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和蚊子的战争:庄子通宵不寐,欧阳修写憎蚊,孟郊忧国忧民

 以史为鉴v 2020-02-12

随着秋天到来,蚊子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发活跃,愈发凶狠。面对百无一用又吵又咬人的蚊子,古代的诸位大佬们还能诗兴大发吗?答案是肯定的,真正的诗人,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无论是一手包还是一腿包,都无法阻止他们写诗的灵感泉涌而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们和蚊子的“诗意”故事。

不过即便是面对仕途不顺亦或是家境贫寒都能够坦然自嘲的文人们,显然对于蚊子这种可怕的生物也基本只剩下吐槽,人类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你擅长舞文弄墨以笔为刀就放过你。
蚊子对于人类的杀伤力主要在两个部分,一个是物理攻击,主要是叮咬加奇痒;而另一个是精神攻击,即使咬不到你,也要吵死你,其声音之大,穿透力之强,令人头秃。而且总在夜间出没,专门祸害睡眠,着实令人防不胜防。

不过和我们遇到蚊子一波追击失败woc一下相比,文人们骂起蚊子就有水平多了,写诗写文章,总之要把自己的愤懑好好抒发一番。
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历来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都是仙风道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随心所欲。不过即使是庄子,也要被蚊子逼疯。不堪蚊子骚扰的道系庄子在《天运篇》道出了自己的辛酸,被咬个半死,一晚上都睡不着:“蚊虫噆肤,则通宵不寐矣”,可见即使道系逍遥如庄子,也不能防蚊,还不如两个烧烤架快乐烤鲲。
除了庄子,不堪其扰的还有欧阳修,他写的诗直接取名《憎蚊》,可见他内心的爆破,而且这首诗奇长无比,在这里不全部写出,从诗中的只言片语便可以看出欧阳修已疯:
“虽微无柰众,惟小难防毒。”、“丛身疑陷围,聒耳如遭哭。”……
诗中详细描写了蚊子的可怕之处,对自己早中晚被蚊子骚扰折磨的凄苦历程和心理打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还写了自己打不到蚊子弱小可怜又无助的样子,当真是非常的凄惨。
如果醉翁醉与山水之间的时候有一波蚊子杀过来,那估计醉翁亭留下的就不是《醉翁亭记》,而是欧阳修记载其蚊子众多,不宜出游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欧阳修因为描写战斗场面非常的详尽,所以充分证明除非战斗级别眼疾手快,面对蚊子大波攻势是抓不完的,如果是露天环境就更加可怕。所以除了纯天然手打,古人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办法还是有的,好不好随缘。对于前辈欧阳修这种人工低端方法,陆游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熏蚊效宛陵先生体_》)
意思就是说扇子扇、手打根本没有用,但是点一些艾草,就可以有效驱蚊。这个东西大概就是古代的蚊香了。

艾草的防蚊虫作用记载古已有之,很多地方端午节都要插艾草,也有防蚊驱虫远离病灾的寓意。类似的办法梅尧臣也写过:“屋头朝爨作饮食,枕底夕艾驱蚊虫。”《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可见古时候艾叶的使用相当广泛和流行。
艾叶是初级蚊香,古代还有成品的蚊香,宋代就已经出现。宋代的一本《格物粗谈》中记载了当时的蚊香:“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宋代诗人华岳的诗《苦蚊》也写到了蚊香的使用:“四壁人声绝,榻下蚊烟灭”,还有陈藻《乐轩集》也提到蚊香“野店蚊烟接,官途松吹长”,这些诗句说明当时蚊香已经很普遍,各处都能使用。
除了化学方法,物理方法自然也是很有用的,就是蚊帐。这个东西构造很简单,也是古代就有的东西。《孔雀东南飞》中有一句“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这个就是床帐。元稹的诗句“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当真幸福,可见有蚊帐和没有蚊帐的人类在夏天生活水平完全不同。
饱受蚊子折磨的孟郊也想到了蚊帐,他受到了蚊子暴击忍无可忍,以至于许下了为天下隔绝所有蚊子的伟大心愿: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但将膏血求,岂觉生命轻。颈已宁自愧,饮人以偷生,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蚊》)
这里孟郊许愿成为天下人的蚊帐,为世人隔绝蚊虫,自己被蚊子折磨还能胸怀天下,当真是文人心性,忧国忧民。

因为蚊子吸血扰人的特点,古人们也借此隐喻吸百姓血的贪官污吏们,比如方孝孺就写过“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其中寓意不言自明。
蚊子扰人,扰出了防蚊三十六式,也扰出了诗人们的诗意。面对蚊子,要么是手足无措:误愤自批颊,怅望空徘徊”;
要么义愤填膺:噆肤凭利喙,反掌陨微躯”;
还有的自抱自泣随缘生活:每到夜深人静后,定来头上咬杨銮”。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蚊子,不同的心境,大约也能成就不同的诗意吧。
稍等一下,我要去抹清凉油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