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 有时是贬义词

 年度人物 2020-02-12

人物出没之所,常见饭局酒肆。杯酒穿肠过,胸中荡豪情,各色人物往往在觥筹交错间横空出世。

偶识某美术爱好者,酒过三巡,W君因一言不合“圣意”,画者便借酒发癫,仰天狂啸:尔等皆边痞(边角废料之意),唯我是人物,老子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其豪气干云之情状,揭竿而起之怒态,煞是威风!

诸如此类的“人物”多了去了。据我观察,自诩为人物的人物们,以文学、艺术、媒体、律师、影视等领域者居多。这当中,又以侍弄书画者最为常见,堪称此类人中的“翘楚”。何以如此?

愚之管见,举凡上述行业者,或多或少有可圈可点之处。故此,他们大都恃才傲物,性情汪洋恣肆,狷介孤愤。定力、修为深厚者,往往隐而不发,平和低调,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与之交往,如沐春风;而德行、识见浅陋者,往往吆五喝六,人模狗样,装逼扮酷,故弄玄虚。一遇外力刺激或对之稍有不恭,便暴跳如雷,杀气腾腾,动辄以“老子好歹也是个人物”来逞强。言外之意是,你们在我面前说话要想着点,不可造次。另则,自古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总认为自个的文章、书画旁人不及,同道不过尔尔。孤芳自赏,自我作揖。长时间心理自我强化、暗示,很容易自己把自己当个人物供起来,期待膜拜与仰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的人物实至名归,不屑于自我加冕。武林高手行走江湖剑不出鞘,却寒气阵阵,有凛然不可侵犯之威,只有爪牙喽啰之辈与人开打前才声色俱厉吼叫着壮胆。以人物自居者也是如此,藉以张狂的行为和语言的铠甲来掩饰內心深处的脆弱和自卑,一如胆小的夜行者哼歌驱鬼,骨子里是软蛋浓胞,怂人一个!

何谓人物?人物是指才能杰出或声望卓著、有地位的人。由此可见,肉体凡胎技艺平庸如我者,定不可学吠影吠声之犬。有了三杯水,就自认能发电,高估自个能力,对人物抱有非份之想,觊觎之念。

每每逢上自我感觉良好或以人物自谓者,我总是诚惶诚恐,敬而远之。人以类聚。咱本等闲之辈,岂敢与人物过从交欢,厚脸高攀!咱怕怕怕!对大小人物有恐惧症。能做的,就是保持距离,你做你的“人物”,我当我的“人民”,咱该干啥干啥去,不说再见,也不敢再见,更不愿再见!

悲催的是,“人物”也有不受待见的时候。当人物碰到人物,显摆遇上显摆,牛逼碰到牛逼,往往话不投机,脸不对脸,彼此会唇枪舌剑,不欢而散。走时定有一方人物不忘甩下一句“算你妈逼,在老子面前装人物”。呵呵,同“性”相斥呢。好玩!

云新君认为,胸有凌云志,誓做人中杰是件好事,值得称赏!但绝不可人前高蹈,时时处处一副人物做派。没成人物前,就不要像人物一样说话行事。否则,只能贻笑大方,丢人现眼。更重要的是,私欲的激素一旦疯长,人为“物”役,认定或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就会生出骄矫二气,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人物做不成,却成了别人眼中的人渣,多不划算!

看来,人物有时候是个贬义词。以后若有人戏谑咱是个“人物”时,我一定要回敬 : 你才是人物,你全家都是人物!

【本文作者简介】廖云新,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曾供职于省级、中央级新闻媒体十余年。现为当代人物网总编揖。2008年至今,用本名和笔名在《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广州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南方日报》《解放军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新民晚报》 香港《文汇报》《做人与处世》《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经典杂文》《中国青年》《山东青年》《意林》《思维与智慧》《钟山风雨》《文史博览》《文史月刊》《华人时刊》《南风窗》等知名报刊发表散文、文化随笔、时评、杂文1600余篇(次),近百篇文章被《报刊文摘》《海外文摘》《特别关注》 《读者》以及人民网 新华网 新浪 网易 搜狐 腾讯 凤凰网等知名网站转载。《说谎与测谎》《给善心一个容器》《文化一脉说家训》等文章被多个省市选入语文中高考模拟试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