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女孩指出西游记漏洞,专家:不能怪吴承恩!一般人真想不到

 今古言堂 2020-02-12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经典名著,每一部给现在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价值,其中不仅有文学价值,可能还有一定的史实考察价值。而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能够记住的古典名著也就那么几部,第一部就是《西游记》。像这种经历了400多年仍旧广受欢迎的著作并不多,而《西游记》做到了。

即便过去了那么多年,我们如今再看《西游记》,还是感觉津津有味,丝毫不觉得过时,也不会像现在的某些影视剧一样,看过第一遍就不想再看第二遍。

《西游记》这部小说更是被翻拍了不知道多少遍,距离1986年《西游记》第一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也已经过去了30多年。这部电视剧影响了可不止一代人,它是好几代人童年的记忆,这足以看出这部影视剧的成功。相信不少人已经对《西游记》滚瓜烂熟了,来来回回看了那么多遍,每句台词甚至都能一字不落地背出来。可是你看了那么多遍的《西游记》,有没有发现,其中居然有个错误呢?

也许有些朋友会反问,被那么多人喜欢的《西游记》,你居然说它有错误。很遗憾,只能告诉大家,这本书中中确实有个错误,而且400年都没有人发现,还是被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发现的。

一、五年级学生发现《西游记》中的细节错误

这个小女孩名字叫马思齐,乍一看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但是她心思缜密,做事稳重,而且喜欢思索,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西游记。大部分人看过那么多遍《西游记》,可能也只是看的电视剧。

可是马思齐不一样,她看电视剧看不够,还要回去翻名著。这本小说已经被她来来回回翻了几十遍,她也不只是单纯地看热闹,遇到不懂的问题会绞尽脑汁地思索。正是这样的性格和对《西游记》的热爱,让她发现了一个400多年的错误。

我们都知道唐僧带领三个徒弟从大唐向西走,一直走到了西方,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每次吃的东西都是那几样。馒头、青菜和豆腐,不管走到哪里几乎都没有变过。可是稍微有点常识我们都会知道,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肯定不一样,而且距离越远差别越大。不说中国与西方,单是中国各省之间的饮食都有很大的不同,可是为什么在西游记中,从中国到西方,饮食却是一样的呢?

针对对此,有的专家表示:不能怪吴承恩!一般人真想不到!

很少有人会思索这样的问题,可是马思齐思索并且发现了。后来她将这个发现写成文章发表在了网上,有人回复说,也可能是他们从大唐带来的食物呢?可是这种观点根本就站不住脚。首先他们取经取了十几年,那得带多少吃的才能吃十几年呢?况且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一直留那么久吧?

再者说,他们也经常会受到各个国王的招待,然而在不同国家的餐桌上,吃的还是那些东西,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马思齐的发现被一个专家知道了,这个专家又仔细的研究了《西游记》,最后发现这本书中四人的饮食确实出错了。关于小说中食物的描述不符合实际,但是这也并不能怪吴承恩。为何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专家发现,《西游记》中所有的饮食习惯,都是按照吴承恩的家乡江淮地区的习俗来的。这样一想我们就不难理解了,毕竟明朝的吴承恩根本就没有走过那么远的地方,他笔下的《西游记》,只是一部玄幻小说。其中的种种全凭想象,饮食当然也离不开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所以说马思齐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西游记》的错误。只是这个错误也不能怪吴承恩,毕竟现实条件在这摆着呢!

总结

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在文中必定有作者现实生活的反应,尤其是在像《西游记》这样纯虚构的小说中。再虚构也得有个依据,而吴承恩的依据就是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吴承恩确实犯错了,只是这个错不能怪他。由此可见,就算是流传几百年的文学著作,也会有犯错的可能,在研究的时候我们不能全信作品,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对于自己想不明白的事情,就应该静下心来钻研,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对我们理解作品也会大有益处。也不觉得质疑作品就是对作品的不尊重,相信作者也更喜欢对他的文字进行思考的读者,这才是对作品最大的尊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