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有什么用? 肺功能检查方法有哪些? 如何分析肺功能检查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肺功能损害是慢性气道疾病和肺部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2019年末开始肆虐至今的新型冠状病毒,截至2月12日10:00,已致44732位感染者罹患肺炎,有部分人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危及生命。如何快速进行肺功能检查,成了医护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肺功能检查运用呼吸生理知识和现代检查技术来探索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状态,是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诊断、治疗评估和随访追踪的关键技术,在临床诊治中应用广泛。然而,肺功能检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何在临床中选择正确或恰当的检查方法,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卫慕课特邀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郑劲平教授领衔主讲,带你一起学习《走进肺功能》。  临床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部肿瘤等。如何选择正确或恰当的检查方法,早期筛查肺部或气道病变、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进展,这十分重要!1. 肺容量检查。慢肺活量、氮冲洗法、氨稀释法、体积描计法; 2. 肺通气功能检查。静息通气量、分钟通气量、时间肺活量; 3. 肺换气功能检查。弥散功能血气分析,如一口气法、重复呼吸法、慢呼吸法; 4. 气道阻力检查。体积描计法、强迫振荡法、口腔阻断法; 5. 支气管反应性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试验; 6. 气体分布检查。闭合气量、核素肺通气功能; 7. 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平板运动、踏车运动、上楼运动、手臂运动; 8. 呼吸肌肉功能检查。力量、耐力、机电。 肺功能检查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重大,在疾病诊断、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疗效评估、疾病转归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1. 无创伤 与支气管镜检查的侵入性检查和存在辐射的X线检查相比,肺功能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的损伤几乎为零,且无痛苦、无辐射、很少引起不适。2. 重复检测方便 肺功能检查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的优势,可以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内反复检测,了解疾病的变化、发展和预后。3. 适用于呼吸慢病管理 由于可以重复检查,肺功能检查对于呼吸慢病管理,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可进行长期的追踪和随访。由于肺功能仪器厂家各自提供的报告模板不同,众多的肺功能检查室根据自身的需求与喜好制定报告的内容及格式,肺功能预计值的选用及标注目前也不明确,特别是报告用语不甚规范,如对肺功能障碍的相关描述可有”损害“、“受损”、“障碍”、“减退”、“下降”、“异常”等诸多情况,肺功能检查报告需要标准化。PC端: 复制下方链接到浏览器,点击“注册课程” http://www./#/moocDetails?courseID=18092 手机端: 下载人卫慕课APP,搜索“走进肺功能”注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