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中秋佳节之际,首先祝关注以史为鉴的朋友以及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中秋快乐! 在中秋节这一天,月亮和玉兔是离不开的话题,那么月亮是什么时候、如何跟月亮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神话的固定搭配呢?本期我们就简单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 兔子别看个头不大,跑得不快,但是在古代却是一种很重要的吉祥动物,特别是纯白色的兔子——玉兔,和纯红色的兔子——赤兔,更是可以当做重大祥瑞献给朝廷! 《太平广记》卷九亦引《瑞应图》中说:“赤兔者瑞兽。王者德盛则至。” 纯白色的兔子被称为玉兔,民间有谚语说:“白兔一现天下安!”直接把兔子抬高到了麒麟等神兽一个档次。 《抱朴子》也是直接说兔子能活一千岁,活到五百岁的时候才会变成纯白,所以说白色之兔是大吉大利之兆。 其实兔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而兔子形状的配饰也经常在考古中被发现。比如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就发现了玉兔的陪葬饰品。 还有在1992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号墓出土的酒器:西周兔尊,也证明了在西周时期,兔子已经成为制作尊贵的酒器的对象动物之一了。 这尊兔尊高22.2厘米,长31.8厘米,兔子做匍匐状,双目前视,两耳向后并拢,四腿蜷曲,腹部中空。兔身两侧饰三层依次凸起的圆形纹饰,由里向外依次是涡纹、四目相间的斜角雷纹和勾连雷纹。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尚属首见。 目前该兔尊馆藏于山西博物院。 兔子虽然是祥瑞,但把玉兔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晋代张华在其著作《博物志》中说兔子是抬头望月而受孕,生小兔子的时候是口中吐出来,所以兔子才叫兔,兔就是吐的意思。 虽然我们如今可以吐槽古人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兔子繁殖的荒谬认知,但是这种说法逐渐坐实了兔子和月亮的关联。 汉代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十二生肖的概念,汉代思想家王充《论衡》说:“卯,兔也。” “卯”字意思是草木发芽。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卯”时是指早晨的5时至7时。因此,“卯”不仅代表春天,还代表黎明,更预示着无限生机。 而兔子因为其强悍的繁殖能力,以及和月相相匹配的孕期(兔子交配后,大约一个月左右即生产),都有可能把兔子和月亮联系起来。 其实早在汉乐府诗集里面就已经描述了玉兔捣药的故事: 而晋代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普遍的把月兔和月亮联系在了一起,并直接说:月亮中有啥呢?有一只玉兔在捣仙药! 从此之后,玉兔在月亮上面捣长生不老的仙药就成为了中国人人尽皆知的事情了,玉兔也因此被称之为“月中之精”,月亮也有了一个别称叫做“兔魄”。明代刘基刘伯温有一首《怨王孙》的词中就直接用兔魄指代月亮:“兔魄又满,天长雁短。” 到了唐宋,层出不穷的著名诗人都对着月亮纷纷写下了白兔、长生不老药、嫦娥等的华美诗篇。 比如大诗人李白就在诗中说“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把酒问月》” 唐代蒋防有“皎如霜辉,温如玉粹。其容炳真,其性怀仁。——《白兔赋》” 到了宋代,梅尧臣在其诗中也说“可笑嫦娥不了事,却走白兔来人间。——《白兔》” 欧阳修也说:“天冥冥,雨蒙蒙,白兔捣药嫦娥宫。——《白兔》” 而民间对于月亮和玉兔的崇拜更是有增无减,北京著名的中秋节祭拜兔儿爷的习俗,就是传说月亮上的玉兔看不惯人间遭受瘟疫,特地下凡救灾解难。而且兔儿爷现在已经成了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本期玉兔、月亮、中秋的故事就将到这里,再次祝中秋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