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同样是读书,读法不一样

 朱喜保 2020-02-12


楼外凭栏评论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 52019-04-09 23:05:26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念同样的课本,但是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却跟别人差一大截,同样是读书,大家读的效果却不一样。我当时就怀疑,是不是人和人的大脑构造不一样,如果有一种透视的科技,真想看看那些学习好的同学,脑子里到底跟我有什么不一样。

工作以后,虽然大家做着不同的行业,但每次同学聚会,一聊天就立马能感觉到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依然在不断的拉大。每次跟他们聊天都感觉不在一个档次上,而且他们谈论的有些话,我竟然听不懂。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在工作之余,还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虽然,我在毕业之后也会买些书来看,但是读过的书却未能在我身上发生任何改变。

直到最近,我看了一本《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才恍然悟出些门道。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的作者茂木健一郎是一位脑科学家,现在是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的高级研究院。曾经任职于理化学研究所、剑桥大学,并以“Qualia”(主要感觉)为关键词研究大脑于心的关系。

茂木健一郎在这本书里提出了“学习就是阅读”的观点,并认为最为锻炼大脑的方式就是读书。针对“改造大脑”,书中给了不少吸收运用知识的实用方法,比如“杂食”,打造自己的“教典”,速度法等等。有趣的是一些日本人还把书籍当做服装的一部分,即使不读也会被拿在手里“装点门面”,我只想说,“日本人真会玩”。

一、大脑获取营养的方式是读书

正如身体需要通过摄取事物来获取营养一样,大脑除了要获取生理上的营养之外,最为重要的适合大脑的精神食粮。

用脑科学的专业术语解释,那就是读书可以在大脑的颞叶内不断的累积信息数据。而颞叶是大脑中掌管记忆、听觉和视觉的地方,也就是说通过读书你也相当于自己经历了一般。

因此,如果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人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会手足无措,而读过书的人表现则可能会比较淡定,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经验。

二、读书于人意义重大

“认知”这两个字近几年频频被人们提到,不同的人由于生活坏境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世界观,因此,对于同一件事物人们的看法往往不尽相同,有的人看的宽,有的人看的窄,有的人看的远,有的人看的近。

网上有句话特别有道理,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下限,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上限。如果说人们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那么就选择读书吧,读书可以开拓你的认知,从而提高你的上限。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有了前人的积累,我们才能在他们的基础之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通过读书,将别人的认知变成自己的,然后才能超越这个认知。

读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对人的语言能力。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思想的结晶,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或小说,或诗歌,或散文。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就如同和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沟通,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所以,孔子教育他的弟子,“不读诗,无以言。”

三、怎样将读书运用到生活

1阅读多种书籍,给大脑补充五谷杂粮

汤川秀树是日本的物理学家,奇怪的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祖父训练朗读中国的汉文,而不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因为受到祖父的影响,他后来又阅读了《论语》等多部汉语典籍。

有一天,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粒子并不是永远存在的,而是会在一定寿命后消失。这样的想法成为了他创造出了介子理论的基础。

很显然,这样的灵感不是来自物理知识,而是来自于中国典籍《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高下相形”的观点。正是因为看书看的杂,与众不同的灵感才会有了来源。

与此类似的事情,中国也有。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和钱三强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时,毛泽东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是这样。""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

钱三强一时语塞,他思考着回答道:"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只知道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

毛泽东却说:"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后来物理学上有了一种叫“毛粒子”的物质元素。

毛主席的一生博览群书,涉及政治、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方面,大脑在这样的滋养之下,想不发达都不行。

正如茂木健一郎所说:“虽不知晓哪一本书会发挥作用,但大量的读书可以令大脑如腐叶土般进行发酵,在脑内形成优质的土壤。

2同时容纳多种观点,而不是一根筋

谁的身边都会存在一些特别固执的人,他们只认死理,特爱抬杠。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子贡在院子里扫地,这时候过来一个人问他:“你是孔子的弟子吗?可以问你个问题吗?”子贡答:“是的,你问吧。”

“一年有几个季节?”

子贡大笑着答到:“当然是四季了。”

“不对,三季!”

“四季!”

“三季!”

两个人争持不下,于是决定去找孔子评评理。没想到孔子却对子贡说,“是你错了,一年确实只有三季。”说罢,那人笑着扬长而去。

看着子贡大惑不解的样子,孔子方对他说:“一年有四季是没错的,但你没看到刚才那人一身绿色,分明是蚂蚱人,蚂蚱只能活三季,你跟他讲四季怎么能说的通呢?”子贡这才恍然大悟。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三季人”,他们一旦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就开始盲目的排外,与他相矛盾相冲突的观点,他统统不认可,这样的思想无疑是危险的。

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这本书中就表示:一本书只能代表一家之言,还有其他不同的观点,我们也要听听那些人的意见。通过手机各种人的观点,大家可以确认自己最终能够看到怎样的风景。

只有多读书,你才能将自己从“必须这样做”“应该是这样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也只有这样,你才会免于偏执,做到“兼听则明”。

3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教典”

在自己心目中占据轴心地位的作品称为“教典”,正如《圣经》在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地位一般,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几乎人人都有一本自己的“教典”。

毛泽东年轻的时候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湘乡东山学堂读书时,毛泽东就批读过《曾文正公全集》。现韶山毛主席纪念馆还收藏有清光绪年间传忠书局木刻本《曾文正公全集·家书》,每卷的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芝珍藏”, “咏芝者,润之也。”(借用一下别人的解释)

他对这本书的读书之勤,读书之用心,已经到了每页都做印记的程度。不得不说,这本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的轴心“教典”就是《堂·吉诃德》。据说,他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经常在病榻上翻阅此书。在堂·吉诃德的脑子里,满满都是妄想。然而,妄想与改变世界的伟大理想之间或许只有一线之差。爱因斯坦在16岁时,就提出了“以光速在光线旁边运动时,光线是否会看上去停滞不前”的疑问,最终以“相对论”找到了答案。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苏格拉底的“教典”是《伊索寓言》,村上春树的“教典”是《了不起的盖茨比》。正如作者茂木健一郎所说:“找到了自己的‘教典’,也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中国有句老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前面三项玄之又玄,不可捉摸,如果你担心自己做好事而能力不足,或是抹不开面子,那么读书将是最低成本最方便的改命之方。

虽然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如何用阅读改造你的大脑》,关于脑科学的科学知识却鲜有提及,脑科学家研究脑科学的办法就是在研究室里读书。但是,这本书却给了人别样的启示,通过选择与阅读不同的书籍,你的人生将因此而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