大哥,不过几次都没成功。

朱高炽即位后,不仅没报复,反而表现出长兄如父的仁厚,更加关爱这两位跟他犯浑的兄弟。朱高炽在位时,立法制度,都从体恤百姓的角度出发,用人行政,善不胜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仁德皇帝。可惜好人不长寿,天不假年,朱高炽刚走上皇帝这个工作岗位不到一年,就病逝了,时年48岁。朱高炽的长子皇太子朱瞻基即位,史称其为明宣宗。

朱高炽一死,朱高煦就水落石出,暴露出来了。他遇到的情形,和他爹曾经遭遇的一模一样,这说明了什么?这意味着什么?朱高煦就想把他爹的“靖难”武戏照葫芦画瓢重演一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朱高煦哪里知道,他压根儿不能和他爹比,倒霉的建文帝也压根儿不能和朱瞻基比。

一切的一切,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明宣宗继位后没两个月,汉王朱高煦就积极上书建言,“陈奏利国安民四事”。朱瞻基性格像他父亲,也是个厚道人,对侍臣讲:“我爷爷当皇帝时,常常提醒父亲和我,说这个叔叔有异心,让我们要防备他。但是,父亲当了皇帝,对他一直很仁厚。如果他现在上书内容都是出于真心诚意,那就说明他是洗心革面了,我也就不能不考虑和采纳了。”就这番话就能看出朱瞻基一直提防着这个叔叔,也对叔叔抱有期待。于是,朱瞻基大张旗鼓地下达文件,让有关部门施行,并亲笔写信表示感谢。

第二年(1426年,宣德元年)正月,朱高煦以献元宵灯为名,派人暗中侦察京城防备,同时秘密联络驻守济南的军官献城,策划了进攻北京的部署。

起兵前,朱高煦自作聪明,派部下枚青潜入京城,约英国公张辅做内应。张辅是朱棣“靖难”第一功臣张玉的儿子,东昌大战,朱棣被盛庸的人马重重围困,张玉在救护朱棣时被火器射死。张玉是朱棣的铁血忠臣,张辅身上流着他爹的铁血,这样的人会造反吗?

张辅连夜把枚青绑起送入宫内。

风烈雷电,论理朱瞻基这时候完全可以降诏或派兵,杀掉这个有勇无谋的皇叔。

朱瞻基很克制,只是派了一个姓侯的太监,带了他的亲笔信,去晓谕他的皇叔:造反有罪。

侯太监带着朱瞻基的亲笔信到了乐安,朱高煦居然耀武扬威,陈兵相见。朱高煦大模大样南面高坐,也不拜领皇敕——皇帝的信就是诏书啊——反而命令侯太监跪在台阶下。朱高煦厉声说:“我什么地方辜负了朝廷了!靖难之战,要不是我拼命死战,北平守住守不住,恐怕不好说,更不会有后来和现在了。”

说到气头上,朱高煦连老子大哥一起骂:“太宗(朱棣)相信谗言,削了我护卫,把我撵到乐安;仁宗(朱高炽)就会拿小恩小惠哄我。你(朱瞻基)现在动不动就讲祖宗故事,我难道窝囊死也不要挣扎一下?……”

最后,朱高煦耍开蛮横,模仿他爹当初拒绝建文帝和谈要求时的强硬口气,呵斥侯太监:“你赶紧回去报告皇上,让他把夏原吉、杨荣等奸臣绑来,然后慢慢再说我的想法。”

侯太监怕死,伏地唯唯。回京复命,朱瞻基问他朱高煦说些什么,侯太监不敢转述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只好搪塞,他没说啥。那些随行的锦衣卫早气坏了,便将看到和听到的一切统统照实说了,朱瞻基一听就火了,指着侯太监骂道,等事情摆平我再收拾你。

有志不在年高,朱瞻基虽说年轻,却英明果决。宣德元年(1426)秋八月,经过周密布置,他亲率大营五军将士出征。

行至杨村,朱瞻基在马上问身边的大臣们:你们认为朱高煦会怎么应付局面?有的说乐安城小,他一定先攻占济南做他的大本营;有的说朱高煦曾一度在南京逗留,这次造反,也一定会跑到那边。朱瞻基听罢摇头,然后从容地说:“你们说得不对。一,济南虽近而难攻。二,他听说朕大军将至,想打济南也来不及。三,他的护卫军都是乐安人,你想他们会扔下家口到南京和我打仗吗?四,朱高煦看起来诡计多端,本质胆小懦弱,遇事就狐疑,光会思量不会决断。他现在敢造反,是小看朕年轻,又是刚当皇帝,人心尚未归附。他还以为朕不敢亲征。如今听说朕亲自督兵,早已吓破胆了,他敢出来和我打吗?你们看着,我们的大兵一到,他就得束手就擒。”

朱瞻基的一番分析,头头是道,知彼知己,把那些将领说得心服口服,其实这些臣僚,肚子里何尝没有藏着轻看小皇帝的几分意思呢?

