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2.10日原创微头条(参考心理学知识)

 谢汶青396 2020-02-12
  • 7.青少年心理障碍产生的机制

    1)寻求关注
    2 )权力争战
    3 )无意识报复
    4)假装无能
    5)天生体弱
    6 )受辱
    7)纵容娇惯
    8)高竞争环境

    8.焦虑:
    现实性焦虑(害怕)
    神经症性焦虑
    道德性焦虑
    导致自我以及超我形成的环境引起来的一种痛苦体验

    9.低成就感低自尊
    低评价

    10.潜抑
    主动将痛苦的记忆,冲动排斥在外,潜抑是个人生活上自卫的一个重要方法
    潜抑的感觉和观念虽然从意识的认知上被隐藏了,却仍然在心理的底层有力的活跃着

  • 11.退化

    退回到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以避免随后的发展带来的冲突。

    12合理性

    达不到目标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为自己辩解,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和愿望,为自己解脱,合理化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
    “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

    13.否认

    (1)不理会痛苦的现实,暂时地将痛苦与意识分割开来。
    (2)否定或重新解释某种痛苦现实从而逃避不愉快的经验,减轻内心的焦虑。
    (3)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制
    (4)其特点是:重新解释和重新评价
    (5)它不同于压抑,后者是将痛苦的经验排除于意识之外,而前者是对其进行重新解释。

    14.转移

    将一个人的感情从真实的对象转移到较为安全的对象上去,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

    15.青少年的情绪发展

    情绪体验特点:

    爆发频率降低
    心境延续时间加长
    内容丰富

    情绪表现特点:

    文饰
    两极化
    幸福感低

    第二反抗期:

    原因:生理-心理-社会
    表现:硬抗-软抗-迁移

    青少年情绪发展:

    烦恼增多(情绪波动大,烦躁)
    同伴地位(同一性发展,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动因)
    父母关系(尤其是独生子女)
    孤独压抑(尤其是独生子女)

    16.青少年的发展--同一性发展任务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我是谁)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无法确认自我同一感

    同一感:

    意识过剩
    选择的问题
    与他人距离问题
    时间安排
    勤奋感
    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17.同一性发展的目标(我是谁)

    内容:时间观   自我   角色   状态   性别    对领导    意识形态
    积极品质:有计划   肯定  固定   肯干、追求    认同    正常反应    正确价值观
    消极品质:急躁、拖拉    无信心、冷漠      无自知之明    对成就不抱希望     混乱    反抗、盲从     价值混乱
       
    18.青少年的发展---同伴关系择友标准

    志趣相投   烦恼相似   性格相近  互相理解

    19.青少年的发展---与成人关系

    对父母:客观看父母    减少依赖    反抗增加
    对老师:评头论足  爱某师而爱某科

    20.青少年的发展----教育

    家长观念 :正视反抗    尊重隐私    以友相待(给孩子话语权)   接纳变化

    21.青少年的发展----网络成瘾

    主要表现:不能自控的玩   从中获得成就感    不玩就出现不良反应   恶性循环
    发展过程:初期:渴望     中期:依赖    后期:功能损坏
    成因:游戏诱惑   自身人格特点(退缩人格,社交困难和任性溺宠人格)   家庭环境(童年创伤)  学业压力(隐性:焦虑的教师群和母亲)
    先兆:情绪反应   语言反应   行为反应
    自杀:15--34岁高危
    治疗原则: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和家庭学校环境创设

    22.青少年的发展----精神分裂症

  • 二、精神分析咨询案例

    (一)问题少年威尔
    (二)威尔的表现
    (三)威尔的心理呈现
    (四)威尔分裂的自我
    (五)沉默对抗
    (六)建立关联
    (七)身份弥散

    三、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问询技巧

    1.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问询技巧
    2.如何让青少年打开话匣子
    3.如何更快的搜集到有效信息,成人来访者具有更强烈的求助动机,付费式咨询使成人的来访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四、告别胆小心理咨询案例

    1.告别担小案例
    2.1--7次咨询
    3.后期跟踪
    4.案例总结

  • 青少年心理咨询技术

    (一)精神分析咨询

    精神区域学说,此学说把人的意识划分出三部分,即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意识范围的内容,人人均有察觉,而潜意识中内容,每个人都是一无所知。

    (二)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自我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时的心理防御模式,其功能是期望能消除或缓解精神压力,不同心理防御模式的结果不同。

    心理防御机制的过程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人通常是无意识的。

    1.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1)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在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
    2)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在个性障碍和神经症患者中常见
    3)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
    4)成熟防御机制:是成年人常用的防御机制。

    第一层:精神病性防御机制

    妄想性投射:对外界现实直率的妄想(如嫉妒妄想、被害,妄想等。)
    歪曲:为了适应内心需要而重新塑造一个外界现实形象。(如夸大妄想让患者沉浸的幸福的体验中。)
    否认:否认不能接受的外界现实,以保护自己。(巨大创伤时否认亲人去世)

    第二层: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幻想:当内心强烈的需要与现实冲突时,为了解决冲突,获得心理满足,常用幻想机制,如百日梦。
    投射:把自己不愿意接纳的感受投向别人。(我才没有这样坏的心眼...他才没有水平...)
    疑病:对健康过于关注是潜意识有逃避压力与责任的动机,会有疑病现象。
    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
    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等。
    认同:把自己与别人等同起来,以寻求心理上的一致。(不及格的人不只是我一个,法不责众)
    攻击自我:对外界无力应对或心理痛苦,心理不平衡,出现受虐心理或自虐心理。

    第三层: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理智化(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对自己的挫折内心不能接受,用文饰的语言来修饰窘境,从而解脱自己,减少痛苦。目的是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葡萄是酸的,不吃也好”“蚀财免灾了”,“我对他根本没兴趣.....”

    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割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不愿直面痛苦,把意识与痛苦的事件隔离。常用的能够接受的词语来描述事实。

    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突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了,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时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但被压抑的冲动仍然存在。

    转化:指精神上的冲突与痛苦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昏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不能意识的。

    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反向形式:指导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解异性的,但去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第四层:成熟型防御机制

    升华:被自己压抑,或者被社会道德及人言所压制的欲望,内心的痛苦,借以崇高的或有建设性的行为取代。(行善,发奋图强.....)
    利他:把他人的利益放在前,为他人积极做有建设性的事,而自己也感到满足与幸福。
    预期:对未来的后果与风险进行预测与接受,对自己的目标及计划作切合实际的调整。
    幽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