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装甲”:从鸟嘴服到口罩,从修女长袍到护士服

 伟天英 2020-02-12

cb8b43a9-eb3e-4b0b-883d-ec80a6cf1756.jpg

口罩是目前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医学防护工具。

“大敌”当前,口罩成为标配。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导致局部地区口罩一度脱销,甚至出现少数不良商家哄抬物件的现象。人们对口罩价格、供给和各种防护性能指标的关心,胜过其作为医学防护的用途。

这几天科技日报就刊登了防护设备的发展历程:

其中提到,从鸟嘴服到灭菌纱布口罩,在微生物和病原体的世界中,人类凭借口罩获得了最直接的自我保护。

【神秘的鸟嘴服:鸟嘴里有玄机!】

与自然界漫长的历史相比,人类文明的历史短暂得如同一瞬。而在与真菌、细菌和病毒搏斗的历史上,人类大多数时候都被打得体无完肤。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霍乱大流行发生于1816年的孟加拉地区和印度;1831年的英国霍乱大流行,导致7.8万人丧生,随后又传播到了北美洲;1885年的美国芝加哥霍乱大流行,则夺去了9万人的性命。

而人类面对的敌人,远不止霍乱。

1347年,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携带着耶尔森氏鼠疫杆菌,将这种杆菌经地中海各港口传到西西里岛;1348年,传至西班牙、法国和英格兰;1349年这种杆菌被传到奥地利、匈牙利、瑞士、德意志各诸侯国和低地国家;到了1350年,又传染到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北欧——这就是历史上暴发于14世纪的鼠疫(即黑死病),让一半欧洲人失去了生命。鼠疫在欧洲反复暴发,直到18世纪才稍有停歇。

timg (1).jpg

到了1885年,始于东亚的鼠疫大流行,沿着国际贸易路线,重新传播到全世界,直到1959年才停止。此外,1917年至1919年欧洲流感大流行,导致5000万人死亡,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只有850万人。可以说,欧洲流感直接导致各国由于缺少可以上战场的男丁,而让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

遗憾的是,在意识到有微生物存在之前,人们在与瘟疫搏斗的漫长历史中,始终不知道我们的对手是谁。

在整个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许多人口密集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在一些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异常悲惨。鼠疫暴发期间,大量的尸体需要处理,而很多尸体处理工作是由医生来进行,当时人们并不知道鼠疫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但为了隔绝尸体的腐臭,不得不做一些基础的保护。

当时医生一般用麻布或者棉布来遮掩口鼻,类似于今天的口罩的雏形,但可想而知,这种防护措施收效甚微。

u=1749937866,1638752154&fm=26&gp=0.jpg

到了16世纪,路易十三的御医——法国医生查尔斯·德洛姆(Charles de Lorme,1584—1678)发明了防传染的医生套装,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瘟疫医生的“鸟嘴服”。

鸟嘴服包括一顶帽子、一副“鸟嘴”形的面具、一套几乎可以包裹全身的长袍子。其中,帽子可以防止病人的脸贴近医生,长袍可以杜绝体液污染,而面具却大有玄机。古希腊医学的人文传统认为,因传染病死亡的人是“不洁”的,其散发出来的臭味可以传染疫病。鸟嘴服的鸟嘴部分,填充了很多香料,参与的医生也会有些自己的“秘方”,香料的填充和长长的鸟嘴,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

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防护服的首次亮相。

【戴口罩最初是为了“防自己”】

口罩是另外一个防护疫病的重要“外挂”,但是口罩的诞生,最初不是为了阻挡“进来”,而是为了不“出去”。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类口罩物”,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崇尚拜火教的波斯人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要求信众用布遮住脸。也就是说,人们觉得自己不洁净、会污染外界,才发明口罩。在波斯教古墓墓门上的浮雕中,主持仪式的祭司就戴着“口罩”。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给皇上、皇后送饭的太监宫女,为了防止自己的口气或口水污染了主子的饭菜,就用绢布捂起口鼻。

