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炷香是多长?从《西游记》闲话古代是如何计时的

 以史为鉴v 2020-02-12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在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小细节,比如本期我们要聊的计时单位!经常读到一炷香的功夫,一顿饭的功夫怎么怎么了,那么这一炷香,一顿饭到底是多久呢?我们先从西游记中的计时理论开始聊起。在《西游记》开篇就提到了整部书中的计时单位:元会运世计时论!这是一套极为庞大的计时理论,涵盖了古人朴素的宇宙、时间、空间的认知,本期我们借着《西游记》说说古代是如何计时的。

在《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写道: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这套“元会”理论并不是《西游记》的首创,而是来源于宋代易学大师邵庸的《皇极经世》一书,邵庸认为宇宙是是从混沌中诞生,最后经过子丑寅卯等十二会的发展,又再次进入虚无的混沌状态。“天地亦有始终乎?曰:既有消长,岂无始终”—— 《观物外篇》上按照这套理论,一元分为十二会,一会为三十运,一运为十二世,一世为三十年,一年为十二月,一月为三十日,一日为十二辰。根据这个算法,一运就是360年,一会为10800年,一元为129600年。

这是一个宏观的大的计时概念,那么微观的计时概念又是什么样的呢?佛教当中认为一天为三十须臾,一须臾为20罗预,一罗预为二十弹指,一弹指为二十瞬,一瞬为二十念,一念也就是一刹那。按照这个概念,我们用如今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一分钟是60秒这个常见的计时单位来换算一下:

一日一夜=30须臾=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1须臾=20罗预=400弹指=8000瞬=160000刹那=48分钟=2880秒;

1罗预=20弹指=400瞬=8000念=8000刹那=144秒;1弹指=20瞬=400念=400刹那=7.2秒;1瞬=20念=20刹那=0.36秒;1念=1刹那=0.018秒;当然古代是根本做不到这么仔细的计时的,在古代最常见的计时就是刻漏!

古代根据天文历法,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月有三十天,但是这样粗略的计算经常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于是天文学家又给每个2-3年添加了闰月。最后固定成为19年添加7个闰月,就是在十九个农历年中设十二个平年,每一个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设七个闰年,每一个闰年为十三个朔望月。这就是著名的十九年七闰法。一月是30天,一天是12时辰,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么一个时辰又如何再次细化呢?古人在时辰的基础上又细化为刻漏,通过控制水流来计时,古人最早把一天划分为100刻(商周时期),春分、秋分的时候白天是50刻,晚上是50刻,刚好昼夜平分;等到汉代的时候,人们觉得100刻和12时辰不好匹配,无法整除,就把一天一百刻改成了一天一百二十刻;后来南北朝的时候又改成96刻、108刻、又改回120等等。随着朝代的更迭,时刻也在反复调整。直到后来到了明代,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中国后,再次把一天确定为九十六刻。清初的时候官方终于确定为:一天是十二时辰,96刻;一个时辰8刻,一刻约等于十五分钟。

除了这些精确的计时,在《西游记》中,还出现了大量的一个筋斗、一顿饭、一炷香等模糊的计时单位。那么一炷香、一顿饭这又是多久呢?大家都知道,寺庙中的香有粗细长短不等,有一炷十几分钟的线香,还有一炷几个时辰的高香……吃一顿饭也分吃个十几分钟的快速刀削面和吃一顿长达三天的满汉全席……所以说遇到一个陌生人说一炷香、一顿饭这个时间,我们如何判断时间长短呢?!

其实一炷香和一顿饭指的都是最简单的香和最简单的饭。一炷香主要来自于和尚僧侣打坐,如果在单独的禅房、或者是荒郊野岭,僧侣根本没有什么刻漏工具來计时,于是便利用手头最简单的线香來计时,这种和挂面粗细长短差不多的香,燃烧一根大致需要十分钟左右,材料也非常易得,用来计时再好不过了。于是一炷香作为一个短时间的计时单位,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一顿饭功夫一般指的是介于一刻钟和一个时辰之间的计时单位,也就是说吃一顿饭花费时间接近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左右,也是可快可慢。好比现在约会时,女生说的我五分钟后就到一样……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盏茶功夫等等。所以以史为鉴说,在古代非常精确的计时工具基本上掌握在朝廷和衙门手中,普通人要计时只能算个大概,晚上还有专门的更夫打更提醒时间,到了白天之后也只能用什么一炷香、一盏茶、一顿饭之类粗略的估计一下。这一情况到了清代,西洋钟表技术传入中国后,才略有改善。但是钟表这类高科技玩意也都是达官贵人才能拥有。所以说,还是现代好啊,拿起智能手机什么都不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