大军包围乐安,守军想居高临下架设大炮,吓唬围城的明军,朱瞻基命令火枪队开火,万枪齐射,声震如雷,把守城的叛军吓得连滚带爬,无暇他顾。

将领们请求马上攻城,朱瞻基不许,按兵不动,派人给朱高煦下书,朱高煦没反应,就又派人下书:“前面那道诏书已经给你说得够明白了,朕不会再给你重复,你要仔细想清楚了。”这等于是最后通牒。随后,朱瞻基又令人用弓箭把招降归正的诏书射进乐安城里,宣告投降和抵抗的不同结果,还悬赏捉拿朱高煦。于是,城里有不少人都思谋生擒朱高煦立功。

再说朱高煦,他果如朱瞻基所料,慌了,秘密派人哀求朱瞻基,多给一天时间,理由是当晚要和妻儿们告别一下,2017-02-20 一早就出城服罪。见朱高煦这么快就稀松了,朱瞻基也无话可说了,同意宽限一天时间,让叔叔和婶子们举行告别仪式。

朱高煦争取时间,主要是销毁罪状,当夜的乐安城中,通夕火光烛天,朱高煦把多年来私造的兵器和联络众人密谋造反的文书信札,统统付之一炬。他知道,这些东西万万不能落到朱瞻基手里。

翌日,朱高煦准备出城投降,他的部将王斌劝阻他说:“宁一战而死!你这样束手就擒,太耻辱了!”朱高煦很难堪,托词乐安城太小,抵挡不住。随后避开王斌,悄悄从地道里溜出城,穿上白衣,跪在侄子朱瞻基面前,磕头认罪。朱高煦造反,依律当斩,朱瞻基却没有“明正典刑”。

朱瞻基饶了叔叔朱高煦,还把叔叔一家人送到京师,软禁在一座名叫逍遥城的崭新的宫室内,吃穿用度,依旧是王室待遇。班师之后,朱瞻基只诛杀了王斌那种死硬分子,其他胁从者,一律不追究刑责。在彰德的另一个叔叔赵王朱高燧见二哥被灭,主动上缴自己所有护卫军队。朱瞻基给他留了一支仪仗队,赵王朱高燧得以善终。

朱高煦属于不识相的人,他是既没有跛子大哥的仁慧,也没有弟弟的狡黠,以他这罪该万死之臣,如果不是侄儿皇帝宽待,他早死了。现在好吃好穿地住在逍遥城里逍遥着,却不认真改造自己。最后,他死得很惨,死因却很扯淡。

那是平常的一天,没有任何征兆,朱瞻基来到逍遥城,探视养在这里的叔叔朱高煦。

那天,朱高煦可能中邪了,他横坐在地上,也不跪也不拜,睥睨朱瞻基。

朱瞻基想看看他到底怎么了,就在朱高煦面前转过来转过去,想着怎么和这个叔叔沟通,那朱高煦竟抽冷子一伸腿,把朱瞻基摔了个大马趴。

朱瞻基被摔疼了,他喝开要来搀扶的太监,自己狼狈不堪地爬起来。这个时候,几个词儿接二连三地蹦入脑海,绊腿、跌跤、跛子、父亲……这些不连贯的词语,却像火星儿一样灼疼了朱瞻基的记忆。

这次朱瞻基不是站起来拍拍土,一笑了之,他觉得这个叔叔意识太坏了。那几个火星儿一样的词语,让朱瞻基电光火石地想起另一件旧事。当年,朱棣命他和朱高炽、朱高煦一起去孝陵谒拜太祖。父亲朱高炽体胖足跛,行走不便,可谒陵必须徒步,所以要靠人左右搀扶,即使这样,依然踉踉跄跄,不时还来一个趔趄,行状确实狼狈。后面跟随的朱高煦不怀好意地调侃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朱瞻基在朱高煦后面接口就说:“更有后人知警也。”这话不仅双关,而且强硬。朱高煦当时就大惊失色。

这事情,叔侄俩都有记忆,朱高煦今天这一伸腿,朱瞻基这一跌,就全想起来了。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朱瞻基的杀心终于动了。

他命人抬来一口大铜缸,兜头将朱高煦扣压在里面。那朱高煦本是行伍出身,孔武有力,硬是撑起重达几百斤的铜缸,一点点朝朱瞻基挪动,似乎还想去撞他。

朱瞻基彻底愤怒了,让人提来几筐炭块,一股脑儿堆在缸上,然后点燃,随着炭火烧红,铜缸销熔,底下的朱高煦也一命呜呼,化为灰烬。朱瞻基余怒未消,斩草除根,把朱高煦的几个儿子统统处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