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让我们穿越到1804年2月12日

 一盏书灯 2020-02-12

​1804年2月12日,德国著名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于家乡柯尼斯堡逝世。

那个同时出现在历史书和政治书上的人,在216年前的今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人不在江湖,江湖上却尽是他的传说。康德也是一样,他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的哲学思想依然影响着身后每一个哲学人。

就像我们谈中国古典诗歌逃不过李白杜甫,谈世界宏观经济逃不过马克思和亚当·斯密,谈哲学,也逃不过康德。看看康德身后的人,叔本华、席勒、黑格尔、谢林、尼采、柏格森等等,这一串名字,每一个都曾影响着世界哲学史,但他们都甘愿自拜康德为精神导师,康德的伟大之处可见一斑。

今天,让我们穿越到1804年2月12日

康德的一生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德国柯尼斯堡的一个皮革匠家庭,家人都是虔诚的新教徒。13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一个人要抚养5个孩子,生活相当拮据。在亲戚的周济下才能勉强进入大学。

康德先后经历了“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当政的初期。虽然当时整个大环境是动荡不堪的,但康德个人的生活环境却是平稳而有规律的、学院式的

有一个关于康德规律生活的小故事,现在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每天午餐后康德都坚持散步,风雨无阻。当地的居民都在他每天下午3点半散步经过时,来校对钟表。只有一次,邻居们没有准时看到他出门,都在为他担心。原来,当时康德沉浸于卢梭《爱弥儿》中,忘了自我,也忘记了时间。不过,这是他数十年间唯一一次没有准时出现。

同时,他坚持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就寝。当他要去上课时,就会换上庄重的外衣,回到家就会穿上长袍工作。也许正是得益于这种极富规律的生活方式,康德一生很少受到疾病的折磨。这也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

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1746年开始,他开始做家庭教师长达九年。同年,他父亲去世,也是同年,他的第一本书《论活力的正确评价》付印,该书于1749年出版。

从1746年开始,康德笔耕不止,发表著作无数,我就不在这一一列举了。不过,有三本不得不提,分别是1781年的《纯粹理性批判》、1788年的《实践理性批判》和1790年的《判断力批判》。这三本书被后人合称为“三大批判”。

如今,这三本书已经成为现代哲学系学生们的必读书目。美国哲学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格言:“在哲学问题上,你可以赞同康德,也可以反对康德,但不能没有康德。

1804年,这位哲学巨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他的墓碑上,他用一句“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康德的婚姻观

其实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欧洲很多哲学大咖都是终身光棍,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洛克、休谟、叔本华、尼采等等。或许这些大哲学家都崇尚柏拉图式的爱情吧,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婚姻之类的世俗问题。

或许康德长得不好看,个子也不高,没超过一米六,但是以他的人缘和成就来说,想嫁给他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可他为什么终身未娶呢?

康德自己解释过这个问题:“当我需要女人的时候,我无力养活她们;当我有能力养活她们的时候,女人对我已不再是一种需要。”不得不说,这位哲学大能,随便的一句话,都充满哲学味道。

虽然终身未娶,但康德并不孤单。他所有的乐趣,都发生在他的头脑中,正如尼采所说,康德的一生就是一个脑袋的故事。陪伴他的,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对康德的评价

王国维:自汗德(康德)建设批判学派以来,使欧洲十九世纪之思潮为之震荡奔腾,邪说厄言一时尽熄。近代硕儒辈出,而视其所学,殆未有不汲彼余流者。故汗德之于他哲学家,譬之于水则海,而他人河也;譬之于木则干,而他人枝也。夫人于伟人杰士,敬仰之情殷,则于一言一行之微,以知之为快,不惮征引而表彰之。汗德不惟以学问有功于世也,其为人也,性格高尚,守正而笃实,尚质朴,食则蔬粝,居则斗室。严于自治,定读书做事之条规,日日奉行之,不稍间歇。

黑格尔:康德哲学是在理论方面对启蒙运动的系统陈述。

海涅:如同在法国推翻旧社会制度基础的王权一样,康德哲学在德国推翻了精神统治基础的自然神论。

206年前的今天,康德离开了世界,进入了他一直渴望的星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