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情况

 昵称36922478 2020-02-12

  按照2018年6月4日省政府专题会议部署和省领导批示要求,省住建厅认真贯彻落实,抽调人员成立调查摸底、技术指导、政策法规、宣传报道、督查考评等5个工作组,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1-2周采取乘动车边查看边会商或到现场实地查看的方式进行督导;实行包片负责制,包片的省生态环境厅、铁办主要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分管领导或业务负责人开展包片调研;建立铁路沿线地方政府和铁路部门双段长制,协同推进整治;建立铁路沿线整治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各市、县(区)领导调研督导、各地整治措施、工作进展和好的经验做法等,并对各地技术方案进行点评,形成措施共鉴、经验共享、比学赶超的氛围。目前,房屋整治、绿化美化、卫生治理、安全保障等四项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实效。

  一、主要做法

  (一)组织推动。一是省级成立攻坚会战指挥部,由李德金副省长任总指挥,并下设办公室挂靠我厅,各市、县(区)也都成立指挥部。于伟国、唐登杰、梁建勇、李德金等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我厅第一时间抓好落实。福州、泉州、漳州、厦门、莆田等地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一线指导整治。泉州市整治任务最重,康涛书记高度重视,利用节假日,先后7次亲自到现场协调推动。二是制定整治方案,组织新闻媒体赴江西采访拍摄,派出人员赴浙江学习调研,在充分吸收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铁路沿线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拟定督查通报和评价整治成效办法。各地也出台具体整治方案,省生态环境厅、水利厅、自然资源厅、省通信管理局、南昌铁路局等部门单位还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推动整治。

  (二)强化技术指导。一是成立技术组全程跟踪指导。编制铁路沿线整治技术导则印发各地参考,跟踪督促市县出台技术方案,逐一收集、提出意见建议并参与评审,每1-2周赴现场指导一次,与当地一起研究,不断优化方案。利用微信群进行方案点评,专家第一时间提出修改意见,对采取铺草皮绿化、房屋立面装饰色彩运用不当等不适宜方案第一时间予以制止和提醒。二是梳理确定整治项目清单。利用最新技术进行全线全景拍摄,形成定位精准、边界清晰的电子资料,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地核实。三是着力提升技术方案编制水平。对农房整治设计方面,强调要更加重视屋顶改造,坚持平改坡及平坡顶结合的改造方式,体现农房的地域性、乡村感;对绿化美化方面,强调要尽量不用草皮,要按照多样性、野趣生态、本地化的要求,由各县(市、区)比选出当地容易生长、少维护的本地植物,包括乔木灌木爬藤类,多种红、黄、紫色的开花植物、色叶植物,成本要低,绿量要够,种出地域特色,突出大地景观,营造快速通过的体验,达到步移景换的效果。四是选择重点村开展房屋整治平改坡专项技能大赛。全省建设行业“南安一建杯”建筑瓦工(屋顶平改坡)岗位现场技能竞赛在泉州南安市丰州镇燎原村已正式启动。各相关市、县(区)基本都组织编制了技术方案,漳州市还邀请行业知名的南京农林大学教授作技术顾问。

  (三)形成机制。一是各级建立联席会制度,每月召开工作协调会,通报整治动态,会商整治事项,每周编制工作简报。二是开展包片督导,由7个成员单位挂钩7个设区市,采取乘坐动车查看、实地查看、核验资料等方式,每周或半个月开展1次,形成督导调研备忘录进行通报,并要求各地落实专人记录和拍摄,形成图文配套的问题清单,持续跟踪推进落实。我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督导8次,其他包片单位共督导10次,福州市对严重滞后项目重点督办,限时反馈整改。三是强化路地联动,定期与南昌铁路局沟通协调,及时会商解决福州、泉州、宁德等地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依托“双段长”机制,路地同步协调推进整治,同时加快铁路运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四)落实奖补。整治资金以地方筹措为主,省级拟对整治效果好的县(市、区)提供奖励。福州市对开展铁路沿线整治工作的县(市)区给予基础性“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对考评前三名的额外奖励;厦门市印发《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财政奖补体制》,市对区根据省、市考核结果实施不同比例的奖补;南平市推动沿线绿化植树,每种42棵折算成1亩补助6000元,并从万人保洁工作经费上对铁路沿线12个村庄倾斜24万元,做好环境整洁;洛江区、南安市、惠安县、福安市等地也都制定配套办法,对农房整治等进行奖补。

  (五)拓宽思路。福州市形成沿线整治项目作战图,挂图作战,逐点销号;漳州市每个县确定一个试点村(段),组织开展整治竞赛;厦门市举办“农村人居环境、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题培训,区相关部门和镇、村领导、业务骨干参加培训;莆田市建立“五个一”机制(一张整治规划方案图、一份整治项目清单、一笔资金、一套考评标准、一个机构);泉港区结合实际提出“三线三图五单四抓”工作法。

  二、初步成效

  截至2018年12月底,房屋整治方面,拆除乱建乱搭36万平方米,装饰建筑立面95万平方米,规范新建房屋237栋;绿化美化方面,新建绿地和绿化带68万平方米(其中铁路公路夹角地平行地绿化18万平方米),修复治理已毁山体和青山挂白225处;卫生治理方面,清理垃圾堆放点1314个,治理畜禽渔业养殖场375个,整治沿线建筑工地105个;安全保障方面,取缔沿线不符合规定的危险化学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等场所17个,整治违法施工行为36起,完成铁路沿线废旧电杆、线路清理385处,治理铁路桥(涵)下方及其附近道路影响铁路安全的问题291个,安装隔音设施3处,照明亮化189处。

  各地整治成效较为明显,如南安市深入挖掘燎原村靠近泉州动车站的区位优势,根据“禅意、韵味、野趣、随性”设计理念,打造山水田林生态景观;鲤城区江滨南路延陵段整治砌筑具有闽南传统建筑元素的文化墙;德化县融入陶瓷文化,修复帆船等原有陶瓷小品,新建陶瓷艺术景观;南靖县在铁路沿线新建滨河亲水绿地公园,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融合的观赏游览景点。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

  虽然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部分地方整治技术方案地域特色不鲜明,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地方对整治工作调研指导不够,推动工作不得力;关键节点建筑立面装饰、绿化植树方面效果有待加强;工作进展不平衡,泉州、福州、漳州等地行动迅速,力度较大,个别市(县)工作偏慢;资金保障不到位,大部分地方县级资金配套不足、筹措渠道单一,普遍存在资金落实难。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省住建厅将会同省直相关单位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按照两周一次的频率开展沿线整治调研指导,传导压力,及时发现问题、推动工作。二是加强铁路沿线整治技术指导,抓好技术方案把关,提升整治效果和地域特色。三是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意见,待我省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清单出台后,以指挥部办公室名义安排铁路沿线整治中期验收,做到“专项治理一条、巩固一条”。四是继续推进整治,6月底前全面完成杭深、合福线沿线绿化种植和红线两侧500-1000米可视范围内房屋立面整治,巩固提升其他各项整治成果,并进行整体验收。7月起开展向莆线建宁—福州段以及赣龙复线、龙厦线长汀—福州段整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