181592608_4_20200201075807488.jpeg

1895年,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猜测,是医护人员讲话时的带菌唾液导致了患者伤口感染。他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这一举动果然有效,病人伤口感染率大大降低,各国医生纷纷效仿,口罩便在欧洲医学界推广开来。所以,口罩一开始的使用,并不是为了防止“被感染”,而是为了防止“去感染”别人。

历史上最初的口罩,只是一层面纱一样的防护物。1897年,英国一位外科医生在纱布内装了一个细铁丝支架,使纱布与口鼻间留有间隙,克服了呼吸不畅、容易被唾液弄湿的弱点,这种结构的口罩,与今天大家常见的蓝色/白色无纺布材质的单层一次性口罩相仿。

u=676507454,805745369&fm=26&gp=0.jpg

1899年,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发明了一种6层纱布的口罩,可以自由系结,附带一个可以挂在耳朵上的环形带子,这就是一直服役到现代的灭菌式纱布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再次带火了口罩。其实口罩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备用品,如果自己感染流感,在公共场合要尽可能佩戴口罩,主要就是为了防止病毒随着飞沫传染。

181592608_7_20200201075807675.jpeg

再来看看护士服的演变历程

向来是白衣天使美丽的装束,不同年代文化背景下,护士服饰变化,折射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演绎着护理文化的文明与进步,也体现着护理事业的传承、责任与创新。

【第一套护士服】18世纪以前,护士穿的大袍子其实是修女服的延续。到了南丁格尔时代,她在照顾战争中的伤员时,也只不过在腰上多系了一条围裙。虽然没有统一的服饰,但是生命却在她们的手中得到了重生。

u=274609564,3260781994&fm=26&gp=0.jpg

【第二套护士服】1860年6月24日,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诞生了,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从此护士正式成为一种职业。有领子的格子衬衫,外加一条前面交叉的围裙,护士服也成为了这个职业的符号。很多护理小器械需要随身携带,可惜当时还没有实用的口袋设计,所以只能挂在腰间。

【第三套护士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南丁格尔将防护的理念融入了护理服装中,端庄中透出护理特殊的要求。那个时代发热的患者较多,护理不仅仅要服务于患者,更要注意个人自身的防护。护士服的特点是除了手和脸,全身上下不得暴露,并冠名为“发热防护服”。

【第四套护士服】二十世纪初,护士服仍有宗教的痕迹,但她们所戴的面纱已经不是延续修女的习惯,而真的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为了防止长发落下,需要把头发高高束成一个髻,用帽子或面纱完全遮起来。

【第五套护士服】二十世纪初护士服装色彩纷呈,款式多样。小格子衬衫外围白色围裙式的护士服,甜美整洁。护士臂膀上的臂章显示着护士的不同等级——初级护士的臂章是浅色的,而高级护士则为黑色,护士拥有了成长的阶梯。

【二战时期护士服】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接踵来临,使护理元素发生着巨大地改变。甜美隽永已经被干练、速度、整洁取代。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护士服装与飘扬的红十字,蕴含挽救生命的力量,给呻吟的伤者带来心灵的慰籍,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从此护理工作成为受人敬重的职业。

20160512153117f8fe7.jpg

【五零年代后护士服】护士服的 “黄金时代” 始于 1950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服装工业迅速发展,护士服的短袖取代了长袖,袖口、领口、腰带、纽扣,以及口袋的设计,兼具美观和功能,护士服腰带的纽扣被移到前面,整体裁剪更加合身。

捕获_副本.jpg

【当代护士服】护理事业发展到今天,护理模式发生改变,护理的服装也随之变换,改变意味着创新,创新意味着发展。长裙式的护士服逐渐被利落的短上衣替代,使得护理工作更高效和舒适。同时现在国际上还大量流行着分体式护士服,分体式护士服更大程度地方便了护士工作的灵活性,现在国内也逐渐开始兴起医生护士服的分体装。

捕获.JPG

来源:综合自科技日报(作者董扬)、乐倍康、上海科技馆等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